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汽车哈哈镜     
怎么去医院?女士:(站在一条繁忙的马路当中)警察同志,请告诉我医院怎么走?警察:站着别动就能去医院。赶在出事前回家“小姐,你为什么要超速行驶?”交通警察问。“噢,您好!”小姐回答说:“我的刹车坏了,我想赶在出事前回家。”汽车哈哈镜  相似文献   

2.
伦敦被捕记     
一个夏日的清晨,我忽然被一阵敲门声吵醒。于是,披上外衣,睡眼惺松地打开了门,一位高大、英俊的英国警察站在我的面前。“请问,LinCheng小姐是否住在这里?”“是的,我就是。”“对不起小姐,Youareunderarrest你被捕了)!,,什么,我被捕了?为什么我被捕了?“我是警察斯蒂文,”说着,他将带有警方标志的蓝色证章递到我面前,“请您马上随我到警察局。”他的态度十分温和,甚至嘴边还挂着淡淡的笑意,语调却是坚定、不容怀疑。“请问先生,我犯了什么罪?”“到警察局你就会清楚了。”看来,我真的被捕了,那时我唯一的想法是…  相似文献   

3.
4月17日晚8点ZO分,我的家里突然响起了敲门声。这么晚了,谁能串。门?孩子开门后,一个温和的声音说:“到你家坐一坐行吗?”听到一个南方人说,话时,我就赶到了门口。一看到来人,我就非常吃惊,怎么是他?我的内心马上回忆起昨天晚上的电视报导,因有他在座,出于好奇心,也就多看了几眼,印象较深。在短短的瞬间和惊讶中,秘书向我介绍说:“这是省委书记吴官正同志。”当我听到他的名字时,我激动万分。这么高的省级官员到我这个普通的工人家_中看看,真使我非常的荣幸,我热情地欢迎他到屋里坐坐。交谈中吴书记关切地询问了我一…  相似文献   

4.
醉红颜 《玩具世界》2008,(10):43-44
我们这代人大多数在童年时都没有玩过买的玩具,就是有也不过一两样。就是因为这个,我的老公常常转着圈指着女儿的玩具说:“看看你有多少玩具,怎么还要买玩具呢?”每到这时我总是要笑他,而后告诉他:弦子的玩具恐怕也和爱美女人的衣服、爱美男人的领带一样,永远也不够。  相似文献   

5.
先讲一个故事: “How are yon?”一位英语老师在黑板上写了这句话,来考他的学生。 “怎么是你?” 学生翻译道。 How old are yon?”老师又写了一句。 “怎么老是你!”学生答道。 在一次风险投资的研讨会上,一个证券公司的朋友给我讲了上面这个笑话。他觉得,在开来开去的各种风险投资会议上,总是那么几个老面孔,人气明显不旺。  相似文献   

6.
“咸鱼翻身”——一个服装经销商的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磊 《中国纺织》2004,(7):166-168
故事的引子:在服装行业里做买卖,经销商是什么?我的一位朋友说“经销商就是孙子!拿货前厂家是怎么说怎么成,拿了货你就得按他们划的道道儿来,不是今天换货率又下调了一半,就是明天拿货价上涨一成!等千辛万苦把衣服折腾回来,你还得求爷告奶似的四处找下家儿。你要干得不好,说这回少拿点货,明儿个厂子就把你踢开另找一家,再不成就自个儿甩开你单独做自营店,你说这不比孙子还孙子?”  相似文献   

7.
有一次佛祖释迦牟尼问他的弟子:“给你一滴水,你怎么才能不让它挥发掉?”那位弟子思考了一下回答说:“我把它投到大江大海中,它就不会很快挥发掉了。”释迦牟尼满意地点了点头。在自然界,一滴水是微不足道,也是不起眼的,但是这一滴滴水聚集到一起,就会汹涌澎湃,形成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8.
美国飞行员查理斯驾驶的飞机在一次战斗中被导弹击落。查理斯跳伞,成功逃生。多年后的一天,查里斯在酒店用餐,隔桌一位先生走过来说:你是查里斯,当年你驾驶的喷气战机从航空母舰起飞后,被一颗飞弹击中了。查里斯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先生回答:你的降落伞是我负责打包整理的。查里斯惊讶地站起来,立即向他表示谢意。这位先生使劲地握着查里斯的手说:我想那个降落伞确实发挥了功效!查里斯向他确认:它的确发挥了功效,否则我今天就不会还活着站在这里了。  相似文献   

9.
一位朋友,在我影响下,买了辆混动车、前几天打电话向我抱怨——怎么开下来油耗要8升多,厂家不是说5升多吗?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实际上.这款混合动力的确很省油,但在市区,又开空调,百公里8升油很正常、,如果是普通型号,这种工况,百公里要12升以上.可是,他的不满也非常有依据,因为官方的市区油耗就是5升多!而这竞然也不能全怪厂家,因为厂家的官方油耗,的确是按照工信部的标准测出来的。换句话说,是工信部的油耗测试标准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是谁     
一位做品牌营销近二十年的资深专业人士最近陷入心理危机。他突然开始质疑起整个的职场生涯。用他的话说:“你是做媒体的,人家提到你会说,这是哪家媒体的,很对啊。可是我呢?人家一提到我就说,你是那个做啤酒的,或者,你是那个做可乐的,可是我不是他们公司的。这么多年,我到底在做什么?”我惊讶地看着他:“照你这么说,奥美、电通的人不是得天天去看心理医生?”  相似文献   

11.
柳明 《现代班组》2009,(7):16-16
从车间主任办公室出来,我气得直咬牙:张强你个混蛋,事儿闹这么大,看你怎么收场?接到车间主任的电话,一听他那气急败坏的声音,我就知道肯定没好事儿。  相似文献   

12.
两个张瑞敏     
尽管时间已过去了30年,可张首席的“成名往事”却仍在江湖上流传。可以佐证的是,不久前,我在和几个90后聊天时,问他们都知道哪些企业家,一位同学脱口而出,“张瑞敏。”“那你都知道他什么?”“是……砸冰箱吧?”看着他不太敢确定的样子,我笑着鼓励,“你说对了。还有呢?”沉默了一会儿,这位同学摇了摇头。说心里话,对于这位90后的回答我基本满意,虽然所知不多,但对企业界也算有所关注,和大多数学新闻的同学相比,已经不错了。让我稍感遗憾的是,和很多人一样,这位同学对张首席的了解还是几十年前的,对现在的则有点缺乏。  相似文献   

13.
《现代班组》2014,(2):52-52
2013年7月2日,一位名叫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的人悄悄地离开了人世。他的一位老朋友曾经这样评价他,“人们对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之所以没给予足够的重视,原因就像你站在纽约帝国大厦的旁边,可是你并不知道它究竟有多高,你只知道它比你高”。那么,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究竟是谁?他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评价?他的一生都经历过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现代班组》2014,(4):56-56
大伙都知道,下榻就是住宿,可为什么用这个词儿呢?这还得从东汉的时候说起。
  那时有个当官的,叫陈蕃。这人挺神的,年轻的时候住在一所房子里,环境搞得乱七八糟,他也不收拾。后来有人问他,你怎么也不拾掇拾掇。他说了一句特牛的话,大意是大丈夫要扫就扫天下,扫屋子干吗?后来有人据此演绎出不同的观点,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人当官时名声还不错,就是脾气怪,冷得很。他升官时,送他的人们连城门都没出,大概也是知道他脾气犟,不敢惹他。  相似文献   

15.
从“你来搞定我呀”,轻而易举地就变成了后来的“快来搞啊,不然我搞你啊”,直至到了如今的“大爷,你可是好久不来搞啦”。作为有些纸媒越来越软脚的汽车专版现状就是这样、.抛开大势所趋的纸媒衰颓,仅从媒体人自身来讲,咱们是不是太容易被搞定了呢?要知道,你让他觉得能搞定你,他就能在你的楼上盖一座山。  相似文献   

16.
本人是个标准的“车盲”,对车一窍不通。所以也就省却了许多有车者的麻烦,心倒也踏实。车只是代步工具,需要时有车就行。公事坐公车,私事坐出租车,没有急事就坐公共汽车。在北京有“面的”的时候,我是他们的常客,碰上“的哥”看我眼熟,上车就问:“哟!李先生,您怎么还打面的呀?!”我说:“兄弟,我不但打面的,我还吃炸酱面呢!”他们听完后哈哈一乐,甩给我一句“真说不过您这张嘴”。其实,不是我能说,是我说实话。也许说出来您不信,我连自行车都不会骑,不是我不想学,而是学会了,不敢骑,有心理负担。提起学车,说来话长…  相似文献   

17.
肖安华 《中国石化》2009,(10):38-38
有两家卖粥的小店。左边这家和右边那家每天的顾客相差不多,都是顾客盈门,人进人出的。然而晚上结算的时候,左边这家总是比右边那家多出百十来元。天天如此。于是,我走进了右边那家粥店。服务小姐微笑着把我迎进去,给我盛好一碗粥,问我:“加不加鸡蛋?”我说加。于是她给我加了一个鸡蛋。每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员都要问一句:“加不加鸡蛋?”也有说加的,也有说不加的,大概各占一半。  相似文献   

18.
《现代班组》2011,(8):56-56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要注意!”这是我们从小就会熟稔于心的口诀。但是你知道吗?这交通灯中的黄灯正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他的名字叫胡汝鼎。  相似文献   

19.
徐根宝 《董事会》2012,(10):80-81,78,79
1992年,我从国家队回到上海,有人曾给我算过一次命。他说:“你马上就要开始10年的好运了,会一直向上走。”——了解我人都知道,我是一个“信命”的人,甚至被人说有些“迷信”。但这些“大师”说的话,在我心里却始终会有份量——所以,我掐指算了算,10年后?也就是2002年,不正好是世界杯比赛年吗?所以我觉得,冥冥之中,命运是有所注定的。  相似文献   

20.
发现你自己     
美国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贝里奇到下属公司视察,看到一名黑人青工跪着擦地板,擦一下还叩一下头,觉得奇怪,便上前询问。青工说他是在感谢一位圣人帮他找到这份工作,使他有了饭碗。贝里奇颇受感触,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在南非的温特胡克山上也遇到过一个‘圣人’,他帮我取得了今天的成就。这位‘圣人’乐于助人,你愿意见见他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