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西部区域旅游合作也在不断加强。本文在对西部区域旅游合作基础和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区域旅游合作对策:统一规划,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拓展合作的内容,提升合作层次;创新旅游合作机制;合作培养旅游人才;联合打造"西部旅游"新形象。  相似文献   

2.
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旅游合作是推动地区旅游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在探讨区域旅游合作的范围、主体、机制等若干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山西省分析了山西旅游区域合作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3.
区域旅游合作是当今推动地区旅游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对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类型及机制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区域旅游合作的三大主体是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并阐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区域旅游合作的类型为水平、垂直、交叉合作;最后对发展区域旅游合作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区域旅游合作是近年来国内旅游界的热点话题,本文从区域旅游合作概念界定、理论解释、合作原因、合作基础以及合作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区域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5.
浅析区域旅游合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旅游合作是近年来国内旅游界的热点话题,本文从区域旅游合作概念界定、理论解释、合作原因、合作基础以及合作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区域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启动,作为其重要合作机制的大湄公河次区域(GMS)贸易合作面临着新的机遇。本文在对这一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云南省在参与这一区域旅游合作时应如何完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7.
区域旅游合作共赢性博弈机制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爽 《商场现代化》2006,(24):189-190
近年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蓬勃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合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合而不作”等问题。本文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和进一步推动区域旅游合作健康发展的关键是要设计出一套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为此本文在分析建立合作机制必要性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经济学有关理论观点,设计出区域旅游合作的规则性或制度性的合作机制框架,确保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共赢”和“规则性合作”。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西部区域旅游合作在政府、业界、学界三方共同推动下,合作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合作进程不断深化,合作对西部地区区域旅游业的效应已开始显现。展望未来,西部区域旅游合作将会在合作机制的完善、区域旅游合作规划的编制、区域整体旅游品牌的打造等方面有质的突破和发展,最终构建特色互补、协调发展的西部旅游大格局。  相似文献   

9.
“泛珠三角”地区文化旅游合作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泛珠三角”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区域文化旅游合作日趋重要。本文从“泛珠三角”地区开展文化旅游合作的现实基础出发,基于在旅游市场培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投资融资机制、培养旅游人才等合作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浅谈长三角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莉 《商场现代化》2006,(17):190-191
在旅游在全国上下各个地区遍地开花的时候,长三角地区作为旅游的金三角区域,其旅游合作已经由旅游点线合作向旅游区合作方向上发展。通过对于长三角地区的基础与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长三角旅游区域合作的未来与趋势,建立无障碍旅游区是长三角地区旅游合作的最好的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1.
随着"泛珠三角"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区域文化旅游合作日趋重要.本文从"泛珠三角"地区开展文化旅游合作的现实基础出发,基于在旅游市场培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投资融资机制、培养旅游人才等合作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如何加快区域旅游合作进程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旅游合作是实现区域旅游要素的有效整合,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和必然选择。然而目前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多停留在“宣言”和“协议”的号召层面上,合作推进效果不明显,特别是无障碍旅游区的建设,进展不快。为此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学有关理论观点,从建立和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角度,提出加快区域旅游合作进程的若干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3.
余谦  张淑萍 《商场现代化》2008,(11):216-217
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分析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基础上,又对旅游合作的理论框架、机制、模型、模式等理论方面进行了综述,随后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践研究进行了归纳,包括对具体区域的个案研究和合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宏观层面的区域利益机制和微观层面的动力机制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内在机制。运用经济学、地理学、社会文化学、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分析区域旅游合作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政府、企业、社会等多角度阐述了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轨迹,指出现阶段突出问题是合作主体、合作领域与合作机制的模糊与缺损。为扩大和深化区域旅游合作,需要进一步界定合作的三大主体,研判合作的有效领域,分析合作的推进机制;需要着力让政府归位、旅游企业到位、非政府旅游组织补位,形成多元合力;需要以市场主导机制取代政府主导机制,增强共赢激励;需要以资源共享和客源互送为基础,拉长产业链系,拓宽合作领域;需要优化空间结构,互动区内区际,为合作提供基本的构架和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商》2015,(6):253-254
交通发展是影响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因素。根据2001-2013年这两个地区的交通发展和旅游合作的相关数据,即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公路总里程和高速公路,运用相关系数来分析交通发展对于区域旅游合作的影响。研究得出公路发展尤其是高速公路对于区域旅游合作的影响是显著的,但是交通发展发展的缓慢已成为制约区域旅游合作的瓶颈,因此需要两个区域共同设置统一的政府协调机构,促进交通发展络的发展;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快两地区交通发展络的发展;加快建设和完善公路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17.
同处于青藏高原地区的青海和西藏,地理位置接近,经济联系紧密,文化背景多样,旅游资源互补性强,因此,实现区域旅游合作存在很大的可能性。本文在分析青藏地区内在优势联合的基础上,探讨了青藏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运行机制,以期为保障青藏两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旅游产品一体化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内容,是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提高旅游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推进旅游产品一体化,对于珠三角地区九城市丰富旅游产品、改善客源结构、完善旅游形象和协调发展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珠三角地区旅游产品一体化的实现条件: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一体化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并具体构想了珠三角地区跨地域的十大一体化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19.
刘建峰  陈德正 《中国市场》2014,(45):118-123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旅游合作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政治延伸意义,本文综合分析了太平洋岛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重点对双边合作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五项旅游合作的对策措施,分别是:完善旅游合作政策保障,确保游客和旅游投资的安全;加强与南太平洋旅游组织的合作,稳步推进合作进展;继续深化旅游合作,推进旅游合作中心城市建设;尽快突破交通和签证瓶颈,加大南太平洋岛国旅游营销力度;发挥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斐济的辐射作用,推出区域精品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20.
安菲 《消费导刊》2009,(8):51-51
东北亚区域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仍未形成完善的区域合作体系。本文在分析东北亚区域旅游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