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流转税税负归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计算我国流转税税负在不同收入水平人群之间的归宿。模型中根据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把城镇居民按收入水平分为7组、农村居民分为5组,运用一般均衡原理,分析流转税税收负担在各组居民之间的分布,再把每组居民承担的税负与可支配收入对比,计算我国流转税体系的具体累退程度。根据我国整个税收制度的设计特点,解释流转税体系累退性的原因,并为完善税制公平功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税负输出     
雷成丽 《消费导刊》2009,(23):87-87
税负输出是指某一地区通过一定途径将本地区的税收负担转嫁给其他地区的居民承担。本文分析了税负输出的形式,总结出税负输出会影响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资源的配置、居民的居住地选择以及对地区财政能力和地区宏观税负的正确评估。最后,结合税负输出的影响阐明了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税负转嫁指纳税人通过商品交易,有意识地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的出售价格或压低商品或生产要素购入价格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的一种行为。它对收入分配、企业负担、商品价格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认真研究并充分利用,对于完善我国税收制度、理顺社会分配关系及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本文住要从税负转嫁的涵义,税负转嫁的存在条件,税负转嫁及税收归宿,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全面了解税负转嫁并最终的出税负转嫁的经济作用,希望通过对税负转嫁的研究能更好的利用它来为我们的经济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4.
《商》2015,(44)
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逐步提高,收入规模迅速扩大,税收负担问题已经与政府,企业和居民息息相关,因此加深了对我国宏观税负问题的研究。本文运用二元线性回归方法测算我国最优税负。  相似文献   

5.
税负转嫁与归宿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被经济学界所关注的。从实践意义出发分析,税负转嫁是收入再分配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实践中税收政策的实施,不但实现收入再分配,同时影响着我国的产业结构。税收负担的合理性,影响着经济调节作用的发挥,影响着收入再分配。所以,税费是否合理和税负的转嫁问题,直接关系税收杠杆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李颖 《财经论丛》2015,(10):32-40
本文借鉴ELES模型,利用横截面数据对我国不同收入等级的城镇居民八类消费性支出进行了微观模拟,对其需求的价格弹性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居民在消费支出过程中承担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情况,对税负转嫁的方式和力度进行了实证评估。结果发现,我国商品税不具有明显的累退性,商品税“中性”特点显著。但在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税收负担份额是不同的,居民税收负担与商品税征税范围、税率等要素高度相关。基于此,提出要逐步降低商品税比重、进一步扩大“营改增”范围、完善消费税功能、以及将价内税改为价外税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就税负对居民“税感”的影响进行一般理论分析.研究发现,税负是在个体差异因素的制约下,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两条路径对居民“税感”产生影响.随后,本文基于山东济南、淄博两市343户城镇就业居民“税收负担及公共支出情况”的随机、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验证,结果表明,较之于公共产品(服务)类因素,税收类因素对居民“税感”的影响更大,其中尤以税负公平性变量作用最大.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情况,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税负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青 《财贸经济》2012,(7):5-12
本文对我国税负轻重问题发表了看法,认为在与国外比较税负时,不应把非税收入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计入在内。目前,我国宏观税率较低,老百姓感觉税负重,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税负结构不合理,而且税款的使用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未来结构性减税,就是要在税收总规模适度增加的基础上调整税负结构,通过税制改革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  相似文献   

9.
李超 《商》2013,(20):205-205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把稳定税负作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利用税收弹性,从广义角度对我国税收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加以分析,得出我国宏观税负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接着从经济、政治、制度、技术等方面对现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稳定我国税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宏观税负问题是税收政策和制度的核心问题,既影响着国家集中财力的多少和宏观调控能力,也影响着企业和居民的负担水平,从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本文探讨了理论上的合理宏观税负水平,以求找到一个既能保证财政支出需要,又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合理的税负水平,并提出达到这一税负水平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外资企业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税负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来实证检验其对地区FDI规模的影响,并通过测算相关系数来分析FDI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税负的敏感程度,分析表明:不论是增值税税负还是企业所得税税负,都对地区的FDI规模有较强的负面影响,相比于增值税税负,FDI对企业所得税税负的敏感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2.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不能简单地用宏观税负这个指标来衡量。其理论分析框架应该涉及两个方面.即“税从何处征”和“税向何处用”。前者由于不同税种对经济增长影响机理不同而涉及到税制结构问题,后者由于不同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机理不同而涉及到财政支出结构问题。按照这个理论框架,最优宏观税负这个指标实际是不存在的。把这个框架运用到我国现实,可以从完善税制结构和优化支出结构两个方面来有效促进税收对经济增长的良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面板数据的经济因素与地区税负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1994-2006年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税收收入和经济方面的相关数据,采用计量的方法将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经济质量分别与东部、中部、西部及直辖市这四个地区的税收负担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经济因素与不同地区税收负担的相关性有所不同,即使在相关性相同的情况下,其影响程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为了地区经济能够持续发展,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用调整税收优惠力度、完善税收制度等方法来减少地区税负不合理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Theil指数对我国四大地区1994~2008年宏观税负差异现状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地区税负总差异和区际差异具有强烈的同向性,均呈现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背离的扩张趋势,而区内差异在大部分年份里与总差异呈现反向变化。进一步的分解分析发现,近年来区际税负差异的扩张是地区税负总差异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区内税负差异的缩小减缓了地区宏观税负差异进一步扩大,缩小地区税负差异的重点应放在地区之间税负差异的降低上。  相似文献   

15.
张胜民 《财贸研究》2012,23(3):76-84
借鉴税收结构变动指数分析中国税负水平与税收结构整体波动的关系,并运用省际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一步考察近十几年来税负水平的不断攀升对中国税收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税负水平的不断上升推动了税收结构的大幅调整,且使得税收增长更加依赖企业所得税;物价上涨和货币化水平对中国税收结构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用非参数和参数分析方法,测算1996-2008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的最优税收负担,并计算各地区现行税负引致的效率损失。结果表明:各地区实际税收负担值皆超过最优值,且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因时因地而异,这取决于实际税收负担偏离最优税收负担的程度。东部地区税收负担的偏离度远远低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前者的效率损失低于后者。现行税负不仅导致了效率损失,同时加大了地区差距。税系结构和非税变量也是影响税收负担效率损失的重要因素。限于支出刚性,在现行税收负担下,政府可以通过降低间接税系与直接税系(含其他税系)之比和优化非税环境来降低效率损失,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17.
个人所得税收入能力事关政府增收与居民减负之间的矛盾。个人所得税收入能力分为现实收入能力和潜在收入能力两个层面。中国个人所得税现实收入能力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而潜在收入能力逐年激增,其中地上经济提供的个人所得税收入能力约占9/10,地下经济提供的收入能力约占1/10。但个人所得税的流失率也从2000年的28.77%增加到2007年的52.0%。究其根源,信息不对称、征管权和收入归属权不匹配、税制的低效和纳税人遵从率低等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商品税税负归宿局部均衡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洪友  李洁 《财贸研究》2005,16(4):67-73
本文在对局部均衡理论体系进行逻辑梳理的基础上,借助线性支出系统(LES)模型,从计量经济学角度,运用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分别对各类消费品的需求和供给弹性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实证说明了商品税税负归宿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9.
合理的产业税负水平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税负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湖南省第三产业税负与产业结构调整显著负相关,并且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大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第二产业税负对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并不显著。对湖南省主要行业税负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湖南省工业和传统服务业仍居主要地位,而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技术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税收产业导向作用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20.
潘文轩 《商业研究》2013,(1):145-150
由于"营改增"对服务业企业税负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部分试点企业税负不减反增并非反常现象,适用增值税税率过高、企业中间投入比率偏低、固定资产更新周期较长、改革试点范围有限、获得增值税发票困难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作为一种局部性的矛盾,部分试点企业税负增加现象及其负面影响切忌夸大,也不应单纯以企业税负变化作为评价"营改增"成效的标准。应对部分试点企业税负增加问题,当务之急是实施过渡性的财政补贴政策与解决增值税发票获取上的技术难题。从长期看,适时扩大"营改增"范围、调整增值税税率水平与结构是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