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素,它的开发利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面临的问题尤其严重。"多煤、少油、缺气"的资源特点决定了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结构一方面影响了我国能源效率,另一方面增加了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继而对我国节能减排造成不利影响。鉴于此,在经济全  相似文献   

2.
徐航 《价值工程》2011,30(14):38-39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而煤炭燃烧造成的污染异常严重。每年我国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90%是来自于燃煤排放的,而二氧化硫的排放又会造成酸雨,对人类及生态环境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为此国家大力开发的低炭、洁净能源,水力发电、油、气等资源得到迅速发展。作为煤炭生产企业,应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点出发,积极推行煤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本文将对燃煤的燃前脱硫技术的应用现状做一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自己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你是否知道我们每个人的用电方式还与大气质量息息相关?有人做过统计,节约一度电会少消耗330~400克煤,少排放1升左右的二氧化碳和30毫升左右的二氧化硫。所以随时关掉不用的灯和电器,不开长明灯,白天尽量利用自然光,不仅能节约电费,还能减缓地球变暖,阻止酸雨危害,防止大气污染。我国是以火力发电为主,煤为主要发电能源的国家。煤在发电能源结构中占70%以上。煤炭燃烧时能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会严重污染大气,并形成酸雨和造成温室效应。随手关灯省一度电少一份污染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6,(28):57-59
伴随着河南省燃煤发电近年来迅猛发展,燃煤电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文章在全面分析"十二五"期间燃煤电厂排放大气污染物情况的基础上,探讨大气污染物对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分层级提出"十二五"主要大气污染物指标,针对排放形成的二次污染的前提物质,还是煤烟型污染的重要因素[5]。"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加快燃煤机组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和烟气脱硝设施建设,加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力度,全省酸雨发生率下降。相比"十一五"减排已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3,(3):308-309
当前,我国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民身体健康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威胁。而二氧化硫的排放占据很大的比例,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而火电厂消耗的很大部分的煤,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为减少环境污染,脱硫技术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6.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中占70%以上,今后较长时间内这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将继续下去。铁煤集团已探明的煤炭地  相似文献   

7.
焦点视界     
1 治霾不能简单限煤 从中国煤炭使用的实际情况看,大型企业使用煤炭造成的污染,采用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是可以治理的。但难点在于治理分散。使用煤炭造成的污染,如小型燃煤锅炉,居民燃料用煤的煤烟污染,1吨散烧煤造成的二氧化硫排放,比用煤气化方式实现清洁利用的500吨煤排放的二氧化硫还要多。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引言 能源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作为世界上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目前能源短缺局面已基本扭转。但是,由于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科技等因素的制约,我国仍然面临着长期的能源问题:人均能源相对不足,不及同期发达国家的 1/5;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均以煤炭为主,约占一次能源总量的 3/ 4,大量烧煤排放的CO2、SO2和烟尘造成极大的环境压力;能源利用效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出发达国家的几倍等。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寻…  相似文献   

9.
郭非  江亿 《北京房地产》2002,(12):52-54
北京市的采暖季长达120余天,测算表明,每年北京市用于采暖的能源消耗量约占全市能源总消耗量的20%左右。以前北京采暖所需能源主要是煤炭,长期以燃煤为主的城市采暖能源结构,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严重地影响了首都的地位和形象。 随着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使北京市的能源结构调  相似文献   

10.
梁燕 《中国总会计师》2010,(10):120-121
煤炭是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保障,在中国能源供给结构中将处于重要战略地位。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在我国能源资源所占比重高达七成。目前,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约占22%。随着国际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煤炭在未来中国乃至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将快速上升。从国内煤炭产品价格走势看,继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煤炭交易价格多数时间在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我国的能源状况十分严峻。能源供需矛盾直接威胁到国家能源安全,同时由燃煤造成的环保压力要求我国必须改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大力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大气环境污染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SO2和烟尘。酸雨的覆盖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呈明显的区域性特性。目前长株潭的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仍处主导地位,空气中SO2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已明显形成了湘江流域的酸雨带,长株潭区域由于降水pH值低,酸雨出现频率高,已成为我国最严重的酸雨区之一。其酸雨类型主要呈硫酸型,SO42-为主要成因。省会长沙市酸雨频率高达97.2%,基本上形成有雨必酸,严重时pH值达到3.0。酸雨率的季节变化以燃煤高峰期的冬季和初春最高,夏季较轻。《湖南省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9,(31):289-290
碳排放是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2006-2017年为时间段,分析河南省能源结构、碳排放量、经济等发展状况。河南省能源消费量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且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并逐渐向更合理高效的绿色清洁能源方向发展;碳排放总量在2009年有下降趋势,之后逐年增加,近两年有下降趋势;GDP增加近3.6倍,GDP增长率呈缓慢下降状态,产业结构逐渐优化,第三产业所占比增大,预示河南省正走向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4.
杨春妍  史立杰 《民营科技》2013,(5):56-56,180
放射性物质广泛存在于地质层中,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通常被人们所忽视。以燃煤为例分析了放射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根据目前煤炭消费现状提出了几点减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当前煤电供应偏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多煤缺油少气的能源存量结构下,煤炭特别是电煤一直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工业生产及民众生活所需热能传统上采用燃煤方式获得。特别是使用广泛的锅炉设备,其燃煤量占全国总燃煤量的60%以上。相对而言,煤炭是一种廉价燃料。我国又是一个产煤大国,在经济欠发达情况下,燃烧煤炭来获取热能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获得高速发展,对热能的需求增长很快,经济的增长形成了许多人口密集、工厂密集的经济繁荣区。在这些区域,环境日益恶化,最突出的表现是发生酸雨的频率不断增加,某些地区超过50%,酸雨pH值不断下降。为了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李超 《价值工程》2014,(23):69-70
一直以来,我国的煤炭储量都很多。由于中国目前工业的快速发展,煤炭的使用量也逐年攀高。煤炭燃烧会排放出大量的有害烟尘,其中含有烟尘和二氧化硫,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很大的破坏。近些年,燃煤烟气的排放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本文针对燃煤锅炉烟气中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治理技术做出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我国的能源资源储量丰厚,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以煤炭为主,而电力行业是这些资源消耗的主要门户,其煤炭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已经严重超标,不仅给我国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承载压力,而且造成了这些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浪费。文章就对小型火力发电厂中的节能降耗工作进行探讨,针对小型火力发电厂中大能量消耗的设备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应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居世界首位,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50%左右。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决定了燃煤生产的二氧化硫仍要增加。随着环境标准提高,石灰石-石膏法、喷雾干燥法、电子束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法等必定会广泛应用于火电厂的烟气脱硫中,随着科技进步会有很多其它脱硫工艺应用于工业实践。  相似文献   

20.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对于一国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就能源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的石油危机,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重大国际事件,引起了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高度重视和对世界能源资源的激烈争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年均增速高达9.8%i。然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高耗能、高排放为代价的。2011年,我国GDP约占世界的8.6%,但能源消耗占世界的19.3%。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美国的3.3倍,日本的7倍,也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自2005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加近2亿吨标煤,2011年新增能源消费量达到2.3亿吨标煤。这一数据相当于意大利或墨西哥一年的消费量,世界上也仅有13个国家的能源消费总量超过该数字。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但与高增长的能源消费对应的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不高,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人均占有量低,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5.4%、7.5%。ii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已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国内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严重透支,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日益增大。从环境和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通过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显得日益重要。我国的能源禀赋具有多煤、少油、少气的特点,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分别高达76%和68.9%,是世界上煤炭比重最高的国家,而煤炭又是一次能源中热值最低污染最大的能源品种。且我国的煤炭利用以燃烧为主,在每年消费的煤炭中,有80%以上是直接燃烧。这样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我国能源效率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产生了能源消费居高不下,污染严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