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安排与架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制度瓶颈,表现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化程度低,与行政区划相关联的制度安排以及基于市场经济合作制度的缺失割裂了区域市场,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推进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区域合作制度的供给主体是政府,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是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构建区域合作制度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市场与政府等几方面的关系.基础制度环境、规划和政策、制度实施机制形成区域合作制度的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宋巨盛 《当代财经》2003,(2):111-113
长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之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客观上使长江三角洲区域迫切需要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尤其在区域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发展、区域统一大市场建议、区域主要城市之间的点轴开发及区域城市的网络化发展方向更要注意加强协调与交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常说的长三角是指由上海、南通、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扬州、泰州、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等由江浙沪15个城市形成的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处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合部,在全球经济朝着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是地区间实施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涉及面十分广阔、复杂的课题。讨论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企业集群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发展城市旅游业 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目标是率先实现区域现代化,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发展旅游业在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现代化中,体制障碍较小,有利于推动长江三角洲城市和区域经济现代化。以城市为中心,以2003年中国江、浙、沪旅游年为契机,抓住筹备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机遇,共同构建区域道路和交通网络,充分利用各城市和区域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发展长江三角洲旅游业,提升长江三角洲整体旅游形象和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斌 《经济前沿》2004,(10):15-18
伴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区域政府合作机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开始逐步生成。本文以近几年来,长三角两省一市地方政府间的一系列合作行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所达成的绩效,面临的问题和制度困境。最后,指出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构建及有效运作必须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合理的组织安排和完善的区域合作规则。  相似文献   

6.
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东北经济当前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要求各省区联合起来。构建和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一体化的地缘优势、人力资源优势。资源优势和基础设施优势等是东北区域一体化的前提保障。要实现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一要实现组织制度创新;二是体制创新;三是模式创新;四是驱动模式转换:由政府推动型为主转向经济促动型为主。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加强区域协调发展,逐步提升长江三角洲整体竞争能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这已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研究课题。要使这片生机勃勃的热土真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火车头和动力强劲的“发动机”,当务之急是要通过制度创新、体制创新,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城市间的资源整合,在经济一体化的平台上实现共荣。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呼声很高,但进程相对缓慢,区域内合理分工和产业优化布局的巨大潜力远未得到发挥。有人认为,其主要障碍来自于行政区划对地方利益的保护。笔者以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与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紧密相连的,经济范式的内在制约是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区域内自身经济总量的扩张和质的变化所形成的对经济一体化的客观需求才是促其发展的真正的内在原动力。  相似文献   

9.
苏浙皖沪三省一市同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虽地缘相近,文脉相系,但由于市场、经济、历史等方面原因,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明显。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苏浙皖沪三省一市旅游一体化发展将强化旅游业对该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文章尝试从差异和原因出发,借助于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提出实现三省一市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区域一体化通过推动区域间资源共享与经济合作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已成为经济地理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技术对经济地理学领域长三角区域的学术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基于系统文献阅读探索区域一体化议题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经济地理学界关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的学术规模、学科开拓性和学术共同体建设有待提升;相关研究已形成产业协作与空间组织、城市分工与区域发展、区域交通网络、区域协同管治和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五个方面,发现了长三角区域协同的网络化、圈层化、多中心、沿交通线路发展的格局,以及邻近性、集聚效应、溢出效应、政府博弈在一体化中的作用;研究重点从格局刻画转向机制和对策探究,研究认知也从强调区域分工合作到区域协同、区域一体化不断升级,但囿于测度数据及方法的有限性,区域一体化研究仍处于待发展的探索争鸣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回顾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及转变的基础上,总结区域发展的新现象是以都市圈的发展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区域一体化趋势下都市圈形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就如何完善都市圈建设促进区域一体化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乏力,明显落后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发展速度的现状。国内诸多专家学者纷纷献计献策,就如何推动京津冀地区快速稳定增长这一问题提出种种构想,其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得到了广泛认可。在运用相关的区域理论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合作基础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前提下,论证了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并对如何实施制订了具体规划。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为了推进区域性国际进程而形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组织,一般可以分为区域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现在存在的很多重要性的区域组织基本都是经济一体化组织,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进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向前推进对于一个国家的经贸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必须要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进行研究与探索,并且寻找到合理的实现路径才有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好地为地区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集群创导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可行路径,而以产业集群引导区域创新体系发展要集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将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区域范围内要从产业政策转变为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政策;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网络;努力消除区域产业集群的制度壁垒,整合区域经济资源;培育促进产业集聚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推进区域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胜 《当代财经》2003,(10):94-95,128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主导形式。我国在加入WTO以后,尤其要注意区域一体化的动向,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我国的贸易发展战略。本文从中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现象出发,在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上解释区域发展状况及其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3—2019年中国除西藏、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30个省份的数据,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度了各省份的碳排放效率,用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水平构造了区域一体化综合水平指标,并分析了区域一体化、产业结构高级化、财政支出规模以及区域一体化与后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有利于提高碳排放效率,且该作用受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正向调节和财政支出规模的负向调节;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利于提高碳排放效率,财政支出规模扩大不利于提高碳排放效率,若产业结构水平过低或财政支出规模过大,则存在通过降低区域一体化水平来提高碳排放效率的次优策略;区域一体化可以促进邻近省份的碳排放效率,但该溢出效应亦受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正向调节和财政支出规模的负向调节。因此,应当持续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以保障和强化区域一体化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政府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同时也要主动作为,在环境保护投资中分配更多的财政支出,着力培育地方优势产业,积极推行区域一体化战略;碳排放政策必须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欧盟正以全新的姿态,实施着大规模东扩和走向世界、全面合作的宏伟计划,此举虽属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一个阶段,但却显示出核心欧洲正在形成的特征,欧洲一体化正在发生质的变化,欧盟将再度领导区域一体化的潮流;新形势下核心欧洲对华政策会有较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上海浦东开发,将再造上海的经济中心功能,形成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以及沿江、沿海和沿路三条经济增长轴,从而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结合浦东开发、开放,应当合理配置长江三角洲交通运输网,发展区域统一市场,加强区内分工协作。加速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组建区域性银行和建立区域技术市场与人才市场。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正进入城市群驱动经济增长、经济带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城市群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和经济带的辐射与连接推动区域资源与要素在更广的空间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以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修正空间引力模型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产业联动网络与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产业联动网络和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并具有明显的梯度特征和集聚趋势;产业联动网络对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效应显著为正,产业联动网络有利于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产业联动网络通过改变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配置不平衡和促进区际技术溢出来推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基本上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冀等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体。区域经济体与我国整体宏观经济互相促进,但是由于不同区域经济体对于一些稀缺资源的争夺,这种追求区域经济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对全国的宏观经济存在着很大的影响。本文针对各区域经济体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积极引进行为,通过构造博弈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别从理论和政策角度得出了一定的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