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高职教育的发展定位反映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密切关系。高职院校为连锁企业提供一线人才,连锁企业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服务对象。只有连锁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合作,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通过与本土连锁经营企业联手,采用校企合作或定单培养等合作教育教学模式,改变传统观念,强化人才职业能力指导,改革传统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服务企业,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寻求校企之间利益双赢。探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创新发展,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人才,它们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高职教育将加强校企合作作为核心,创新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不仅打造出属于高职院校的特色,也有利于保障高职教育人才的质量。面对产教融合的大环境,校企合作办学有很多机遇,但也会面临很多挑战。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利用政策优势,整合各个领域资源力量,创新校企合作的新型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了有效保障,并且对我国高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级职业技能型人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需要教育方式的改革,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之一就是校企合作。面对高职教育大众化、产业化的趋势,校企合作能否成为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产品的摇篮,关键在于人才培养途径的创新。本文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入手,分析阻碍其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艳娜 《商业科技》2014,(17):67-67
当前社会对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比较大,为更好的促进人才的培养,高职物流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建设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是对高职物流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具体阐述了高职物流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建设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是近年来各个国家教改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政府大力推行和支持的教学基础和模式。针对民办高职教育的各种特点,校企合作是培养目前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因素,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基础和主要方式。积极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加强交流,实现校企共进、合作共赢的良性循环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当前民办高职教育过程中的主要模式。只有建立一套能有效协调企业与高校二者关系、促进资源共享、明确权利义务的机制才能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模式;其次找出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工学合作”是高职教育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模式,这种教育方式既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好方法,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利剑。而本文主要分析了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也介绍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的理念,探讨并对此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和思考,以便,我们更好更快更高效地开展高职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已经成为我国实施“人才兴国”战略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如果培养一大批符合企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重大价值,然后就如何创新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传统办学方式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创新,是高职院校在办学模式、培养方式、教学改革和人才评价等方面的创新与实践。高职校企联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对努力做好高等职业教育的新探索。本文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出发,通过高职院校计算机类校企合作联盟建立的意义和现状的分析,阐述了以校企互利双赢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目的,探索灵活多样的校企联盟管理模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立足于职业技能高等人才的培养,贯彻落实这点尤其重要。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可谓是实现双赢的好事。可以解决学与用脱节的弊端,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学与用的脱节,这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的一个弊端;便直接成为制约学生就业的严重瓶颈;而发展高职校企合作,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弊端。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现如今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并且对高等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比如不仅要求高等职业学校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教育,同时还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综合能力培养等,使得学生能够成为创新型实用人才。这样学生自身不仅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就目前来看,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会采取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实现以行业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与企业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不仅是高职院校的发展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可说校企合作就是一种高效的双赢模式。基于此,就需要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研究,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企业、社会、政府都应该提高对校企合作的重视。本文就校企合作对创新型实用人才的双赢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物流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困惑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琼华 《中国市场》2008,(45):147-149
强调了物流高职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需更加重视企业的顶岗实训,分析了目前我国物流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困惑及原因,提出了推进校企合作,培养物流高职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郭义祥 《消费导刊》2013,(7):191-191
强调了物流高职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需更加重视企业的顶岗实训,分析了目前我国物流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困惑及原因,提出了推进校企合作,培养物流高职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陈志勇 《中国市场》2013,(29):184-186
随着高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江阴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制定技能人才培养连续性方案,为企业培养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促进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对于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高职院校是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概述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连锁经营的迅速发展,对于劳动密集型的连锁企业,人才缺口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懂连锁善管理的人才的需求。应对应用型人才供需矛盾问题,国外主要采取的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之下,我国校企间开展的合作还不够深入。本文对我国部分高职院校连锁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现存的主要合作模式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同时,校企合作也为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发展及企业的人才需求找到了最佳的途径。通过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了与企业零距离的生产型技术型的复合型人才。然而,要办好校企合作,既要按高职教育的规律开展教学,又要按企业行情及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必须解决好在实践中的矛盾,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商》2015,(10)
校企合作模式是我国高职院校较为普遍的办学模式,很多高职院校在这种办学模式下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利用校企合作模式可以让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得到很好的配合,让这些高职学院能够培养出更能符合现在这个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而市场营销专业是高职院校中相对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为了适应当今市场的变化,以及为了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才,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非常有必要进行改革。除此之外,还要非常重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整个高职院校发展的目标,要将两者紧密的结合起来。本文先分析了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实施的意义,接着又对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因此,校企合作作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培养高素质、强技能人才的模式,被各高等职业学校所青睐。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双主体的地位矛盾重重,校企合作的双主体问题颇有争议,概括起来,包括"主体多元化"、"政府主体"、"学校主体"和"双主体"等四种观点。文章根据对现有关于辽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的详尽研究,以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院校,进行关于辽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实现途径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我国动漫产业及其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开始,分析我国动漫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校企合作模式的内涵分析,校企合作是实施工学结合动漫人才培养的平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动漫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几种主要模式进行介绍和分析,指出了动漫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