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俄罗斯东部地区包括西伯利亚联邦区和远东联邦区,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而且科技潜力巨大。基于阐述俄罗斯东部地区科技发展现状,并对东部地区科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围绕怎样促进俄罗斯东部地区科技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引导资本流向,建立资金投入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科研人员待遇;优化科技体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创新动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连市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龙头,在东北地区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经贸合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大连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经贸合作一直进展缓慢,严重滞后于与日、韩等国家的合作。大连市应高度重视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经贸合作,加快建立政府高层间领导的协调机制,不断深入拓展经贸合作务实领域,逐步完善双边经贸合作支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普京在2012年4月11日最后一次作俄联邦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在未来的10~15年,保证俄东部地区经济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到2020年,该地区的GDP比现在增加两倍,并新建约500万个工作岗位。普梅新政以具体的量化指标和新的措施,确立了俄罗斯东部地区继续深度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电]经过多年来对中国移民大量涌入的担忧之后,西伯利亚东部的俄罗斯人正逐渐接受这种对该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移民潮。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的经济结构,有着极为明显的资源依赖特征,而且受金融危机的冲击,金融结构后劲不足,影响了俄罗斯经济发展效率。但是俄罗斯东部地区与我国东北接壤,通过开展优质高效的金融合作,能够借助我国东北得天独厚的原材料和能源优势,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振兴金融市场;东北也能够摆脱经济发展一味依赖老工业的局面,依靠对外出口和跨境融资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实现振兴东北经济的宏伟目标。本文主要对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区域金融合作模式进行研究,力图为两地区域合作的展开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毗邻俄东部地区,近年来,双方区域经贸合作稳步发展,为中俄两国建设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打下了坚实基础。黑龙江省对俄东部地区经贸合作中尚存在诸多问题,黑龙江省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措施进行了梳理,如推动出口加工基地建设、创新贸易方式、加强跨境物流建设等,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为黑龙江对俄东部地区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世界上的资源、科技和人才大国。同自然资源一样,俄罗斯东部地区的高科技发展及国际合作有着巨大的潜力。在经济与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一潜力将在国际高科技转移中得到充分挖掘。由于大连市与俄罗斯在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共同利益与互补之处,因而近年来双方的科技合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大连市不仅为俄罗斯的技术、资源、科技人员和科技产品提供了巨大市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与俄罗斯开展多种形式的平等互利合作的能力与条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俄岁斯国力的回升,俄日益重视东部地区的开发,为此出台了一系列东部地区开发政策,其中油气资源的开发更是被推到前台.2009年11月,俄政府出台<203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将在东部地区形成油气综合体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规划之一.2010年1月20日,俄总理普京批准<2025年前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在经济补贴方面向东部地区倾斜,以油气资源开发为中心带动东部地区发展,将"兴建大规模能源项目"、"对油气进行大规模开采、加工并出口"列为"三步走"的实施计划.这无疑为中俄两国以及毗邻地区合作开发和利用俄东部地区资源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东部地区的人口、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俄东部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而人口形势却不容乐观,人口数量减少,分布不均,且人口向中西部地区流动严重。时任俄总统普京对东部地区的开发极为重视,成立了远东及外贝加尔地区协作委员会,制定了东部大开发战略,形成了一系列引资计划。外资外企的进入,为东部地区人口增长提供了条件,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但以资源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东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一定的负而影响。  相似文献   

10.
尽快缩小 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已经有几年了 ,为促进西部的发展 ,理论界也从各个方面提出了许多策略和方法。但是从 2 0 0 0年的统计数据来看 :一方面东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例远远超过西部地区 ;另一方面东部地区又长期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而西部地区则一直是下降 ,形成了差距扩  相似文献   

11.
按照2003年通过的<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的规定,俄罗斯东部作为油气主产地在发展新的大型能源供应基地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联邦政府制定并通过了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建立统一的天然气开采、运输和供应体系的计划草案,同时考虑将天然气出口到中国及其他亚太国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东西伯利亚和远东是支撑俄罗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而能源开发是这一地区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俄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战略文件,发展东部地区的能源产业、实现能源出口多元化成为俄在新形势下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和能源政策的优先方向之一。但时至今日,俄东部能源政策的实施并没有使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和社会经济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例如,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地区还未形成能够满足日常需求的油气化工产业链;能源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婵娟 《商》2014,(24):217+212-217
引言 区域经济差异化增长在我国一直是一个突出的经济难点,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基本维持:东部地区发展快,中西部地区发展迟缓的局势。 据统计局数据表明,在1978年至2004年间,东部地区的比重由1978年的51.4%上升至2004年的58.4%;中部地区由1978年的36.6%下降为2004年的32.0%;而西部地区则由12.0%降至9.6%。而在政府加大了对西部的扶植政策后,西部地区的所占的GDP比重有明显的上升,但与东部地区的差异仍是有相当距离的。2010年东部地区占全国GDP比重约为57%,而西部地区仍然只占不到19%。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最大农机销售企业——佳木斯农业装备有限公司,依托农机名家名品优势,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大胆开拓俄罗斯市场,对俄农机出口取得突破性成果,累计出口各类农机具400多台套,为国家创汇500多万美元,实现对俄农机贸易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农机出口企业。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必须处理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加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直接殃及中国和俄罗斯的国内经济,并迅速扩大到实体经济部门。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特殊时期,中俄两国能够相互支持,共克时艰,显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与此同时,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合作亦日益受到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俄罗斯由国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东部地区投资合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俄"伞"型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的视角,从能源、科技、物流领域分析了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东部地区存在进行投资合作的必要性,但两地区也存在着缺少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投资主体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海外投资保障机制不健全、投资主体信息不对称、双方投资环境不佳等一系列制约因素。相信随着构建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完善投资合作平台、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提供融资便利、改善投资环境等建议的采纳,双方投资合作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区域经济合作将会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东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度分析——基于辽宁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东部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导区,而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省也是较早对外开放的省份。为客观评估东部地区总体及辽宁省的对外开放水平,选取进出口额、实际利用外资额与GDP建立对外开放度指标,分别测算1996年至2008年间内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开放度,并以从辽宁省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经分析发现,东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度平均高出全国20—30个百分点,而辽宁省的对外开放度仍然偏低,在东部地区排名靠后。  相似文献   

19.
中西部与东部经济发展差距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较突出的问题,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座谈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现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要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必须针对中西部与东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一、中西部与东部经济发展差距明显1949~1999年的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和发展更…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和企业要继续发展,向原材料产地和市场空间较大的西部地区转移是必然趋势。加快东部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