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运赞助不是包赚不赔的买卖。赛事经济自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始得到了普遍关注与认同,但只有1/4的奥运赞助商从中获利。在6月17日的“2008奥运经济论坛”上,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宣布中国银行已经收回奥运赞助和营销费用。中行成了第29届奥运会中第一家宣布收回奥运营销投资的奥运赞助商。  相似文献   

2.
由于奥运在中国举办,中国企业面对奥运的热情也掀起了从未有过的高潮。众所周知,作为奥运会赞助商投入是巨大的,与奥运相关的营销活动也必然会成为每个赞助商市场活动的重中之重。那让我们来看,海尔作为2008年奥运会唯一白色家电赞助商,是如何借助奥运营销契机,使自主品牌不断走向国际化的呢?  相似文献   

3.
《浙商》2008,(20):68-68
奥运会在举国欢庆中落下帷幕,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赞助商把握奥运商机,利用此黄金机遇,向全世界了积极展示品牌形象。然而有数据显示,奥运期间,80%的奥运赞助商营销效率低、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让我们沉思:作为极少数有实力大手笔进行奥运营销、处于营销前沿的奥运赞助商仅有20%能达到预期营销效果,那作为绝大部分远离奥运营销企业怎么才能更有效地开展企业营销呢?  相似文献   

4.
姚伟 《商界》2007,(6):64-66
当李宁讲述他的非奥运营销策略时,全世界没有获得奥运会赞助商的企业都应该竖起耳朵来好好倾听。在北京奥运会日益逼近的日子里,当看到竞争对手顶着奥运会赞助商光环,趾高气扬地进行奥运营销的时候,那些有雄心但非奥运赞助商的企业,除了在营销上面另辟蹊径外,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5.
祁天极 《中国品牌》2008,(Z1):86-89
海尔作为2008年奥运会唯一白色家电赞助商,表明海尔在国内家电领域的领先优势和技术实力。众所周知,作为奥运会赞助商,投入是巨大的,那么与奥运相关的营销活动必然会成为每个赞助商市场活动的重中之重。海尔在市场上是如何采取行动,借助奥运营销契机,使自主品牌不断走向国际化的呢?  相似文献   

6.
媒介     
《品牌》2008,(9):4-4
<正> 奥运营销风云榜在奥运会的赛场上,除了体育健儿的轮番竞技,还有奥运赞助商们精彩纷呈的营销大赛。他们没有固定的动作,只有自由无限的营销创意;  相似文献   

7.
波波 《广告大观》2008,(11):132-133
每届奥运会都是赞助商展示自己的重要舞台,与往届奥运会不同的是,今年的北京奥运会多了一种新的赞助商——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2005年,经过激烈角逐,搜狐脱颖而出获得了赞助商资格,标志着搜狐奥运营销的开始。随着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的熄灭,围绕北京奥运会的品牌营销大战也告一段落,虽然没有任何奥运经验可以借鉴,但搜狐仍然成功地实现了自身的奥运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姚伟 《商界》2007,(6):80-81
1984年洛杉矶夏季奥运会:柯达 “非奥运营销”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84年,用于描述在这一年举行的洛杉矶奥运会上一些企业所采用的特殊营销手段。在这届奥运会上,富士耗费巨资成为奥运赞助商,而其竞争对手柯达却成为了ABC电视网的赞助商。并由此创造了一个非奥运营销的经典:因为赞助电视网,柯达有权在奥运转播过程中不断传播柯达的品牌标识。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体育营销尤其是奥运营销的火爆,赞助营销与埋伏营销的抗衡问题日益突出。赞助营销犹如"豪华大餐"——体面、品种齐全,但为此需支付昂贵的费用;所谓"埋伏营销"是指非赞助者通过各种营销传播活动,使消费者误以为他们是奥运会或其他大事件的赞助商。通过混淆视听,达到宣传自身  相似文献   

10.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富士公司耗费巨资成为该届奥运会的全球赞助商,柯达公司则首开奥运会埋伏营销先河。奥运会埋伏营销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一是在于奥运的全球赞助"TOP"计划昂贵的入门费用,二是奥运会赞助计划运作体系的复杂。目前奥运会埋伏营销形态五花八门,包括直接侵害奥运标志、赞助赛事转播的主要媒体、赞助次类项目、赞助杰出的运动员、发动与赛事相关的广告战、进行与赛事相仿的促销活动、与没有竞争关系的赞助商合作、策划与赛事相仿的活动、利用赞助商尚未想到或无法涵盖的空白点等,世界各国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强化,我国也出台了多项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规章,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对埋伏营销的警示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埋伏营销侵权法律规制还存在缺陷,二是应当建立清晰全面的赛事品牌保护计划,三是建立公众和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非奥运赞助商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作为非官方赞助商在开展非奥运营销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临近,奥运营销将成为中外企业提升品牌价值和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如何在奥运所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寻觅新的商业契机,这是众多企业面临的新问题。本文系统阐述了奥运营销策略,以期为奥运赞助商能够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有效地参与奥运营销,和提升自身竞争实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劲松 《广告导报》2006,(10):141-141
有人说,“奥运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育盛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奥运更是一个全球的经济盛会,通过奥运可以改变全世界对你的认识”。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中国的各企业针对奥运营销的准备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除了奥运赞助商能够直接利用奥运资源外。非奥运赞助商如何整合奥运资源。达到差异化传播呢?非奥运赞助商如何才能把握奥运的商机,助力企业腾飞呢?非奥运赞助商的奥运互联网营销应该如何运作呢?2008,非奥运赞助商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4.
周义萱 《商业科技》2008,(24):107-107
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临近,奥运营销将成为中外企业提升品牌价值和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如何在奥运所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寻觅新的商业契机,这是众多企业面临的新问题。本文系统阐述了奥运营销策略,以期为奥运赞助商能够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有效地参与奥运营销,和提升自身竞争实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商界》2008,(9):58-68
在奥运会的赛场上,除了体育健儿的轮番竞技,还有奥运赞助商们精彩纷呈的营销大赛。他们没有固定的动作,只有自由无限的营销创意;没有固定的教练,只有谋定后动的品牌策略;甚至没有固定的评委,而拥有最终评判权的又是全体社会公众。奥运营销留下的,是对企业营销的一次立体检阅和深远思索。 《奥运营销风云榜》的联合发布,正是承载了这样一种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艾西 《广告导报》2008,(4):122-123
当奥运的脚步越来越近,围绕奥运所展开的营销活动也正如火如荼。奥运赞助商们通过冠名、特约奥运节目、投放黄金招标段位广告等形式将自己的品牌和CCTV捆绑在一起,非赞助商们也通过大量的广告投放,特别是推出带有运动元素的广告片等,在CCTV这一2008北京奥运会唯一转播平台上与赞助商们同台竞争。  相似文献   

17.
天佬 《成功营销》2008,(9):68-69
北京奥运会期间,奥组委依照往届奥运惯例,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条文,最大程度上保证奥运赞助商的权益。这就标志着,奥运期间给非奥运赞助企业发挥的空间更小了。虽然相对私权的博客媒体在内容上也受到了限制,但一些企业借用管理相对松散的博客进行大打擦边球的营销活动,也是一种有趣的隐性营销现象。  相似文献   

18.
<正>自北京申办奥运成功的那天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营销战争也拉开了序幕,众多企业不遗余力地争取赞助商身份、组建奥运营销团队、签约体育明星、展开全方位立体式的营销推广品牌并促销产品,各个赞助商在这场营销大战中战绩如何呢?在观看运动健儿们一个个站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北京奥运会带动了体育赞助营销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奥运赞助对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投入。奥运赞助的效果究竟如何,在现有的营销研究中鲜有涉及。本文介绍了笔者和益普索(Ipsos)公司的研究人员共同进行的企业奥运赞助营销实证研究。通过调查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我们发现,消费者并不能有效区分奥运赞助商和非奥运赞助商,但是奥运赞助有助于提高企业及其品牌的形象,增强消费者对其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20.
《成功营销》2008,(12):26-26
2008北京奥运前夕.各大赞助商之间的营销大战愈演愈烈。作为奥运赞助商之一,海尔集团在奥运会之前的活动推广也越发多样.“奥运金牌产品周”、“金牌家庭总动员”……时间有限,如何把这些活动“广而告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