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已成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分析测试技术之一.当前,该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炼油厂的油品分析中,主要用来测定油品的许多物性参数.近红外光谱在线分析方法是一种间接测定方法,使用先进的光谱统计技术和光缆技术,能快速准确地测定油品的辛烷值等物性参数.可以说,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分析油品质量的一种有效而便利的方法,具有相当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红外光谱透射法是水质检测中的一种有效的探测方法,通过近红外光谱可以更加精确的测出废水中的化学需要量(COD).因此本文对近红外光谱射法测量废水中化学需要量(COD)的光程选择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致富天地》2002,(11):43-43
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早熟梨供不应求,尤其是优质早熟梨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4.
刘贺  罗曼  马玉梅  徐志伟  姜帅琦 《商》2014,(10):248-248
众所周知蜂蜜的品种由于其产地的不同,来源的植物不同,所以组成成分复杂,各成分的含量也各不相同,这就给蜂蜜的真假鉴别技术带来了挑战,传统的蜂蜜鉴别技术如感官鉴别法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现代分析技术,其应用广泛,尤其在食品方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也应用于蜂蜜检测,其最早应用的领域是蜂蜜的内部品质检测。由于近年来蜂蜜掺假现象严重,掺假判别研究技术成为热点。本文将介绍部分蜂蜜检测方法,重点对近红外技术作简要介绍的同时详细介绍其在蜂蜜成分,产地来源等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豆粕中常规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预测豆粕中常规化学成分的含量.评估样品在仪器上扫描时的最佳表征方式;讨论建立定标模型时对样品定标光谱采用的不同光谱预处理及不同回归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豆粉质量进行分析,不仅不会对豆粉的质量造成影响,而且也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质量检测与分析。本文主要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豆粉质量分析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豆粉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近红外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红外光谱(NIR)分析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新型检测技术,在食品分析领域获得了广泛的研究。本文筒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糖等成分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检测油菜主要品质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蒙  秦亚平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7):387-388
以63个油菜品种资源为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对14150份样品进行光谱扫描,对完整油菜种子中的脂肪酸、蛋白质、含油量等几种指标进行非破坏性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4150份材料中76%的材料油酸含量在61%-70%之间,23%的材料油酸含量在30%-60%之间,只有1%的材料油酸含量是在30%以下;从测出的蛋白质和含油量结果可以看出含油量的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对完整油菜籽品质性状的分析,可直接用于育种材料选择、突变体筛选和种质资源的评价等研究。  相似文献   

9.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新型分析技术,将其运用到白酒行业中,能够有效提高分析速度和分析效果,在白酒行业具有较为广泛的发展前景。本文针对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概念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在白酒行业中的作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为进一步拓展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范围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重视,食品检测方法成为近年来食品质量控制中的研究热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凭借快速、无损、方便可靠等优点,在食品检测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成为食品质量检测的新手段。基于此,重点分析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肉质食品、乳制品和水果蔬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将扩频技术和软件无线电技术相结合在未来扩频通信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思想,给出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软件实现直扩系统接收机的一种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码扩频(MC-DSSS)技术的数字水印嵌入方法,即利用扩频码的正交性将扩频水印嵌入到扩频通信信号中。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嵌入的水印具有很多优点,如透明性、鲁棒性和可靠性等,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要准确地理解、认识和把握"入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那末,首先应该是体制变革的深远影响,然后才是部门行业的利弊得失。而这种体制性的挑战,则大体上由5个既互相联系又彼此制约的关键环节所构成。  相似文献   

14.
现代联合作战中,有效的频谱感知可以提高电磁态势感知能力,避免自扰互扰问题的出现。通过将传统集中式频谱感知架构中的非指挥节点拆分为次级节点和三级节点,以能量感知为基本方法并对感知信息进行二次融合,形成了分布式频谱感知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分布式频谱感知模型不但在感知性能上较传统感知模型提高5%左右,而且在感知性能相同的条件下,指挥节点的带宽拥堵率仅为传统模型的10%~20%,达到了提高频谱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频谱感知是认知无线电网络的一项关键技术。低信噪比(SNR)环境下频谱检测的性能会大 幅降低,而随机共振(SR)能 有效提高信号信噪比,所以将其应用到频谱感知中,能增强认知用户对主用户(PU)的检测 性能。〖JP2〗首先介绍了随机共振在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随 机共振在 本地感知中(如能量检测、协方差矩阵频谱感知、循环平稳特征检测)及协作感知中的应用 ,然后指出了随机共振在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中还有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 方向。  相似文献   

16.
频谱空穴检测是认知无线电研究的关键技术.针对授权用户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以及它和干扰信号、噪声的循环独立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统计量的频谱空穴检测方案.构造了频谱空穴检测的二元假设检验模型,推导了相应的检验统计量.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情况下,相比传统的能量检测法,该方法具有较优的检测性能,同时能有效地区分授权用户信号与同频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17.
DSSS系统中基于Chirp-Fourier变换的扫频干扰抑制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货物的"经济国籍",原产地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作用。原产地规则的制定是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体现,也是各国经济利益的需要。中国加入WTO后,需要履行的承诺之一就是遵守《原产地规则协议》。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国原产地规则发展的现状,并遵照WTO的要求从多方面加以完善规则,从而有利于我国的贸易和投资得到公正待遇,进一步推动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ZigBee网络与WiFi网络共享2.4 GHz频段造成的信道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调频再扩频技术的ZigBee网络中WiFi干扰避免方法。该方法根据检测接收数据包中的链路质量指示值计算ZigBee网络链路通信质量,将链路通信质量作为判断WiFi网络干扰强弱的依据:当链路通信质量低于最低容忍阈值时,利用线性调频再扩频技术展宽ZigBee网络信道射频信号频谱,反之则保持原有射频信号频谱带宽传输数据。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明显提升ZigBee网络抗击WiFi信号干扰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由于低压电力线的信道特性异常恶劣,为了利用低压电力线实现可靠通信,把数字载波调制与扩谱技术等现代通信技术应用于低压电力线通信,提出了数字载波调制与直序列扩谱(DS)相结合的低压电力线通信模式,建立了低压电力线的MSK双路扩谱通信系统模型;基于该模型,研制了低压电力线的MSK双路扩谱通信电路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满足了电力线通信信道有效带宽窄的特点,实现了较好的频谱利用率,而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该低压电力线扩谱通信系统能较好地抑制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的干扰,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可广泛应用于低压电力线通信领域。  相似文献   

20.
高效稳定的频谱感知是认知无线电系统的关键环节。传统的能量检测算法受噪声不确定性影响,而协方差矩阵类算法在天线相关性低时性能较差。针对上述缺陷,利用秩来衡量由信道衰落导致的同一感知时刻不同天线上的信号功率差异,提出通过构建秩和统计量来实现频谱感知的算法。另外,推导了所提算法判决门限的理论表达式,结果显示其不受采样点数影响,因此当采样点数变化时无需重新设置门限。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所提算法不受噪声不确定度的影响,并且在低天线相关性时可以保持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