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纪殿国 《中国报业》2023,(5):118-119
媒体融合是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新闻记者要面对各行业的采访对象,只有不断提高沟通技巧,才可得到采访对象的认可和配合,深入挖掘出隐藏在新闻背后的故事,创作出优秀的新闻稿件。本文首先阐述新闻采访沟通的特点和作用,然后从6个方面提出新闻采访沟通的技巧。  相似文献   

2.
张兆烨 《中国报业》2023,(22):106-107
新闻采访是新闻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提升新闻采访质量,才能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持。为此,新闻记者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提高采访效果。本文以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工作现状为基础,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程立君 《新晋商》2020,(6):0159-0160
论文重点说明了新闻记者在提问时如何使用一些技巧使语言的表达更加艺术。首先将新闻采访与其他采访的不同之 处展现出来;其次阐述电视新闻采访的内涵;最后论述如何在采访时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要想让采访出彩,就不能忽视采 访中任何一个小细节,将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常见技巧巧妙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陈绍海 《中国报业》2024,(5):202-203
面对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行业发展新局面,持续创新是打破新闻记者采访工作瓶颈的有力武器。广大新闻记者应立足融媒体时代对新闻采访方式、工作效率、互动手段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创新采访思维、内容、表达、技巧、技术,与融媒体发展趋势有机融合,形成新的新闻采访模式,应对新时代的挑战,促进新闻传播行业顺应时代发展,重新成为舆论监督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5.
张璐 《中国报业》2024,(5):198-199
掌握良好的采访技巧是记者制作高质量民生新闻的前提。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分别从采访前、采访中、采访后三方面入手研究采访技巧,力求真实还原民生新闻,引导民众形成正确价值观。采访前,记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保证采访顺利进行;采访中,要灵活应变,熟练掌握提问技巧,做好提问记录;采访后,要对获取到的新闻素材进行整理分类,提炼重点与精华。  相似文献   

6.
董湘漪 《中国报业》2023,(22):76-77
面对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冲击,传统主流媒体新闻记者要想秉持好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帮助媒体取得长效发展,就必须提升采访报道技巧,提高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本文主要对新闻记者的采访报道技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电视新闻界使用的一个全新的一个名词就是”民生新闻”,这说明社会对民生的关注在不断提升,而对于采访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新闻采访寺要抓住采访技巧与策略以提升采访质量。采访技巧已成为民生新闻采访构成中关键的一项技能。而在在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只有善于运用采访技巧,才能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新闻资料与线索。因此,锻炼自身的采访技巧,增加新闻采访的成功率,已经成为新闻工作者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文在对民生新闻采访的探完上.重点探讨了民生新闻的采访策略与技巧。  相似文献   

8.
纪殿国 《中国报业》2023,(1):106-107
报纸民生新闻是从百姓角度出发,报道百姓关注的衣食住行等新闻事件的新闻类型,记者在采访时要掌握一定的采访技巧,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采访和报道,更好地为百姓发声。本文首先阐述民生新闻的概念,分析报纸民生新闻的采访原则,最后从前期准备、选题、采访措施等方面阐述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  相似文献   

9.
闫肖岩 《中国报业》2012,(10):72-73
新闻采访是采访者围绕事情真相在新闻现场与知情有关人员所做的一种互动行为。而观察则贯穿于新闻采访的始终,从新闻源的寻找到对纷繁复杂的新闻线索进行梳理,并判断新闻价值的大小中,要想快速而深刻挖到埋藏深厚的新闻主题,观察艺术的准确运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观察的内涵说起,并阐明了观察艺术的特点,论述了观察艺术对新闻采访的重要作用,重点阐述了观察艺术在新闻采访中的具体运用技巧,以此帮助广大新闻爱好者更顺利完成新闻的采访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李林桐 《商》2014,(28):147-147
隐性采访是近年来在新闻采访工作中逐渐兴起的一种采访方式,它已成为辅助显性采访的重要手段。由于隐性采访采出的新闻报道可信度高、方便获得真实的新闻素材等特点,因而倍受媒介受众与新闻记者的青睐。但隐性采访也是把双刃剑,错误地使用会带来相应的问题。本文就对隐性采访的实施操作在法律与道德层面上进行分析,说明新闻记者应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为保障新闻采访活动的正常开展,维护新闻记者的合法权益,切实加强对新闻记者证件的管理,做好监督和服务工作,新闻出版总署从2009年2月25日起统一换发全国新闻机构的记者证。新闻记者证是新闻记者职务身份的有  相似文献   

12.
融媒体环境下,报社记者面对的新闻采访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对记者新闻的采访技巧提出了新要求。只有不断探索新技巧的应用,报社记者才能在新闻采访工作中,突破困境,获得新发展。本文对报社记者提升新闻采访技巧的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促进高素质报社记者队伍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责,舆论监督报道要求新闻记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进行舆论监督报道时,新闻记者必须具有很强的职业素养,具备知难而进、勇于担当的精神,要有扎实的采访作风与娴熟的沟通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舆论监督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14.
张坤霞 《中国报业》2023,(18):102-103
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台的新闻记者需要立足于民生等多个角度,进一步强化自身新闻采编能力,并对新闻文案和信息传播渠道进行深层次挖掘。电视台新闻记者要逐步形成比较独特的新闻采编风格,加强舆论导向意识。本文着重探析提高电视台新闻记者采编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陈立梅 《中国报业》2016,(23):68-69
当今社会,多种媒介方式的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一大特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新闻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何提高新闻采访水平成为媒体记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新闻采访水平多与采访技巧有关。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阐述了新闻采访的内涵,分析了新闻采访的特点及采访技巧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冯翠昕 《中国报业》2023,(24):106-107
采访是新闻工作的重要内容,记者的采访质量直接影响新闻报道效果。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报社新闻记者面临全新的行业变革和职业挑战。在内容为王、流量为核心的时代背景下,为保证新闻报道质量,报社记者必须不断创新新闻工作方式。本文分析融媒体时代对报社记者新闻采访提出的新要求,并探讨记者采访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施疑 《中国报业》2023,(15):198-19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正迅猛发展,媒体格局、传播范围都产生了较大变化,报社与多媒体进行融合也成为必然趋势,与之相关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管理模式都要创新。媒体融合视野下,报刊新闻记者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掌握更多采访技巧,为受众提供更便捷的信息服务,带来高质量新闻内容,进一步提升报刊记者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苏小琳 《消费导刊》2013,(6):146-146
采访技巧是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运用的一种灵活多变的访问方法。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采访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文章分析探讨了新闻采访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陆军 《中国报业》2023,(1):144-145
在当前新时代下,如何将更多精彩内容展现在大众眼前,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成为广播电视亟须思考与解决的课题。而在这一要求下,新闻记者如何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优化专业素养,契合现代媒体环境成为重中之重。新闻记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采访就是其中之一,且非常有效。而在实际采访中,丰富的采访艺术和较强的采访能力,可以获取更多高价值信息。为此,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在采访工作中,要不断增强自身的采访艺术,从而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新闻采访是新闻表现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媒体工作者是以大众传播的最终目的,将新闻发生后不同的视角以访谈、评论的方式展现给大家。本文对新闻采访的相关特征进行说明,同时对在采访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要点进行阐述,根据实际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度剖析,使新闻采访这一社会活动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