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秋天是贮养和贩销黄鳝的最佳季节,只要掌握了基本的贮养技术和简单的运输方法,就可赚取丰厚的地区和季节差价,是一项“短、平、快”致富新项目。1、贮养技巧。先将用于贮养的缸、桶等容器洗净、消毒。60千克容量的容器,在气温20℃—30℃之间时,可贮养黄鳝30千克,另加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城乡市 场对黄鳝的需求增 加,季节性差价拉大。因此,在黄鳝上市高峰时低价收购黄鳝,贮养一段时间后,到冬、春季节高价销售,有利可图。但是,如果黄鳝在贮养期间发生大量死亡,不仅赚不到钱,有时甚至还亏本。 为了减少黄鳝在贮养过程中的死亡,应切实掌握好五个关键: 一、挑选健壮、无病无伤的黄鳝贮养。目前,一般以笼(篓)捕、钩捕黄鳝为主。笼(篓)捕黄鳝,除身体上有划伤的以外,可以贮养。钩捕的黄鳝伤势较重,一般不宜贮养,  相似文献   

3.
<正> 黄鳝天然产量高峰季节与销售旺季有较大的时间差,季节性差价较大。有不少农户靠贮养黄鳝催肥后在淡季销售而致富。但也有一些农户在贮养黄鳝中因死亡率过高而亏本。据调查分析,造成死亡的原因主要有:1、鳝体受伤。黄鳝受伤的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4.
黄鳝在贮养、运输过程中,会发生大批死亡。要有效控制死亡,减小损失,必须掌握其死亡原因,一般有如下三点:  相似文献   

5.
<正> 近几年来,黄鳝的价格持续上升,使养鳝业得以迅猛发展。而黄鳝悬殊的季节差价,更使养鳝者和贮养者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但由于养鳝知识的贫乏,使得部分养殖者特别是毫无水产养殖经验的农民朋友遭到严重失败,乃至所养黄鳝全军覆没。据笔者分析,失败原因之一是养殖者对黄鳝的选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且放养技术亦不过关。针对  相似文献   

6.
<正> 黄鳝无论内销或外销,都需暂养和运输。所用的方法和措施不当,常会造成大批死亡,经济损失严重。为了帮助养鳝专业户提高黄鳝贮运的成活率,特将我场鳝农运输黄鳝的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渔业致富指南》2002,(2):39-40
<正> 秋冬是黄鳝大量上市的旺季。如果能采用塑料大棚温室贮养育肥黄鳝,只需2—3个月的时间,不但可使黄鳝平均增重30%以上,更为重要的是能让黄鳝在春节野生黄鳝断货时上市,售价可比旺季可翻高1倍以上,是一项“短、平、快”的致富好项目。  相似文献   

8.
<正> 黄鳝不论内销或外销,都需暂养和运输。如所用的方法和措施不当,常会造成大批死亡,经济损失严重。为了帮助养鳝专业户提高黄鳝贮运的成活率,特将我场鳝农运输黄鳝的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黄鲜又名鳝鱼,在我国分布较广,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很高。随着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滥捕,使黄鳝的自然资源日渐匮乏。而国内外对黄鳝需求量却大幅度上升,价格居高不下。目前,国内外市场黄鳝的价格比鳗鱼还高,国内市场季节性差价也很大。预测,黄鳝将成为新的养殖热点。近几年黄鳝养殖发展不快,效益欠佳。究其原因,主要养殖(含贮养)技术尚不过关。笔者在通过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必须针对黄鳝的习性,改进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乡不少农户采用稻田贮养黄鳝的办法,来赚取黄鳝的季节差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笔者现将其主要技术要点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鳝的冬季囤养是黄鳝的亲鳝或幼鳝越冬的过程,是高密度、长时间的蓄养过程。黄鳝在结束冬季囤养到春季开始复苏活动时,往往由于种种原因越冬的鳝死亡率较高,且损失较大,养殖者对预留的亲鳝或幼鳝的数量就不能得以控制而满足生产要求,又直接影响第二年的生产计划。因此如何提高及保证越冬鳝的成活率,把养殖者的损失率降到最低,我们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和总结了注意事项,现介绍如下:(一)黄鳝的冬季生活习性黄鳝是喜静、喜暗、喜温暖的变温动物,在冬季对水温变化特别敏感。水温下降到15℃时,摄食明显减少,水温低于10℃,有部分摄食;水温在4℃时则…  相似文献   

12.
<正>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开始逐步下降。8—9月气温降至28℃—24℃之间,是黄鳝生长的黄金季节。9—10月气温降至24℃—13℃时,黄鳝摄食量开始减少直到停食。11月气温降至10℃以下后,黄鳝进入冬眠期。实践证明,秋冬季节饲养管理如何,直接影响整个养鳝效益的好坏。加强成鳝秋冬饲养管理必须抓好四个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黄鳝"发烧"是舒城县黄鳝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通过试验分析了影响黄鳝"发烧"的原因、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除方法,为进一步防止黄鳝运输发烧死亡的发生提供参考。1影响黄鳝"发烧"的原因1.1黄鳝"发烧"在高密度养殖和长时间运输过程中,黄鳝体表分泌的黏液在水中聚积发酵释放出大量热量,可使水温骤升(有时高达50℃),水中的溶氧量降低,黄鳝焦躁不安,相互缠绕,造成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90%。通过试验我们发现:1.1.1黄鳝"发烧"与水温、气温、溶  相似文献   

14.
<正> 黄鳝的适温为1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4℃-28℃。利用塑料大棚无土流水养鳝,不需专设采暖设备,在春、夏、秋棚内都易保持黄鳝最适生长温度,即使在寒冬,棚内温度也能保持20℃以上。养殖池中始终有微流水,水质不会恶化,能有效控制鳝病。因此,塑料大棚无土流水养鳝可以一年四季连续养殖,且生长快、产量高、起捕方便。其技术措施如下:1 建池1.1 开放式适合长年有温流水的地方建池。优点是流量稳定,适于较大规模的养殖。池用砖和水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正值冬季,气温水温不断下降,黄鳝的觅食和活动量也逐渐减弱,如不加强网箱冬季管理,稍有不慎,将会给黄鳝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确保黄鳝安全越冬,保障经济效益,应最大限度地促进黄鳝生长、增膘、育肥,因此必须抓好黄鳝冬季管理。笔者对多年的养殖实践经验进行总结,针对潜江市气候条件,现总结几点网箱养鳝冬季管理技术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免疫能力在水温下降到15℃时黄鳝吃食明  相似文献   

16.
<正> 养黄鳝种苗是关键,怎样得到优质黄鳝苗,一般是从正规黄鳝繁育场引进。要使养黄鳝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自己养殖种黄鳝,因黄鳝繁殖技术难度较高,笔者把自己近6年繁殖黄鳝苗的实践,使雌黄鳝产卵量提  相似文献   

17.
养黄鳝也是特种水产养殖之一,饲养得当经济效益收入要比养鱼的高,所以在农村水产养殖上,养黄鳝的户数,近年来在不断扩大,但是在养黄鳝的农户中也有不少是失败的,查其原因有多方面的。但在技术问题上,主要存在以下八类。①乱购苗种。许多养殖户外地购买的所谓“人工养殖”苗种或其它所谓“优质”苗种,实为收集的野生苗种,而且这些苗种因暂养和多环节贮存,运输等不科学操作,养殖中死亡率在90%-100%,所以购买苗种时,一定要认真考察辨别。一般人工养殖黄鳝,应该自己在本地选购优质苗种,既经济,质量又有保障。②不择品种。从外观看黄鳝有深黄大斑…  相似文献   

18.
<正> 黄鳝好售难养,素有“淡水养殖难养之最”的说法。八十年代以来我国黄鳝养殖几起几落,养殖成功率不到10%。近几年,黄鳝研究和养殖有了长足的进展,网箱养鳝、庭院养鳝、稻田养鳝、鳝蚓合养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制约黄鳝养殖的三大关键技术即规模育苗、配合饲料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养殖风险仍然较高。 黄鳝养殖的风险主要来自鳝种质量的好坏、病虫害防治的效果以及半人工繁殖产卵量的多少等三方面。在生产中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尽可能降低养殖风险。  相似文献   

19.
<正>从1992年开始,仙桃渔民开始探索水泥池养鳝、稻田养鳝等不同黄鳝养殖方式,最后成功摸索出精养塘网箱养鳝,实现黄鳝产业第一次飞跃。从2003年开始,仙桃渔民又开始探索黄鳝"两年段"养殖,实现错峰销售,渔民收入成倍增长,实现黄鳝产业第二次飞跃。从2012年开始,仙桃市和科研院所合作,引智借  相似文献   

20.
<正> 黄鳝好售难养,素有“淡水养殖难养之最”的说法。八十年代以来我国黄鳝养殖几起几落,养殖成功率不到10%。近几年,黄鳝研究和养殖有了长足的进展,网箱养鳝、庭院养鳝、稻田养鳝、鳝蚓合养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制约黄鳝养殖的三大关键技术即规模育苗、配合饲料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养殖风险仍然较高。 黄鳝养殖的风险主要来自鳝种质量的好坏、病虫害防治的效果以及半人工繁殖产卵量的多少等三方面。在生产中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尽可能降低养殖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