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20年12月RCEP的成功签署,将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打造更高水平战略伙伴关系提供巨大助力,也必将为包括广西在内的区域合作提供广阔空间。2020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10周年及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也是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第一年。  相似文献   

2.
2012年是中国与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1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10周年。10年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蓬勃发展,贸易额从2002年的548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3629亿美元,年均增长20%。中国已连续3年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已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博览会也发展为企业开拓东盟市场的重要平台。开到东南亚的营销中心走进2012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记者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建材馆中,申璐达股份有限公司的特装展位最为引人注目,精制现场布置,精美的产品展示,衬托出申璐达卫浴的品牌。  相似文献   

3.
2013年,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走过10N年。过去10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从2002年的548亿美元激增至2012年的4000.93亿美元,年均增长22%。中国连续4年成为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产品结构的互补性比较明显,机械和运输设备是双边最主要的贸易商品。东盟已成为对中国投资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对东盟投资的第六大主体。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动下,双边取得的贸易创造效应比较显著,贸易转移效应存在排挤和替代现象。为了促进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双边在贸易上应继续扩大合作领域,在投资上兼顾双边的投资需求进行投资开发,从而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贸易增速加快,2001年至2004年双边贸易额平均增长28.8%。200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1059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35%,提前一年实现2005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的目标,东盟连续12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同时,东盟还是中国第五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贸易占中国与东盟贸易的25%。新加坡是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已逾半年,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从9.8%降到0.1%,对东盟10国91.5%以上产品实行零关税,这成功地拉动了双边贸易的快速增长。仅仅半年的时间,东盟就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值达1564.9亿美元,同比增长54.7%。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646亿美元,增长45.4%。自东盟进口718.9亿美元,增长64%。  相似文献   

7.
盎冉 《商》2015,(1):185-186
一、"桥头堡"战略建设的背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昆明建设区域性的金融服务中心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自由贸易区建设启动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迅速增长,2012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到4000.93亿美元1,中国连续四年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继续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截至2012年末,中国企业在柬埔寨、泰国、越南、印尼共建设了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随着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人民币在中国  相似文献   

8.
提升我国出口食品在东盟市场的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农业大国,东盟是其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双方农产品贸易由来已久。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10年之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协定。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10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  相似文献   

9.
卢小平 《大经贸》2004,(12):24-27
自199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额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东盟已连续11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2003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历史性的7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今年1至9月,双方贸易额已达754.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6%。温家宝总理去年提出的使双方贸易额在2005年突破1000亿美元的目标,今年有望提前实现。11月初,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南博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据悉,从2005年1月1日开始,中国与东盟10国对所有产品的降税进程全面启动,大部分产品的关税将于2010年降到零。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定》实施来,江苏省与东盟整体贸易呈快速增长态势,阶段性成效十分明显。据海关统计,2006年上半年我国与东盟贸易总额达861.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1.8%。其中,江苏省对东盟贸易总额达164.1亿美元,增长37%,超过上海,由去年的第3位升至第2位:江苏省与东盟贸易总额占江苏省进出口总额的10.9%,使东盟位列欧盟、美国、日本和台湾之后,成为江苏省第5大贸易伙伴。出口总额73.7亿美元,增长45.6%,占江苏省出口总额的8.8%,位列美国、欧盟、日本、香港之后,成为江苏省第5大出口市场;自东盟进口总额90.4亿美元,增长30.7%,占江苏省进口总额的13.5%,使东盟位列台湾、韩国、日本之后,成为江苏省第4大进口市场。  相似文献   

11.
东盟宣传话语权 中国与东盟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预计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额将达到1.2 万亿美元,贸易区人口20亿,GDP超过3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东盟等国的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贸易是双方在农业领域合作的重要方向,对于各国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2010年中国-东盟贸易区启动后,双方农产品贸易逐步实现了自由化。2020年东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经贸合作也开始进入新阶段。本文根据中国海关总署进出口数据和商务部贸易数据库,对2011—2021年这十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进出口贸易发展概况、市场和产品结构特征等进行分析,针对当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市场结构不平衡、农产品附加值低、交通物流设施不完善和长期存在逆差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章边 《致富天地》2005,(1):43-43
2002年11月4日,我国政府与东盟10个国家签署了《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2010年建成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的第一步,双方将从2004年开始逐步废除600项产品的关税,并将在2006年完成第一批废除关税计划。2004年11月6日。为期4天的中国一东盟博览会首次在南宁举办,即显示巨大商机,会议期间,累计贸易成交额已达10.3亿美元,出口贸易8.26亿美元,进口1.23亿美元,国内贸易0.85亿美元。来自组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品贸易成交活跃,其中机械设备、农产品、化工产品、家用电器等商品成交最为踊跃。商品成交数据表明,中国-东盟博览会推动了我国与东盟企业的经贸合作走向深入、务实,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2年,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按照,双边贸易额排名,东盟是我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按照双边贸易的增幅来排名,中国与东盟贸易增幅排名第二,创造了“贸易增长的亮点”。2002年中国与东南亚进出口值为5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6%,其中:中国向东南亚出口值2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2%,中国从东南亚进口值3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3%。  相似文献   

15.
《WTO经济导刊》2009,(4):9-9
据菲律宾《商报》3月11日报道,虽然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东盟与中国的双边贸易仍然保持了迅速增长的势头。据统计,2008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23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19%。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经济高度融合,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密。构建国家之间通畅和谐的经贸关系,不但要有稳定的经贸政策和配套的环境建设,还要有完善的、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随着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经济合作业务的持续增长,各种商事纠纷和贸易摩檫也会相应增加。任何一种法律规则或预警措施都不可能绝对地避免经贸争端的出现,因而及时、有效地解决纠纷关系到贸易关系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一、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促进了商事交往的增加中美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市场、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符合两国长远利益。中美贸关系的发展突出表现如下两个方面第一,中美贸易发展迅速。中美建交26年来,双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与建交时相比,双边经贸合作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合作内容已从单一的贸易扩展到经济的各个领域。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伙伴,中国则是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仅坎于加拿大和墨西哥)。据中方统计,26年中,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4年的1696.2亿美元,增长了60多倍。近两年,中美双边贸易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目前仍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如果未来几年都能保持这一增长速度,到2010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将有可能超过3000亿美元。第二,中美在投资领域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目前,美国已成为中国外资的最大来源国。截至2005年5月底,美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46693个,合同美资额1035.3亿美元,美方实际投入491.7亿美元。美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不仅使美国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也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美贸易投资的这种持续迅速增长,充分展示了两国开展经贸合作的深厚基础和巨大潜力。二、中美商事纠纷分析商事纠纷的存在和增多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美经贸合作发展在数量上扩展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商事纠纷是与经贸合作相伴而生的,只要存在经贸合作就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贸区。2020年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10周年。不久前,双方共同发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10周年实施报告》(下称报告),聚焦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10周年来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在促进双方贸易投资增长、联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维护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进出口经理人》2010,(4):I0012-I0012
受益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运行,2010年1月,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东盟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值达214.8亿美元,增长80%。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惠及19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贸易额4.5万亿美元的自由贸易  相似文献   

19.
自2001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启动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双边贸易、投资等领域的相互依赖关系日益深化。中国与东盟之间年平均26.7%的贸易增长速度使东盟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同时,双边相互的直接投资(FDI)也有较快增长。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第五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签约金额高达63.6亿美元。签约金额不断增长的背后,是中国企业对东盟各国广泛的商贸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20.
2013年中国和马来西亚双边贸易总额创历史新高,超过一干亿美元大关,达到1060亿美元。马来西亚已经成为中国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和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恰逢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40周年,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阿卜巴喀.尤斯夫在接受《中国对外贸易》记者专访时表示,2014对于中国和马来西亚来是很重要的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