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以来,受美国房地产市场衰退和次贷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受到重创,而我国又遭遇严重自然灾害袭击。面对国内外一系列影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我国政府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方向,使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出现了国内需求稳步增长、物价总水平涨幅得到控制、房地产价格涨势放缓等符合宏观调控预期要求的发展情况。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外需与投资实际增速下降过快,资本市场持续波动和低迷、企业利润增长减缓等问题。展望四季度,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从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扩散,越来越多国家将受到危机的冲击,影响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我国的影响逐步加大。受外部需求和投资需求明显减弱影响,我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全年 GDP 增速将回落至9.6%左右,但消费需求仍会继续稳定增长,物价水平也将继续回落。与此同时,银行流动性依然富裕,人民币仍旧处于升值通道之中,股市将持续弱势格局,房地产市场调整将进一步延续,工业生产和盈利继续减速,银行业赢利空间或受挤压,国际市场拓展风险与机遇并存。  相似文献   

2.
一季度,尽管我国遭遇罕见的冰雪灾害,面对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不断加深的严峻复杂国际形势,但中国经济仍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态势,出现了贸易不平衡有所改善、货币信贷增速放缓、国内需求稳步增长等符合宏观调控预期要求的发展情况。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价格上涨较多,流动性过剩加剧,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等矛盾和问题。展望二季度,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将继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全球通货膨胀压力继续加大。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与不确定因素还会增加。尽管存在外需减弱等不利因素,但我国外贸出口仍有可能稳定增长,国内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加,物价水平将有所降低,全年 GDP增速将在10.8%左右。与此同时,金融市场将继续稳定发展,利率上调可能性减小,人民币升值步伐趋缓,股票市场将在宽幅振荡中回暖上行,房地产价格将持续高位震荡态势,商业银行盈利压力有所加大,业务转型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3.
胡艳妮 《金融博览》2010,(22):14-15
三季度统计数据显示,经济增速趋势如预期继续放缓,固定投资小幅回落,消费增长总体平稳。外需减弱,顺差缩小,而通胀成为纸老虎。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转向内需拉动,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带来需求多样化,同时外需放缓,第四季度的出口增速将继续回落,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4.
《中国投资管理》2008,(10):21-26
2008年上半年,世界经济遭遇美国次贷危机深化、初级产品价格飙升、通货膨胀全球蔓延等诸多挑战。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PPI增幅屡创新高。进口增速超过出口增速贸易顺差显著回落、房地产市场酝酿着一系列地区性和结构性变化。在货币政策从紧、资本市场回调以及人民币升值等重重压力下,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依然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5.
统计数据显示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基本确定,而通胀压力减小。固定投资回落,消费增长总体平稳,CPI数据低于市场预期。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转向内需拉动,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带来需求多样化,同时外需放缓,四季度的出口增速将回落,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6.
当前,全球通货膨胀压力不减,世界经济出现放缓,次贷危机影响日益加剧。在外部环境不容乐观的形势下,中国的国内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出口有可能继续恶化,投资增速或将出现回落,未来消费增长乏力等。根据7月17日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GDP为13061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球通货膨胀压力不减,世界经济出现放缓,次贷危机影响日益加剧。在外部环境不容乐观的形势下,中国的国内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出口有可能继续恶化,投资增速或将出现回落,未来消费增长乏力等。根据7月17日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GDP为13061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行业扫描     
《证券导刊》2013,(18):52-55
多家外资机构近日发布研究报告称,山于受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中间业务回落等因素影响,中国银行业2013年的利润增速或步入“个位数”时代。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将面临较大考验,区域性风险的蔓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2016年,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福建省经济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年第一产业平稳增长,第二产业基本稳定,第三产业增速较快;投资增速放缓、态势趋稳,消费增长较为稳定,出口形势仍较严峻。金融运行总体平稳,社会融资规模明显超过2015年。存款增长较为乏力,新增贷款向个人住房、基础设施等领域倾斜,小微企业贷款比2015年明显多增。人民币贷款利率低位运行。银行业资金运用充分,不良贷款继续呈现"双升"态势。直接融资增长明显,保险市场平稳发展。展望2017年,亟需关注经济增长新动能、房地产去库存、金融风险等热点情况和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速略有放缓2008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会在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略有减缓。受房地产市场调控等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回落。美国次级债危机造成的损失将间接使外部环境有所  相似文献   

11.
郑弘  王飞 《银行家》2012,(7):11-13
正进入2012年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渐显现,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动力均有所放缓,制造业景气程度持续回落,财政收入、用电量、铁路货运周转量等经济景气指标均不容乐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内外需不振造成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从外需角度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欧债危机不确定性增  相似文献   

12.
当下,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关键时期,新旧增长动能交替更迭。展望2020年,我国消费升级或将继续深化,旅游、信息产品消费仍是热门领域,消费增速有望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房地产投资增速会有所放缓,但仍存在一定钿性。各地政府加强基建补短板,加之专项债新增额度继续升高,有望促进基建投资进一步回升。减税降费政策以及营商环境的改善,则有利于促进制造业的资本支出,投资增速有望企稳回升。  相似文献   

13.
2011下半年经济增长仍具有较强的内生动力,四季度随着物价涨幅回落和政策紧缩力度减轻,经济增速将企稳回升,"硬着陆"的风险很小。本轮CPI同比高点将在今年年中出现,下半年通胀将略有回落,全年通胀应可控制在5.2%左右。受贷款增长放缓、外汇占款继续快增但对冲力度较大和货币乘数持续较低等因素影响,下半年信贷增长将继续平稳回落,货币供应增速将延续放缓态势。货币政策总体基调维持"稳健",但收紧力度会有所减弱,准备金率、利率运用频率明显降低,信贷总量维持偏紧格局但存在局部、适度放松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人物     
《证券导刊》2008,(21):5-5
哈继铭: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上调空间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10日撰写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存款准备金率依然有上调空间,将逐渐逼近20%的水平。哈继铭指出,预计5月份CPI涨幅受食品价格回落影响将放缓至7.7%—8.1%,PPI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仍将高达8.3%;外需放缓将使得出口增速继续回落至19.6%,进口将强劲增长25.6%,贸易顺差226亿美元(同比  相似文献   

15.
马珊珊 《新理财》2013,(6):41-42
2013年5月7日,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卓越中心发布《2013中国银行业十大趋势与展望》报告,并预计受经济增速的放缓、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中间业务的回落,以及银行各项成本与投入的增加等因素影响,中国银行业2013年的利润增速将回归常态,银行业的利润增速或将步入个位数时代。利润增速延续趋缓态势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和经济结构转型,影响着中国银行业的信贷规模和盈利增长。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24万亿元,同比增长18.9%,而2011年净利润增速则  相似文献   

16.
《新疆金融》2008,(11):I0001-I0002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经受了多方面严峻考验,尤其是下半年,国际经济发生急剧变化,金融危机日趋严峻,并不断向实体经济蔓延,导致我国外部需求萎缩,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回落,企业利润与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给经济平稳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为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不久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一项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7.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持续蔓延,并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相继陷入衰退,大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我国经济也出现了增长速度下滑,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等新情况和新问题,但中国政府及时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略有增长,增速出现下滑。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货物贸易顺差增速放慢,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势头减弱,对外直接投资步伐加快,国际收支总顺差由快速增长转为趋于平衡。同时,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国内经济形势有所改变,国际收支运行的波动性加剧。上半年,出口增速放缓,进口增速加快,货物贸易顺差下降;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大幅增长,资本和金融项目大额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下半年,出口增速进一步回落,进口增速下滑更快,货物贸易顺差较快增长;大量国际资本为求自保在去杠杆化过程中向母国回流,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逆差,储备增长明显放慢。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尚未出现资金大规模集中流出的情况,国际收支顺差规模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整体抗风险能力依然较强。今后一段时期,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复杂性上升,形势变化较快,对我国国际收支影响的不确定性增强。同时,在全球经济普遍下滑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基本面相对良好,再加上国家推出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为促进国际收支平稳运行和国际收支状况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我国将继续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把扩大内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方向。外汇管理部门将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防风险、促平衡”的总体目标,加大外汇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外汇管理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加强统计监测和风险管理,切实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配合国家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等宏观调控总体部署,努力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受到政府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及全球经济进一步复苏影响,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国内需求快速增加、外贸经济复苏明显、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工业生产效益持续改善等良好发展态势。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通胀压力增大、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产能过剩问题更加凸显等矛盾和问题。展望未来,国民经济总体上将继续保持回升态势,国内需求仍会稳定增长,出现高通胀可能性不大;外贸增速将大幅度提高,但顺差将进一步缩小;依赖政策支持,工业生产效益将持续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效应会逐步显现。与此同时,宽松政策将继续趋紧,银行体系流动性分化加剧;直接融资增多,存款期限结构与股市运行联动性增强;银行业将加大结构调整及风险防范力度。  相似文献   

19.
《证券导刊》2014,(52):35-35
三季度收入和利润增速双双回落,主要受经济下行拖累,四季度经济放缓压力未消,预计未来收入和利润增速继续放缓,企业毛利率略下滑,但是净利率回升,三费率的回落是净利率回升的主要原因,近期大宗商品大幅回落,未来毛利率有望回升将改善企业的盈利能力。预计2015年全部A股盈利增长10.0%,其中金融为10.4%。  相似文献   

20.
未来影子银行新增融资规模增速可能会下降,开发企业通过信托或理财产品融资难度增加,流动性趋于紧张将使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新开工增速相应放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