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切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六次产业化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来新的活力。本文通过解析乡村六次产业化的发展路径,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从科技、数字要素、人才、绿色、文化、合作经济等维度提出了新时期我国乡村六次产业化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也是引领农村创业创新的重要着力点。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速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入新时代,立足高质量,追求高标准,实现高效能必须成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理念,不断用高质量、高标准、高效能的三产融合高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3.
正农业电商是处理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关系、协调农业的现代产业化转型升级和保护传承,以及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民职业化角色转变的重要抓手,更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休闲农业、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三者之间融合协同的重要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将产生深远影响。休闲农业、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等具体举措,是乡村振兴战略中  相似文献   

4.
正6月15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举行"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介绍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潘利兵一同出席发布会。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一些地方推动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新了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丰富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模式,探索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6.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海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一、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初步探索现代农业是多种产业融合的农业,必须坚持以市场化手段、产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7.
正农村产业要兴旺,就必须大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完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以良好的产业推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如何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做出界定,相关专家学者也是众说纷纭。从不同形式的内涵界定中,可以归纳以下几个共同点:一是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二是促进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更是指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面对当前乡村旅游快速上升的需求与自身存在的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应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思路,以"文化+旅游"为机遇,推动我国乡村旅游长期可持续发展,既能满足农民就近就业创业的迫切需求,又能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快速融合发展,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正产业兴则百业兴,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首要任务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当前,乡村产业面临再度振兴繁荣、兴旺发达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加快推动中国特色乡村产业振兴,对提升我国大国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近日,农业部等六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培育发展一批带农作用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为引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作为新形势下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一条新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在基层实践中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正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产业的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培育、壮大农村产业的主要抓手。近年来,山东省莱西市立足农业又跳出农业,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六大产业链,田野变"车间"走进马连庄镇海升果业产业园,一排排苹果树整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乡村振兴"战略构想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通过产业融合,培育新业态,为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注入新动能,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为例,探索地处大都市郊区环境下,依托城市辐射,通过城乡协同发展实现农业发展的转型升级。[结果]于家务回族乡产业体系的构建立足于全局视野下对农业发展的需求分析,通过国家、北京市、通州区3个层级区域对农业发展的需要,以农业为基础构建科技农业、服务农业、会展农业、休闲农业四大产业板块,引领乡村振兴。[结论]需做好产业规划设计,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基础服务,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创造良好环境,发掘和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应充分依托城乡协同发展的优势,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第六产业"是指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互动,从而使农业成为贯通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由于1+2+3等于6、1×2×3也等于6,因此称为"第六产业"。"第六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进入新世纪以来,作为上海的农业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兴化市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促进农业接二连三,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产业融合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日本、韩国六次产业发展较快,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农民增收和繁荣农村经济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日本、韩国六次产业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支持政策、管理体系等,对我国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六次产业发展背景与实质(一)提出背景六次产业是上世纪90年代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提出的一种农业发展理念,认为农业发展要走农村一二三  相似文献   

16.
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探讨农村三产融合与农民增收的互动机制,将有力破解农业发展瓶颈问题,是进一步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农村三产融合与农民增收之间需构建更为积极有效的联合、发展和保障机制,以促进三产融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17.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再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重要的生产要素,它们在不同融合模式中发挥作用不同,对农民在融合主体中参与的收入分配影响也不同。要深刻认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理,在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完善要素供给保障体系、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和强化风险应急管理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文章深入分析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当下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通过介绍并借鉴不同地域具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特色的发达国家,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和措施,从而为我国的农村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金秋时节,京南固安风光正美。乡镇村庄整洁靓丽、环境优美,乡村旅游各具特色、人气十足,农家生活恬静舒适、富足安康……一幅乡村振兴的秀美画卷,在古老的方城大地上徐徐铺展。"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支撑。紧紧扭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才能真正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固安县委书记王海介绍,立足县域实际,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  相似文献   

20.
巩固脱贫成效,实现乡村振兴,必须紧紧牵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把产业发展落实到促进农民增收上,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和基本保障,促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