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控制和降低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碳排放量,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基于2005-2015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利用Moran's Ⅰ检验统计量研究了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拓展的STIRPAT模型框架下,通过GWR模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效应。结果表明:(1)我国省域农村居民生活碳排放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2)GWR模型较好地揭示了各影响因素和碳排放间的关系,农村人口规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和农村居民能源消费强度对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2.
为明晰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空间效应,在检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价格指数的空间相关性后,应用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借助空间分析模型考察1990-2008年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收入和消费价格指数对不同省域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空间相关性。因此,消费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消费引导的空间作用机制,及其对不同省域的差异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旅游产业作为提升内需的重要产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重要。在我国旅游消费中有着一席之地的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并未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研究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异质性,从收入、地域等不同角度分析造成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异质的因素,继而针对这些异质性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增长、助力共同富裕建设是当前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我国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就收入结构中不同收入来源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及其差异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边际效...  相似文献   

5.
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社会性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背景 本文拟以国内旅游消费市场中的主力——农村居民为对象,以各地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为样本,对其国内旅游消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探讨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规律和国内旅游消费水平,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国内旅游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的消费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及邻省,而吉林省的农村居民消费所占比重却持续降低。运用空间自相关检验模型对吉林省地市区域的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价格指数的空间依赖性进行分析,得出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符合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吉林省不同地市间的农村居民消费呈现出空间集聚现象;9个地市的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吉林省在制定农村居民消费政策时应该考虑空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王瑞 《商业时代》2022,(3):149-152
消费是推动内循环畅通的重要手段,数字经济发展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潜力释放带来了契机.本文基于数字基础、数字产业和数字环境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测算了2014-2020年我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进一步就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还考察了第三方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提振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问题及其对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OLS参数估计方法,建立了最优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总收入与农村居民旅游总支出相关性,指出我国全体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一个百分点,旅游支出将增加0.112个百分点,并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及目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现状与问题,提出改善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措施,对完善旅游市场,拉动消费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计量经济学方法,本文从城乡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数据稳定性与因果关系、城乡居民收入与旅游花费水平回归分析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对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收入水平与旅游边际消费倾向对城乡居民旅游花费影响差异明显,提升城镇居民旅游边际消费倾向与农村居民纯收入水平,是提升我国城乡居民旅游总花费的关键;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对收入过度敏感性均过低,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城乡居民在食品、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改善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对收入的过度敏感性,促进旅游消费水平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对城乡居民旅游花费影响具有较大差异,在城乡居民收入翻番背景下,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并将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SWOT分析的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思考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尚待开发的市场。开发农民旅游市场,不仅对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对消费需求的拉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市场的SWOT分析,不难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优势与劣势并存,机会与威胁同在。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即增加农民收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的消费倾向;加强宣传,培养农民的旅游意识;降低门槛,积极开发适合农民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完善农民旅游服务体系,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从而加快发展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78年~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消费对收入的长期弹性系数为0.9599,短期弹性系数是0.8396,因而农村居民收入对消费影响显著,必须建立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倾向的实证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文章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湖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进行了实证分析,解决了模型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渝东南土家族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与人均纯收入的时间序列分析,构建消费函数模型。模型表明该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特征与相对收入假说相吻合,同时显示该地区居民边际消费与平均消费倾向偏高。针对这些特点,从该地区的经济特征、居民收入水平、土家族消费文化等方面分析其缘由,并探讨其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4.
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灰色预测模型的结果显示,未来几年中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仍将快速增长,但其结构的基本格局不会改变,非农劳动收入始终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分析中入手,提高农民向城市的转移速度,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收入及家庭二、三产业经营收入,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性调整,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大生产经营的转变,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5.
鄢玲 《江苏商论》2020,(2):75-79
2018年,日本外国游客突破3119万人次,为日本带来45189亿日元的产值,旅游业已成为日本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自2015年开始,在日游客人均消费额逐年下降,游客在消费上呈现出新的动向与新的变化。通过归纳、总结日本各界在此背景下,在提高外国游客人均消费金额方面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呈现出的特点,可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985-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在收入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差距问题。从收入差额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数一直在扩大。从收入比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对数具有"扩大→缩小→扩大"的变动特征,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中不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取城镇居民储蓄增加额、交通和文化娱乐消费价格指数和城镇居民收入三个指标,作为影响旅游消费的基本因素,应用OLS分析法,借助spss软件,构建旅游消费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得出三个指标对影响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旅游消费具有消费的一般特征,与储蓄增加额和价格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即人均旅游花费与储蓄增加额呈正相关关系,人均旅游花费与交通娱乐消费价格指数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9个省区的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1999-2008、1999-2004、2005-2008三个时段的农业FDI对我国粮食供求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业FDI和粮食总产出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前者对后者有正向推动作用,但推动作用逐渐减小;东部农业FDI与人均粮食占有量呈反向匹配格局,即随着农业FDI的增加,人均粮食占有量有所下降。最后,本文提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三大突出矛盾制约经济健康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学 《财贸研究》2005,16(2):18-22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向好背后的三大隐患:高投资与低消费、高投资与低效益以及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矛盾。同时指出这些隐患的巨大危害性,如果我们在这些问题上处理不当,致使矛盾更加突出,甚至进一步激化,则很可能断送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  相似文献   

20.
The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s to the family income having effect on food varieties' consumption in rural families of different siz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food intake differences among rural families considering different income levels and family sizes. Moreover, barriers faced by the rural families to increase the consumption of food varieties were also analysed. A total of 200 rural families were selected through multistage purposive and random sampling techniques in the Punjab province of Pakistan and were directly interviewed and categorized first into low and high livelihood diversified families. The food groups were derived by assigning individual food to conventional food group taxonomies, and two‐way ANOVA (4 (income groups) × 3 (family size groups) was separately conducted for low and high livelihood diversified families. The income instability, prices of food items, market distance and storage were perceived as barriers for increasing food consumption. The high livelihood diversified families significantly and regularly consumed more food items than low diversified families. The rural households both in low and high livelihood diversified family categories having low income and high family size consumed less expensive food items. The regular consumption of fruits, bakery products, and livestock and dairy items was greatly associated with high income and small family size. 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findings of the multivariate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was the households belonging to the lowest incom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ing the consumption of livestock and dairy food items as the family size increased from small to large family size. The interaction effect was highly associated with per capita income because the consumption of food items increased with the rise in income irrespective of the family size. However, family size groups showed different patterns of food intakes with different income levels. Government agencies should assist rural households to diversify their income portfolios for better nutr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