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苏莎莎  姚瑶  潘鑫 《上海房地》2008,(10):44-46
1引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做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针对党中央的决定,中共上海市委八届九次全会提出了上海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布局合理,经济实力增强,人居环境良好,人文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2.
《上海土地》2006,(4):4-4
中共上海市委八届九次全会于7月8日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决议》,这是上海郊区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相似文献   

3.
今年初,中央发出“一号件”,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房地产作为重要的产业之一,被推上任何一个“建设”的前台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于是,一些部门在构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时,出现了大建宾馆、度假村、农家乐等旅游设施的端倪;部分学借着媒体宣称本市新郊区新农村建设,“意味着上海房地产将迎来新一轮郊居化时代”。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根据中央的基本精神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5.
浅谈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园林景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龙标 《民营科技》2008,(12):143-144
城市的发展影响和带动着周边村镇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起点,逐步将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开,是郊区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实际要求。从园林建设、生态建设的角度,阐述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积极实施上海新郊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确保农民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提高和改善生产生活质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是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妥善解决的重大问题。上海临港新城土地储备中心在为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配套的临港新城土地征用储备中.切实把维护征地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健全机制.走出了一条坚实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中央的要求,上海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规划布局合理、经济实力增强、人居环境良好、人文素质提高、民主法制加强”的目标。确定抓住村镇体系建设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两个关键问题,扎实推进郊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每一项工作都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紧密关系,与广大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胡景双 《活力》2007,(7):8-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桦南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新农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桦南结合县情实际,扎实开展了以“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创新发展,形成了整体推进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的北京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努力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全面强化对郊区农村的支持力度,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其经验对我国进行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审计月刊》2006,(9):21-23
常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我国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工作。按照审计署“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方针,审计工作要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创新审计理念,改进审计方法,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和保障。  相似文献   

12.
杨冬华   《上海土地》2007,(1):15-16
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崭新的社会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必然碰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在农民宅基地置换和中心村建设中土地权属的确定、经济补偿和利益再分配等问题上.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政策标准。因此,必须研究制订有关这方面的政策,以便在实施过程中有法可依,便于操作,减少矛盾,使群众合法利益得到保障,社会稳定得到维护,确保宏伟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李红波 《民营科技》2008,(2):100-101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以和谐文化来凝聚广大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撑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在于培养数以亿计的观念新、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农民的参与,没有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新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很多新的特点,值得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李希龙 《活力》2006,(4):6-6,15
党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次成为代表们热议的重点话题。认真学习“十一五”规划和“两会”精神,我们感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艰巨,任重道远。审计作为监督职能部门,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大农业审计观念,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于审计工作始终,通过扎实有效的审计监督,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针对沈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我们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要采取更加直接、更加有力的措施,开辟农民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18.
韩丽红  刘家明 《活力》2007,(11):20-21
八五七农场在生产生活上实现了六个历史性突破,多项指标达到全国先进。因此,八五七农场被农业部定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场,给农场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又一次机遇,同时,作为一个法律监督部门,也面临着一个新课题,就是作为检察室如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唐寒 《活力》2007,(10):36-36
2007年6月,通河县交通局新一届领导班子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在县委、县政府的宏观指导下,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党政工青妇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精心组织,实施到位,以“一树二学三创四建”和“打造新作风,建设新交通,树立新形象”等活动为载体,统一思想,端正认识,营造了全体干部职工群体性创建的良好氛围,使全局职工素质明显提高,从而增强了全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士气大大提升,通河县交通系统出现了空前的大团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同样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省委、省政府举办了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训班,省委书记钱运录、省长张左己等省领导分别结合我省实际做了重要讲话,围绕如何推进我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省审计厅党组认真传达贯彻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训班精神,一致认为审计机关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大农业审计观念,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于审计工作始终,通过扎实有效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