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沪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2006年5月15 日,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接触网承力索和导线已全线拉通,进入网线整正、冷滑阶段;变电所、亭的房建工程已完成,58台主变压器除1 台外已全部安装到位,正紧张调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的快速增长以及信息化、智能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工程设计人员对接触网悬挂的安装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吊弦长度计算是接触网悬挂的重中之重。针对基于BIM参数化建模的高速铁路接触网弹性链型悬挂吊弦长度的计算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跨距、第一吊弦距离、结构高度、线材参数、曲线要素等影响吊弦长度计算的关键因素进行数据分析,找出影响吊弦长度的关键因素及变化规律,明确统一的现场测量标准,并通过BIM轻量化平台进行参数化应用,将测量、计算和BIM参数化3部分形成闭环控制,为现场测量和计算提供依据,有效提高吊弦计算的精度,实现施工安装模拟由二维到三维的转变,各环节间数据互联互通,最终为形成高品质的弓网关系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1945年,D.M.Burmister提出了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从而解决了层状体系在静载作用下的力学分析。但是由于车辆荷载的复杂性及繁琐的方程推导,用解析法来计算往往得不到所期望的理论值,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限元软件逐步应用到道路结构的力学分析中来。本文以某道路改建工程为依托,借助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别对静载和动载下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进行数值求解,为道路病害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运输要求提升和设备使用时间增长情景下接触网设备运行维护的新需求,通过对数字化技术影响和重要性探讨,提出了采用数字化手段开展接触网设备全覆盖状态感知总体架构以及关键技术方法,包括传感器网络、边缘计算、云边协同、网关与服务等。在朔黄铁路接触网监测检测(6C系统)体系基础上,针对重载铁路牵引大电流、重污染的特点和接触网出入口、高架桥、大风区段、长大锚段、枢纽站场咽喉区等特殊地段,基于物联网技术及无线传感网技术,开展了重载铁路接触网关键结构状态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并从组网结构、传感器定制、设备监控等方面验证了这些关键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成果将为重载铁路接触网设备的智能感知和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孕育高速铁路电气化"工艺标准"合宁铁路是我国铁路路网"八纵八横"主通道之一西(安)宁(南京)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宁线四电系统集成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全线电气化接触网采用弹性链型悬挂技术的工程。  相似文献   

6.
接触网作为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其良好的服役状态是保障铁路运营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为了挖掘接触网缺陷间的关联关系,进一步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构建多层级接触网缺陷编码体系及缺陷数据库,提出了一种以时空关系为依据的接触网缺陷事务数据库划分方法,同时提出了自适应FP-Growth算法并阐述利用接触网缺陷间关联关系的运维策略优化方法。以朔黄铁路实际数据为例进行分析,验证上述理论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使用接触网缺陷关联关系改进的运维策略可以有效维持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提升维修效率并降低运维成本,取得较好的工程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国铁路既有接触网改造施工与日常运输的矛盾较突出,为提高既有接触网改造施工天窗利用率,从运输组织方法、施工组织方式和施工新技术采用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创新措施。在大秦线2亿t改造的接触网工程中,通过应用创新措施,确保了铁路年度运输计划和施工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8.
新疆和布克赛尔高速特大桥(64+116+64)m连续梁悬灌浇筑采用挂篮法施工。本文通过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对该模型施加连续梁最大节段混凝土重量进行建模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各杆件均满足计算要求,为以后此类工程提供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2011年1月,京沪高速铁路天津、泰安、南京和苏州各区段内最后的接触网导线施工分别完成,由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京沪高速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实现全线贯通。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铁路既有接触网改造施工与日常运输的矛盾较突出,为提高既有接触网改造施工天窗利用率,从运输组织方法、施工组织方式和施工新技术采用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创新措施。在大秦线2亿t改造的接触网工程中,通过应用创新措施,确保了铁路年度运输计划和施工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