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是人类的衣食之源,也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耕地资源虽总量大,但人均耕地却很少;再加之耕地资源不仅总体质量差、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就紧张的耕地资源已面临着更大的被挤占压力。鉴此,现阶段基于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现状而采取切实措施,来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便有了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耕地资源利用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等三个方面,深入地剖析了河北省耕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不持续因素:耕地资源总面积的逐年下降以及人均耕地面积的日益减少是河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大障碍,而耕地资源总体质量低而且退化严重,耕地资源性能恶化、环境污染严重是河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另外两大障碍.最后提出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其核心是在保持和改善生态的条件下,保证土地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文章以新疆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入手,构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资源约束型贫困县耕地保护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是资源约束型贫困县的生命线,涉及到农民基本生存,农村社会稳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约束型贫困县如何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一个十分紧迫而现实的问题。本以资源约束型贫困县的自然经济特征及土地利用特点为出发点,系统分析了其耕地保护面临的约束性条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资源的束型贫困县耕地保护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试论城市化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发展必然占用大量土地,尤其是耕地.本文分析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几个国家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耕地资源总量的变化趋势,并对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耕地资源的大量流失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保护耕地资源前提下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源,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一、保护耕地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保护耕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耕地资源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要素,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农业是基础,耕地资源则是基础的基础。无农不稳,实际上只有保持稳定的耕地面积和质量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显示,我市1996年未耕地总面积3055991.3公…  相似文献   

7.
耕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耕地资源生态价值核算对耕地资源的保护、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珠江—西江经济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地理单元,文章基于县域尺度,利用价值当量修正法对珠江—西江经济带的耕地资源进行生态价值核算,采用ArcGIS对核算结果进行分区和空间输出,并对耕地资源生态价值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珠江—西江经济带的耕地资源生态价值在空间上分布不均,总体呈西高东低,空间分布差异主要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耕地资源禀赋两大因素的影响。因此,生态价值高值区应进一步强化其生态底色,防止生态价值受损;生态价值低值区应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提升其生态价值;生态价值中值区、中低值区、中高值区则应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耕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统筹推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镇化水平提升与耕地资源利用变化协同一致,稳步实现城镇化建设与城市转型发展有机融合,要适时开展资源枯竭城市城镇化水平与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关系研究。本文选取广东省韶关市作为研究区,有序探索资源枯竭城市城镇化水平发展变化规律,合理阐述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资源变化特征,重点开展城镇化水平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性研究,借助相关模型实现城镇化水平与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协调情况测度,从而为资源枯竭城市耕地资源保护利用、城镇化建设方式迭代、转型发展路径摸索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开发区内,如何发挥有限的土地资源,保护农用耕地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课题。通过开发区内土地资源管理原则的论述,指出了保护开发区内农用耕地资源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详细分析皖江城市带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及机遇挑战的基础上,构建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皖江城市带近20年的耕地资源安全综合评价值,研究探讨耕地资源安全水平的变化趋势及演变机制及其与粮食安全水平变化规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耕地资源安全综合评价值时空差异显著,且耕地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相关性明显.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本文结论对实现区域耕地资源安全,逐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