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007—2020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违规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违规可能性越低,且违规频率越少;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产品市场竞争存在互补效应,产品市场竞争强化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的违规倾向与违规频率的治理效应。研究结论为完善公司治理和解决上市公司违规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审计月刊》2007,(7):59-59
近日,国家审计署发布了对中国农业银行2004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的公告。公告称,农业银行违规经营问题集中反映在3个方面:一是违规办理存款业务142.73亿元。主要问题是违规使用存款科目、违规开立存款账户,个别单位甚至违规动用客户存款;二是违规发放贷款276、18亿元。主要表现在汽车消费贷款、土地储备贷款和扶贫贴息贷款等方面;三是违规办理票据业务97.18亿元。  相似文献   

3.
从预算调整和预算透明两个角度,根据中央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数据,研究预算违规的原因,结果发现:伴随部门追加型预算调整的预算问责会抑制预算违规,追加支出幅度越大,预算违规率越低,这一负相关关系随着部门预算支出规模的增大而削弱,削减型预算调整会导致预算违规率升高,但这种正相关关系随着部门预算支出规模的增大而削弱;部门当年预算透明程度对预算违规存在负向影响;预算透明并不能对预算调整和预算违规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治理预算违规,完善政府预算体系,需要规范预算调整、推广中期预算、优化预算执行审计、深化预算公开。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员工持股计划重启为背景,以2011—2019 年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验证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违规的影响。结果显示,员工持股计划降低了公司违规概率与频率。机制检验发现,员工持股计划一方面通过促进中小股东投票与委派董事涉入公司内部治理,另一方面通过信息传递提升独立董事履职效率并增加分析师跟踪。进一步地,区分违规类型后发现,员工持股计划的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信息披露违规与一般违规;区分员工持股计划方案后发现,员工持股规模高、锁定期长、高购买折价、无杠杆、无控股股东担保或兜底、无业绩条件的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违规的抑制更显著。经济后果分析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违规的监督能够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研究结论从公司违规角度验证了员工持股计划的监督者角色,为我国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违规贷款稽核,即是根据国家经济、金融方针政策,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所发放贷款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检查。违规贷款稽核,主要从程序违规、制度违规和政策违规三个方面进行检查。一、贷款程序违规贷款程序违规是指贷款人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是否依据合同规定的金额、期限、利率一次或分次贷给借款人,到期后收回本金与利息的步骤和过程。具体可分四个阶段:(一)贷款申请:检查借款人需要贷款是否向银行提出书面贷款申请、提供有关资料。(二)贷前调查:检查贷款人是否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以及借款的合法性、安全性、盈利…  相似文献   

6.
(一)高尔夫球场项目违规审批的表现形式和审查方法1.违规审批的表现形式。自200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后,国家就暂停了高尔夫球场的审批,而后出现的高尔夫球场都属于违规审批。据笔者多年来的审计实践发现,大部分违规高尔夫球场都是以偷换概念等形式获得地方部门的审批,并打着体育公园、生态园、休闲园、绿化项目等名义进行建设。由于高尔夫球场立项、规划、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审批涉及到发展改革、规划、国土等部门,因此,在审计中要重点关注立项、规划、土地三个方面的审批环节,重点掌握上述环节的决策审批程序,关注是否存在相关领导个人擅自决策的情况,以便界定违规单位、违规人员,并能明确相关人员的违规违纪及违法责任。  相似文献   

7.
金融企业违规违纪新特点陈汉文,陈燕前几年,金融企业在违反国家财经纪律方面主要表现在违规贷款、违规拆借、乱挤乱摊成本等方面。现经审计表明有如下新情况:一、违规主用“三项基全”有的金融机构借新旧财务体制转轨之机,违反财政部《关于贯彻实施新的企业财务制度有...  相似文献   

8.
2006年9月,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联合做出部署,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一年的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商品房预售违规、恶意炒作、广告违规、销售合同违规、房地产经纪违规及价格违法等6类行为,使房地产交易不断规范,房地产市场信用体系不断完善,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规范诚信的市场环境。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这就是此次行动的主题和目的。  相似文献   

9.
路云峰  刘国常 《财会通讯》2009,(3):134-137,142
本文通过对2001年至2005年信息披露违规公司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埝验后发现,违规公司的审计质量与非违规公司存在眷明显的不同,违规公司的审计质量明显较低。但对ROE分区段检验的结果显示,在上市公司ROE属于[0.0.6%]区段时,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形,这可能源于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和监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天气逐渐转冷,为确保冬季特种设备安全,贵州省贵阳市质监部门对辖区内锅炉进行专项“体检”,重点查处违规使用“土锅炉”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执法人员已查处2家单位违规使用2台燃煤锅炉当即责令停止使用;一米粉店违规使用燃煤锅炉,现场予以拆除。  相似文献   

11.
银行违规账外经营由于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常常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是滋生违法犯罪行为的温床。对违规账外经营的查处,不仅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果,也事关金融业的稳健运行。笔者现就银行违规账外经营的特点及检查方法作一些探讨。一、银行违规账外经营的存在形式及特点(一)滥用会计科目,隐瞒账外经营行为。主要表现:一是将吸收存款、拆借资金不在规定会计科目反映,而是通过一些共同类、过渡类科目违规账外经营。二是利用资金来源类科目进行账外经营。通过某些业务量较大的负债类科目,如“定期储蓄存款”科目,…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违规一直是困扰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顽疾,与当前高质量发展要求相违背。本文以2006—2017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鉴社会网络研究方法,构建上市公司的连锁董事网络,采用双变量概率单位估计方法,分别探究连锁董事网络与公司违规发生和稽查两过程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的连锁董事网络中心度指标与公司违规后被稽查的概率显著负相关,与公司实施违规的倾向不存在显著关系。本文进行多种拓展性分析,考虑公司间的连锁董事网络构建的差异以及公司个体的财务特征,所得结论与基准回归一致。连锁董事网络作为公司间自发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在预防和打击上市公司违规方面带来了负的外部性,本文间接地为上市公司和监管机构提供了治理和防范公司违规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的违规事件可谓五花八门,层出不绝,令人早已司空见惯,可2004年上半年出现的一些违规闹剧,还是给人们再次敲响警钟,经济领域的诚信危机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4.
我行通过对94家金融机构1997年末贷款存量的专项稽核,反映出部分金融机构违反金融法规的现象十分普遍,违规金额较大。有的金融机构屡查屡犯,已经对金融业信贷资产的安全构成威协,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一、金融机构信贷业务中违规问题的主要表现1、违规放贷。对借款人  相似文献   

15.
从近年来的审计统计情况看,一些地方审计查出的违规金额不仅未见逐年减少,相反却有所增加,且查出的问题大多不是新问题,有很多单位是在同一个问题上屡查屡犯,重复违纪违规现象较为普遍。我们认为,财经违纪违规屡查不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证监会2016—2017年连续两年发布了“减持规定”。为了验证减持规定的实施效果,研究了“减持规定”颁布前后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发生的次数、比例和数量的变化,以探讨监管法规的颁布对大股东减持行为的规范作用。实证分析表明,“减持规定”对大股东违规减持的比例和数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没有降低违规减持发生的次数。“减持规定”对非控股大股东违规减持比例和减持数量有显著的约束作用,但没能有效降低控股大股东违规减持的比例和数量。“减持规定”能大大降低中小板公司的大股东违规减持的比例和数量,但在主板和创业板公司未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微弱的证据表明2017年的“新规”比2016年的“旧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审计月刊》2005,(4):54-54
近日,应城市审计局对群众反映某乡镇小学违反“一费制”政策,违规收费的问题进行了审计查处,违规收取的11674元已全部退还给学生,颇受社会各界好评。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前不久,湖南省卫生监督打假工作会议向社会公布了五种保健品违规宣传情况。这些产品是:保健食品消斑快757,未办理《食品广告证明》;保健特含片,未办理《食品广告证明》,并夸大宣传“改善记忆”等功能;保健食品矮子乐、未办理《食品广告证明》,并夸大宣传“增高功能”;消毒产品尤毒清,宣传医疗术语违规;保健食品安梦胶囊,宣传医疗术语违规;食品长康麻油,未办理《食品广告证明》,并夸大宣传“血脂健康专家”;化妆品永久脱毛膏,夸大宣传“永不再生”;保健食品清肺茶,宣传医疗术语违规。五种保健品违规宣传被查处  相似文献   

19.
违纪违规的表现及划分标准李洪泽,王振成,鄢林审计中查出的被审单位违反国家有关政策、法令、规定的行为,一般可归为两类:有的视为违纪,有的看做违规。如何确定违纪与违规的标准呢?违纪问题,主要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规定,损害或侵...  相似文献   

20.
对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在审计结果表明,国有企业违纪违规现象依然严重,国有企业违纪违规问题屡查屡犯,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