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粮食生产可能出现新的增长高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能否实现增产1000亿斤粮食的目标 到本世纪末增产1000亿斤粮食,按常规推算是难以达到的。近五年来,我国粮食总产几乎没有增长,一直在9000亿斤上下徘徊。今后五年一下子要增产1000亿斤,似乎不太现实。如考虑到五年之间还有歉年与平年,增产将更显艰巨。但如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不一样了。事物发展总是波浪式的,粮食生产也不例外,在发展过程中既有低速徘徊,又有高速增长,呈现周期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过三个增长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改革开放初,多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5%,而耕地却只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八五”期间前四年平均减少耕地500万亩,现全国人均耕地1.199亩,已有三分之一的省市人均耕地不到1亩,“九五”期间年增人口仍将在1300万以上,按人均每年占有粮食750斤计算,1300万人口每年需要增产100万斤的粮食,增幅比10年前提高一倍。经有关部门予测到2010年国内需求粮食总量为7亿吨,而实际生产能力为5亿吨,缺口为2亿吨,玉米、水稻将出现短缺。为此,国家向全国提出到2000年粮食计划新增1000亿斤,并要求“九五”期间,东北三省粮食增产300亿斤以上,其中黑龙江省为150亿斤,吉林省为100亿斤,辽宁省为50亿斤。1995年7月省委七届四次全会,作出把黑龙江建设成全国最大的商品战略后备基地和农业强省的决定。计划到2000年,使全省粮食总产在1994年的基础上新增150亿斤,达到650亿斤左右,占全国新增产量的15%,到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将在1994年基础上新增500亿斤,达到1000亿斤左右,占全国新增产量的25%。  相似文献   

3.
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该规划指出,到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000亿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1000亿斤。据国家发改委相关专家透露,预计粮食增产1000亿斤的项目规划投入资金将达300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4.
《农村工作通讯》2009,(19):10-11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种植业生产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先后登上了3000亿斤、4000亿斤、5000亿斤、6000亿斤、7000亿斤、8000亿斤、9000亿斤、10000亿斤8个台阶。2004—2008年粮食连续5年增产。2008年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4公斤,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比1949年增加195公斤,增长近1倍。  相似文献   

5.
“2011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1108.5亿斤,比上年增产21.1亿斤,连续8年实现增产,连续6年超过i000亿斤。”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欣喜地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很快,1984年粮食总产8,142.4亿斤,比上年增产396.9亿斤,增长5.1%,比1979年6,642亿斤增产1,500亿斤,增长22.6%。这本来是件大好事,今后仍需把粮食抓紧。但由于我们目前的消费。  相似文献   

7.
7月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在讨论原则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时,同时批准了《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这表明了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吉林省在全国粮食生产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8月28日下午,吉林省省长韩长赋、副省长王守臣来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向新闻媒体介绍了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实施进展情况。韩长赋表示,吉林省将用五年或稍长一点时间,形成新增玉米60亿斤、水稻40亿斤的生产能力,使粮食生产水平由目前的常年500亿斤提高到600亿斤以上。这新增的100亿斤粮食可以全部作为商品粮调出,支持全国粮食供求平衡。  相似文献   

8.
粮食转化是新形势下面临的新任务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农业连年丰收,粮食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产量大幅度增长。全国粮食年总产量1979—1982年四年平均达到6,017亿斤。在此基础上,1983年猛增到7,750亿斤,比前四年年均总产量增长28.8%。1984年全国粮食达到8,000亿斤,又比1983年增产250亿斤。全国粮食总产量的逐年大幅度增产。  相似文献   

9.
《农家之友》2009,(3):8-8
据三农在线报道: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日前表示,今年我国粮食播种面前要稳定在16亿亩左右,产量将保持在10000亿斤以上。据悉,2008年中国粮食生产在面临诸多困难情况下取得历史性突破。近40年来首次实现连续五年增产,全年粮食总产10570亿斤,  相似文献   

10.
亮点: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5年连增 农业增产:200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10570亿斤,比2007年增产538亿斤,增长5.4%。这会是中国近40年来第一次实现连续5年粮食增产。  相似文献   

11.
《农村工作通讯》2011,(2):13-13
1.我国粮食生产创造半个世纪以来首次"七连增"奇迹。 201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0928亿斤,增产312亿斤,比上年增产2.9%,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七连增”。  相似文献   

12.
据业界权威专家介绍,今年我国在旱情严重、局部水灾频发、虫害偏重的年景下,夏粮增产148亿斤;秋粮的水稻、玉米两大作物有望增产,大豆可能出现减产,预计今年粮食总产可能达到9800亿斤以上,比上年增产的幅度有可能达到1.3%以上。单一从增产比例上看,成绩并不十分突出。但是,粮食  相似文献   

13.
农业部近日启动粮食增产模式试点工作,提出力争到2020年粮食增产1000亿斤以上、油菜籽增产500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14.
通过水、耕地、农业技术等因素对粮食增产的影响进行分析后,笔者认为吉林省实现500亿斤阶段水平以后,再增产100亿斤粮食产量,实现600亿斤的阶段性目标是可能的、也是现实的。并从单产潜力、增产路径及对策建议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据江西省农业厅统计,今年,江西省早稻增产,秋粮丰收己成定局,全省粮食总产预计可达407.6亿斤,比去年增加16.6亿斤,增幅4.25%。江西省粮食生产在去年大灾之后实现恢复性增产,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自2004年国家出台粮食保护价政策以来,江西省粮价总体呈快速上涨态势。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0030亿斤,实现自1985年以来连续4年增产。在新的起点上,为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农业部决定将2008年作为“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广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7.
<正>回顾黑龙江垦区粮食增产历程,从开垦初期年产粮480万斤到1978年的年产粮46.9亿斤,用了30年时间;从1979年到1990年的年产粮92亿斤,比1978年增产1倍,用了12年时间;从1991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吉林省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取得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好局面。粮食总产量达到502亿斤以上,比2003年增产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比2003年增加20%。吉林省副省长杨庆才告诉记者,2004年吉林的好局面得益于中央一系列有利于粮食增产的重大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数据     
我国粮食产量站上11000亿斤新台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近日表示,如果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夏粮将继续增产,并且有望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增产""超越"已成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关键词。十年间,我国粮食生产不仅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而且首次站上了11000亿斤的新台阶。从2004年粮食恢复增产,到2007年提前达到"十一五"制定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的目标;从粮食产  相似文献   

20.
《齐鲁粮食》2002,(2):1-1
在刚刚结束的全省粮食工作会议上,省局确定了今年全省粮食工作的主要目标:粮食收购150亿斤,销售160亿斤,当年不增新库存;地方储备30亿斤以上;新建粮食收纳库5亿斤,更新改造基层库容10亿斤;招商引资力争达到2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10%;粮食企业销售收入增长8%;粮办工业总产值增长8%;购销企业不发生亏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