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林心 《新经济》2013,(7):86-87
市值管理是以市值为导向的财富管理,由利润管理到市值管理,可以看做是从商品市场到资本市场,从传统产品到上市公司证券的全新范畴的转变。所有上市公司都会面临相同问题:即如何有效管理市值,如何有效激励管理层,如何推动上市公司这种商品在证券市场的商品化程度。市值管理是公司经营哲学和经营理念的深刻转型,这个转型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经营的目标从利润最大化向企业价值最大化过渡。在成熟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里,企业价值最大化(即市值最大化)已经成为公司经营的最高目标和体现经营绩效的综合性指标。  相似文献   

2.
企业经营模式的比较与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姬宇 《经济经纬》2003,(3):36-3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经营经历了由产品生产向商品经营、由商品经营向资本经合和由资本经营向文化经营的三次飞跃,形成了商品经营、资本经营和文化经营的企业经营理念与模式。分析比较这三种经营的基本特征和异同点,提出现代企业应当树立以商品经营、资本经营和文化经营为三大支柱的整合经营理念,实施全面系统的整合经营。  相似文献   

3.
陈金城  陈虹 《经济论坛》1997,(20):15-16
授权经营:国企改革的创新与发展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机构的产生与发展,既顺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又是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从注重生产经营转变到注重资本运营的一次飞跃,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一、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是我...  相似文献   

4.
从生产经营模式到资本经营模式的转变是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一次革命性飞跃。通过资本经营,企业可以改善自身的资本结构,吸纳外部资源,剥离不良资本,进行组织和制度创新,从而达到低成本高效益扩张的目的。文章结合资本运营理论对完善国内企业资本运营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5.
资本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种高层次经营行为,它来源于产品经营的初级阶段,依靠产品的销售获得利润,再以利润的一部分作为资本投入扩大再生产,以求得自身资本再增值运动中不断积累,说穿了就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和资本增值最大化为目的。偏转就是按照这样的客观...  相似文献   

6.
《技术经济》1996,15(2)
时下有一句较为流行的话:企业家要实现由商品生产者向资本营运者的“第二次飞跃”。它道出了我国经济界和企业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悟出的真谛和形成的共识。的确,自改革开放以来,由按计划组织生产的产品生产者到商品生产经营者的“第一次飞跃”,向市场经济迈出了一大步,使企业释放出巨大能量,促进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企业和企业家仅仅作为商品生产经营者是远远不够的,当前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现状就足以说明。据统计,全国国有企业净资产已高达近3万亿元,其投入产业效益并不理想。1…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必然有利润。企业的利润一般不会全部用于生活消费,而是将大部分利润用于扩大生产,以便谋求更多的利润。因此,绝大多数行业的产品产量都在增长。当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工业革命后,各行业产品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大大地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各种产品的人均消费量总体说来增加了,这是无可非议的事实。日趋饱和的市场一定会迫使物价趋于下降。物价趋于下降是市场经济中的自然现象。不难想象,物价趋于下降必然迫使单位产品利润也下降,而单位产品利润的下降又能引起资本利润率(或称资本盈利率)的下降。从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它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特征。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仅会改变企业的组织形式,而且会使企业生产经营及管理发生根本的转变。企业生产经营从单纯注重产品生产向市场营销与资本经营并重转变,企业价值管理从单纯的会计核算向财务管理转变。因此,企业制度的创新,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对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林广梅 《经济师》2000,(5):24-2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了多产、多销、多赢利 ,不断改进产品结构 ,加大产品生产力度 ,很快使许多产品在市场中达到了相对饱和。一度辉煌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一下子走向低谷 ,企业原有的管理方式和经营观念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面对低谷的困惑 ,一些企业以市场为导向 ,推出了“二次创业”战略 ,力图使企业进行一次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就要求企业在经济发展中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向高水平、高质量、远辐射、外向型方向发展 ,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 ,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企业经营由产品化经营向资本经营的转化,企业的管理也须转变为以财务管理的管理价值为主的模式,财务管理的地位已经上升到中心位置,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才是科学的,本文就财务管理占据企业管理的中心位置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吴凯 《经济师》1999,(2):8-9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我国知识型企业发展的意义我国企业发展从经营形态上考察,至今已经和正在发生了四次历史性的转型:第一次转型,从产品生产到商品生产;第二次转型,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第三次转型,从生产经营到向资本经营型转变;第四次转型,即已开始的向知...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高效率的资本经营必由之路刘吉林“资本经营”,就是跨越常规的产品生产和商品生产阶段,将企业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转化为可增殖的活化资本,通过流动、裂变、重组、优化、合化等配置手段,以兼并、拍卖、收购、授权、合并等改造形式,直接运作赢利,从...  相似文献   

13.
《技术经济》1995,14(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具有社会主义企业和商品生产经营者的二重属性。作为前者,其生产的目的,是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服务。作为后者,它又有谋求自身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的权利。这两者应该而且可能统一到对经营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追求上。这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决定企业行为的关键因素。由于企业在其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必然会遇到和需要解决处理好各种各样的技术经济问题,因此谋求技术与经济的最佳匹配,寻求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则可为企业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目标提供可靠的保证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一、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要求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决定企业兴衰的根本因素不是产量、规模,也不是“优惠政策”,甚至也不完全是账面利润多少和成本的高低,而是整体意义上的财务状况如何。现实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盈利并不能代表企业理财活动的全部内容;对盈利的追求,不能忽视财务状况的安全性,相反,应以良好的财务状况为基础和前提条件。企业不仅应重视资本的盈利性,即可能多地获取长期、稳定、实在的利润,而且应重视资本的流动性,即保持最佳的资本结构,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由此可见,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乃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及其正常运行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原有的资本范畴是市场经济中的特殊的资本范畴,有局限性。笔者认为市场经济中的一般资本范畴是:资本是生产和经营商品的生产要素,它能生产社会使用价值并能使自身价值增殖。因此,资本有二重本性,既有客观上满足社会需要的一面,又有经济主体主观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面。资本有二重历史作用,既有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又有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而积极作用是主导的方面。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保护资本的积极作用,尽可能使它的负面作用最小化。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下,长期以来,国有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是生产要素尤其是资本要素的大量投放。政府与企业的决策者们,受追求“政绩”的利益驱动,往往只注重资金的筹集与注入而忽视资本的经营与增值。大量的国有资产处于低效、无效运行,存量资产不流动甚至沉淀、呆滞或流失。改革开放以后,一部分国有企业试图在完成传统体制下的产品生产者向生产经营者转变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再一次飞跃──完成商品生产经营者向资本经营者的转变,对资本经营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有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说来,还…  相似文献   

17.
提到“商人”,人们往往联想到过去的商店老板,或是交易场上的生意人。其实,在商品经济时代,不仅第三产业有众多的商人,第一、第二产业也有许许多多的商人。从广义上讲,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人们,都应称之为商人。企业以市场为舞台,厂长就是商人。如果一个厂长只懂得产品的生产过程管理,而不精于将产品推向市场,那么他的产品就转换不成商品,形不成价值,这个厂长就不算是称职的厂长,更称不上是商人。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已逐步走向市场,“商人”的概  相似文献   

18.
财务视角:顾客资产定位探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敏 《现代财经》2004,24(7):44-47
随着营销战略从生产导向到市场导向再到顾客导向的深刻转变,企业经营的核心也将经历从产品经营阶段演变到资本经营阶段,再发展到顾客经营阶段的过程,使得顾客资产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资产。大量事实证明,将顾客作为企业的战略资产进行经营和管理,是真正获得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环节。运用顾客盈利能力、顾客终身价值、顾客资产来制定战略,它将对财务管理乃至企业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实践证明,资本运营作为企业继生产经营、商品经营之后,以其拥有的资本为对象、通过资本更大范围的流动、实现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经营活动,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已成为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基础上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资本运营──企业管理的新飞跃所谓资本运营,即把企业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变为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通过流动、裂变、组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从资本运营与商品经营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资本运营的基本特征:1.营运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