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曹斌 《新西部(上)》2007,(7X):24-24,23
独立后的美国要完全摆脱英国控制,渴望建立一个不同于欧洲旧大陆的新世界。西部广袤自由土地的开发孕育了农业社会理想,但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兴起,工业文明冲击整个西部,美国迅速崛起为世界工业强国,农业神话破灭。  相似文献   

2.
美国西部开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西部原是一块不毛之地,条件十分恶劣。最早的开垦者死了都不想葬在那儿。 长期以来,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美国西部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19世纪未,美国西部不仅成为美国重要的农业中心,而且逐渐成为工业中心,东西部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3.
"十五"以来,海西工业经济紧紧依托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建设新兴工业基地、率先实现小康为目标,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关于大工业发展与农业关系的基本原理对西部开发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实施西部大开发,从根本上改变西部经济增长缓慢的状况,必须正确处理好工业与农业的关系,这应当从农业、乡镇企业和城市工业入手,形成“三元支撑体系”。农业发展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恢复西部自然生态平衡;乡镇企业发展要走“亲农”;城市工业发展要走城市化道路,尽快提高城市工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工业反哺农业"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仓廪实,民心聚;农业稳,天下稳".目前,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为加快农业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曾经以为"地区差别"将成为一个过时的术语.但是美国西部地区,特别是硅谷,仍然被称为"互联网经济"的商业模式和高科技革命的关键.那场革命的浪潮如今正在消退,而且它的拼命挣扎,除了更多地表现出东部企业对西部的背叛之外,似乎也已经毫无意义了.  相似文献   

7.
西部开发中农业经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国华 《特区经济》2005,(2):120-121
农业经济发展在西部开发中的重要地位 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西部开发具有全局性重要意义。从理论上来讲,一个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应遵循基本的发展规律:在工业化的初期,依靠农业养活地区人口,并为工业积累资金,同时也为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随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基础地位的表现形式也是不断变化的。西部开发也应该首先充分提高农业经济水平,以求为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村企合作是农业产业化的深化与升级,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模式.这一模式具有它自身的特点和必须具备的条件.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村企合作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具有现实可行性.探索村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和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对新农村建设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
都兰是海西传统农业大县,绿洲农业相对发达.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都兰县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加快县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在稳步发展农牧业的同时加大工矿业开发力度,使全县工业经济连续几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实施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西部地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以及西部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西部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新东北现象"是相对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东北工业出现的"东北现象"而言的.面对国际农产品竞争,东北玉米、大豆等农产品近来大量积压,逐步丢掉了市场份额,经济界人士称之为"新东北现象"."新东北现象"是我国农业结构、管理体制和农产品质量等领域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为从根本上改变"新东北现象",必须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广农业科技,加快农业信息化,成立专业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经济》2010,(4):56-56
西部地区既有丰富的水利资源,部分地区又是我国缺水比较严重的地区。以吐鲁番地区来说,随着工业发展,工业和农业争水的矛盾日益突出,只有进一步加快节水农业发展,才能保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所以,应该把节水作为新疆及西部地区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西部“三农”问题的形成机理是PPE怪圈(“贫困-人口过度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和RAP怪圈(“农村社会发展程度低-传统农业所占份额大、农业经济结构单一-农民文化素质低”的恶性循环)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要突破这个怪圈,必须控制西部农村人口的过度增长,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西部“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进入20世纪后,由于工业进步的速度快而农业进步相对缓慢,美国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并引起广泛重视.通过发展非农产业,创造农村就业岗位,增加对农业的补贴等,美国缩小了城乡收入的差距.我国可以参考美国的经验,通过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来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扬舟 《中国西部》2006,(1):104-105
农业的出口对接工业的入口,工业的出口对接市场的入口,延伸产业链,城乡经济相互交融,这是农业的出路,更是建设丘区经济强县的出路。丘陵在西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丘陵地区的发展是西部地区的重点之一,为探寻丘陵地区的发展之路,笔者采访了四川南部县经济贸易局和商务局局长赵钦光。  相似文献   

17.
7月15日,两江新区首个百亿工业项目破土.方正集团旗下北大国际医院集团重庆医药制造基地,在北碚水复功能区水土组团开工.该基地建成后,将成为重庆乃至西部向国际市场输送药品的最大基地.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工业产业组织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展工业是加快西部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产业组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然后分析目前西部工业产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提出优化工业产业组织,加快西部经济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八个月以前的重庆璧山还是一个寂寂无名的西部小县城,如今却像重庆人爱在大热天里吃火锅一样——越来越红火。一个“西部鞋都”已足够让中国皮革工业叹为观止,一出“西部鞋业博览会”的好戏又在“红五月”——5月18日至20日重彩登场。鞋都和鞋博会交相辉映,贯穿了博览会的全过程,这同时也展现出重庆作为未来中国鞋业制造中心之一的蓬勃生机。这是第二届“中国西部鞋业博览会”,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工业协会、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璧山县人民政府承办。  相似文献   

20.
对西部特色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开发西部特色农业,而开发西部特色农业首先要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的内容有:农产品品种结构、农业生产内部结构、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和食粮主产区域结构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也要注意一些问题,趋利避害,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制宜,把握全局,平稳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