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品牌》2015,(7)
2014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保险业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意见并予以讨论。而后2014年8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这是继2006年"国十条"之后,国务院又一次制定的顶层设计,被称为"新国十条"。"新国十条"的出台以为这国家把保险这一事关民生的金融产品摆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但当前我国的金融保险业发展还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体系较为落后,制度不完善,对经济的带动能力不强。特别是在养老和医疗这两个紧密关乎国民自身利益的领域上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而"新国十条"也特别针对这两个领域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2.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一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达到一定水平后,服务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维持就业扩大和改善民生的重点产业。保险业是金融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行业或企业要想发展壮大,都必须具备全球性视野并制定相应的国际化经营策略,保险服务业也不例外。尤其随着国内保险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国本土保险公司要想做强做大就必须积极"走出去",积极开拓中国保险服务业的国际市场。从保险业的世界发展趋势看,金融一体化和保险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中国保险服务业的海外经营的拓展,既反映了金融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保险业对外开放的步伐显著加快,开放范围逐渐扩大,已是保险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面对国际保险业金融化趋势和混业经营时代的到来,我国保险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到快速成长与发展,就必须紧紧依托资本市场,通过收购兼并、保险资金投资、保险证券化、保险产品与服务开发和资本市场工具对接,以及海内外上市等基本手段,向银行、证券、信托、基金等非保险金融领域渗透,培育多元化保险(金融)集团,尽快实现保险业混业经营。  相似文献   

4.
2013年7月,笔者有幸到香港游学,恰逢2013年度财富500强企业排名出炉,通过财富500强企业世界排名,分析国际保险全球版图,评估"中国因素"在国际保险全球版图中的权重,剖析中国保险优劣,期望中国保险业能扩大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商》2015,(39)
<正>2014年8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以"顶层设计"的形式明确了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并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保险业的目标任务、战略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险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保险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保险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保险行业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训教育。保险高等职业院校是专业人才的培养阵营,在这一领域  相似文献   

6.
秦利 《中国市场》2009,(31):22-23
银行保险作为金融一体化的成功范例,已成为目前中国保险业的第三大主要销售渠道。但是中国银行保险目前所采取的"销售联盟"这一初级的经营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使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无法建立起良好互动机制,直接影响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和金融业国际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金融不断发展,许多国家均对保险业实行特殊的会计规则,主要由于保险业的经营属性决定其会计原则必须区别于其他行业。发展完善保险业会计规则,必须首先分析影响会计规则的各个保险属性。本文力求从理论层面分析决定保险业适用特殊会计规则的重要属性,进一步充实我国保险会计规则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以推动我国保险会计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金融不断发展,许多国家均对保险业实行特殊的会计规则.主要由于保险业的经营属性决定其会计原则必须区别于其他行业。发展完善保险业会计规则,必须首先分析影响会计规则的各个保险属性。本文力求从理论层面分析决定保险业适用特殊会计规则的重要属性,进一步充实我国保险会计规则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以推动我国保险会计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保险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风险管理等重要功能,它是社会的"稳定器",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力量.目前从总体上来说,我国保险业安全状况良好.文章提出,保险产业安全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要进一步完善防范、化解保险风险和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机制和制度.进一步完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改进保险监管,切实建立维护保险产业安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自90年代初,保险业方兴未艾,逐渐成为金融领域中的一个新的焦点.保险中介行业作为保险业的重要一员也有了迅猛的发展,机构数量逐年递增,营业收入稳步攀升.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保险中介机构2445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共实现经营收入71.45亿元,保险中介已成为保险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保险中介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对我国保险中介行业发展方向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保身心障碍人士充分享有基本权利、平等及合理便利的金融服务,中国台湾地区人寿保险商业同业公会和产物保险商业同业公会制定《保险业金融友善服务准则》和《保险业承保身心障碍者处理原则》,保险企业在其网站上设立了金融友善服务专区和身心障碍者服务/申诉专线及电子信箱,采取多项措施提升保险企业的服务质量,营造友善金融环境,为身心障碍者提供无障碍金融服务,其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刘经东 《消费导刊》2009,(2):129-129
保险业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人才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我国保险人才已成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只有综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加大保险人才的吸引、培养、留存,才能全面提升中国保险业的竞争实力,才能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3.
《经贸世界》2004,(5):34-35
中国保监会吴定富主席在召开的世界经济发展宣言系列活动——世界经济发展与企业信用论坛上指出,保险的金融性质决定了保险业诚信建设具有特殊意义,保险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之一,负债经营是基本特征,其自身拥有的资本金与负债规模相比,是不对称的。如果没有诚信,公众就失去了对保险业的信心,切断涌向保险业的奖金链条,动摇保险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加强保险业的诚信建设维护公众对保险业的信心,保证保险业充足的偿付能力,对于防范和化解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保证国家金融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到来,我国保险金融领域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和销售新型保险产品,可以提升保险行业整体的服务水平。互联网拥有包容性特征,可以实现行业转型,变成了我国保险业进步以及壮大的主要方向。本文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保险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且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期望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杨蕾 《江苏商论》2004,(7):142-144
银行保险已成为当今国际金融保险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环境下,民族保险业面临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任务,而近年在我国兴起的银行保险,无疑是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挑战的良策之一。采取实际措施促进银行与保险业开展深层次合作,对壮大我国金融实力,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保险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市场容量达到一定规模,市场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初步形成.但随着客户收入水平、消费意识和对保险服务要求的提高,传统的保险产品已难以迎合保险业的激烈竞争,从而保险创新成为保险业继续"保险"的"法宝",也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本文在简要介绍当前我国保险服务及其延伸服务创新实践的基础上,着重阐述我国保险创新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10月24日,我校与上海市金融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年度沦坛:自贸区建设与金融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四楼多功能厅举行。副校长徐永林和上海市金融学会李安定秘书长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辞。来自市政府、高校及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领导和嘉宾共100多人出席论坛,并就自贸区相关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和激烈研讨。金融管理学院院长贺学会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与会嘉宾就自贸区建设与金融开放、自贸区建设  相似文献   

18.
结合在上海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我国航运保险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再保险业的发展状况为切入口,借鉴伦敦劳合社保险市场的运作模式探析我国再保险业的发展,以此提高我国航运企业和保险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促进金融中心的软环境建设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9.
保险风险证券化是将保险风险与资本市场连接起来,形成专门的保险连接证券。它是保险业中非传统风险转移方式中的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其根本动力来自于交易成本降低所带来的资本市场边界的拓展。从九十年代至今,它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得到应用,它对保险业乃至金融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边海宁  邓晖  赵静 《现代商业》2012,(32):32-33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加入WTO以后,我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我国保险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保险业整体规模迅速扩大,保险市场潜力巨大。本文对我国保险业市场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保险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光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