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旭  兰盈 《中国外汇》2023,(13):42-43
<正>RCEP的生效实施在促进我国出口增长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增加方面成效明显。下一步,应深化我国与RCEP成员国间的贸易投资往来,进一步释放RCEP政策红利。2023年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至此,RCEP对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共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而自2022年1月1日以来,RCEP已生效实施一周年有余。为检验RCEP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最近,全国多地亮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以来外贸成绩单:上海关区首月实现优惠贸易项下进出口货值超20亿元,河南1.6亿元出口货物享关税减免,大连海关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1307份、进出口货物享惠货值达4.7亿元……自1月1日生效,"RCEP红利"成为热词.  相似文献   

3.
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中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东盟6国正式生效,韩国也于2月1日生效,这标志着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顺利启航.RCEP生效,为深化中日韩经贸合作创造了新的条件.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持续了10年的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能否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4.
1月5日,云南省首笔中越两国RCEP多边协定下跨境人民币业务成功落地农行河口县支行,金额10.2万元人民币。RCEP,全称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是我国签署的全球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协定,成员有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5国以及东盟10国。RCEP框架下,已核准成员国之间90%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其中原产地累积规则被广泛认为是RCEP货物贸易领域最亮眼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3月17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3月18日起,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对马来西亚正式生效,"中马之间相互履行RCEP市场开放承诺和各领域规则,将进一步提升两国贸易投资合作水平,为两国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更多红利,也将有利于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优势互补、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增长作出新...  相似文献   

6.
相量 《中国外资》2022,(3):48-50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扬帆起航.RCEP生效后带来的政策制度红利,让昆明自贸片区在与周边国家经贸往来、投资合作、文化互动、人员交流等领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开放桥头堡,昆明自贸片区如何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沿边跨境优势,畅通南...  相似文献   

7.
邵帅 《中国外资》2022,(3):52-54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2年1月1日在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开始生效.RCEP的正式生效为全球贸易复苏增添了新的动力,其中,服务贸易成为了各国贸易发展中备受关注的焦点.作为开放型经济大市的无锡,服务贸易正成为这座城市...  相似文献   

8.
赵青松  郭啸 《时代金融》2023,(3):43-47+50
<正>《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区开始运行,协定的实施必将给中国的纺织服装产品贸易带来许多机遇与挑战。论文通过总结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贸易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与RCEP成员国纺织服装的贸易特征。RCEP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原产地累积规则将促进中国纺织服装及中间产品的出口。通过GTAP模型的模拟发现,RCEP关税减免、削减技术性和绿色贸易壁垒都将增加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对美国、欧盟、越南和印度等主要经济体的出口,特别是对日本的进出口贸易增幅较大。为此,中国企业要高质量实施RCEP协定,充分利用关税减让表来扩大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加强与各成员国纺织服装的产业合作,积极做好应对贸易摩擦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生效为推动我国新一轮经济进程提供了新契机。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我国农产品出口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RCEP背景下研究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机遇与挑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对RCEP成员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出发,分析了在RCEP协定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利用RCEP协定有效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正式生效,成员国之间的商品关税大幅下降,有助于促进区域内货物贸易往来,推动跨境电商业务发展.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在跨境电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当前应以RCEP相关规则为遵循,积...  相似文献   

11.
宁涛  马昊 《中国外资》2023,(13):13-15
<正>随着RCEP生效,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量不断上升,东南亚各国成为我国未来经贸发展的重要方向,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的大宗商品和集装箱量不断上升。但是在与RCEP各国的合作过程中,我国在规则制订中缺少话语权,需要依托数字化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保险》2023,(3):37-42
<正>RCEP对亚太地区经济的影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一个多边的自由贸易和全面经济合作协定,涵盖亚太地区东盟10国(包含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15个市场,并于2022年1月正式生效。RCEP成员生产总值合计超过全球生产总值的30%(2021年:30万亿美元)、覆盖近30%的世界人口(2021年:22.94亿人),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合作对于各国获取资金和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生效推动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向纵深发展。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是亚太区域合作中成功的典范,研究RCEP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对推进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RCEP框架下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机遇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双方金融合作可能面临的挑战,并尝试从提高双方金融创新开放程度、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以及采取差异化的金融合作策略三个方面探寻出双方金融合作发展的路径,以深化双方金融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本次《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实际上是中新自由贸易合作的3.0版,今后中新还将在RCEP框架下进行自贸合作,中新合作的道路将越走越宽。10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和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共同宣布《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正式生效。中新自贸协定是中新紧密经贸合作的重要支柱,中新之间自贸合作已经有较长时间。自《中国东  相似文献   

15.
RCEP的投资章节为各成员国投资者在RCEP域内进行投资活动提供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保障,但其中ISDS机制的设置被搁置,这破坏了RCEP投资规则的完整性,降低了RCEP的投资吸引力。RCEP的ISDS机制缺位主要是由于ISDS机制的固有弊端以及RCEP成员国的内部分歧,但ISDS机制的建立将使RCEP的投资规则进一步完善,增强其对于各成员国投资者的吸引力。RCEP可以从仲裁员选任规则、上诉规则、仲裁结果的执行规则等着手,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ISDS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金融博览》杂志记者朱广娇):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6个东盟成员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4个非东盟成员正式开始实施协定.  相似文献   

17.
2021年11月初,《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保管机构东盟秘书处正式宣布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已向东盟秘书长正式提交核准书,达到协定生效门槛.  相似文献   

18.
赵晶 《中国外资》2023,(19):66-68
<正>中国与东盟国家以务实合作推动金融合作潜力不断释放,双边在货币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并取得丰硕成果。随着RCEP的生效实施和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过程的不断推进,中国面向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迎来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9.
李彧  彭湃 《金融博览》2022,(7):46-47
1991年中国与东盟正式开启对话进程,如今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已步入"而立之年".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在这30年中不断提质升级,并最终建立了"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一个占全球GDP总额近1/3的超大自由贸易区将中国与东盟的命运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  相似文献   

20.
<正>RCEP协定条款中的降税优惠、技术研发开放、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等主要内容,能够进一步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优势科创资源,加速国际合作进程。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对RCEP规则约束和发展机遇的利用尚不充分,对东盟、日、韩、澳、新等缔约方的市场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拓展。RCEP协定条款中的降税优惠、技术研发开放、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等主要内容,能够进一步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充分利用日、韩、澳、新等发达国家的优势科创资源,畅享跨境电商蓝海,加速国际合作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