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更准确一点说,这是一次‘升级’,而不是‘变革’。”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麦伯良说。他还强调另一个观点:做企业就是这样,天气总有变化,有阳光明媚,也有刮风下雨,看你是否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2.
董伟 《企业文化》2012,(9):25-27
“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无论是‘做强做优’,还是‘世界一流’,企业社会责任都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指导委员会主任邵宁在近日举行的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提升专题培训班上如是说。  相似文献   

3.
甄晓辉 《现代企业》2023,(4):132-134
<正>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和向纵深发展,在国有企业做深、做实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强化“惩”与“治”相结合,成为纪检监督工作推进的重点与关键,也是落实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明确提出的关于要“做深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做实同级同类干部警示教育,‘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等相关工作要求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组织,会显得浮躁与媚俗,就没有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就留不住人才,一个成功企业,必然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远东之所以取得目前的成就,得益于‘和’与‘灵’的企业文化的哲学和艺术。我们把‘和’定义为保持和谐、和睦、合作、均衡关系以维持安全稳定状态的一种处世哲学。这些年来远东控股集团一直在实践着以‘和’为本、以‘和’为贵的经营哲学。‘灵’我们这里把它引申为与时俱进、灵活应变、不拘一格的一种经营艺术。  相似文献   

5.
<正> 近日,由广州某顾问公司开办的管理哲学课,在珠三角的私营企业老板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课堂上,有关专家提出的"上半生要取得,下半生要舍得;上半生争做英雄,下半生要做隐雄;上半生取风光之策,下半生取全身之策"、"要做‘山型’老板而不要做‘风型’、‘火型’和‘雷型’老板"及"要警惕企业的‘七年之痒’"等观念使众多私企老板耳目一新。企业的"七年之痒"据美国一项统计显示,多数企业的平均寿命是7年,所以有人称之为企业的"七年之痒"。珠三角的私营企业更是一代新潮接旧潮,大起大落。一些企业谈到的"七年之痒"经历大致如此:第一年惨淡经营,无人理会;第二年牛刀小试,常常被骗;第三年终于贷到了款,把银行的钱借了出来;第四年利用贷款,赚到了第一桶金;第五年稳步赚钱,进入上升期;第六年坐收渔利;第七  相似文献   

6.
"今天,培训成功人士‘前方’积累事业财富的做生意大学比比皆是,然而,训练成功人士‘后方’获得家庭幸福的过日子大学现实中却没有。"北大公学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所长齐大辉教授这样解释学校刚刚推出的"EMBA后"教育。现在,许多企业老板事业越做越大,生活却问题多多,"后代教育、后院管理、后世传承"已成为困扰成功人士  相似文献   

7.
《企业与文化》2010,(5):19-21
今年五月以来,上汽厂党委在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的指导下,围绕“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建设世界级工厂”.开展了以“创建‘四强’党组织、‘四佳’党支部和争做‘四优’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主要做法归纳起来就是“一二三四五”:  相似文献   

8.
《楼市》2005,(9)
“小到装修过程,大到整个企业的成长,如何调整企业的经营心态,员工的服务心态很重要,南鸿人主张‘做装修,交朋友’,其内涵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南鸿总经理祝旭慷  相似文献   

9.
《上海小企业》2007,(1):25-25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日前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全国政协委员、新上任的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表示:“协会要作为国内4200万中小企业的‘娘家’,要为中小企业‘说话’,不‘长牙’可不行,得努力让自己‘长牙’,要为企业提供法律援助,真正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厂长经理之友》2012,(9):46-51
2012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上的重磅花絮:面对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所说的“企业家老大”,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吕说:“‘老大’我们还不太习惯,我们该学会怎么做‘孙子’。  相似文献   

11.
<正>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今天又有多少企业敢说他的企业核心战略就是新产品战略?多少企业敢理直气壮说他是在真正做产品?又有多少企业将产品研发视为畏途坎道而患下“新产品恐惧症”?又有多少企业头脑发热,意气用事而染上“新产品动症”——大肆开发,盲目开发,因此胎死腹中,半途夭折又有几何?最为可怕的是一些企业对产品开发的冷漠症——“产品好好的,‘开’什么‘发’?”,“市场经济,是做市场,又不是做产品。”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人。”随后,高燃对《中国新时代》又补充了一句,“其实我过去能做什么,做个‘跟屁虫’?”  相似文献   

13.
唐凯林 《英才》2004,(7):68-68
“浙江商人就是一个纯粹的‘商’,江苏商人偏要讲化,喜欢做‘儒商’,钱挣到一定程度就不一心经商了,想着回去修祠堂,想着政治。我身上就有江苏商人的毛病,我总是提醒自己是个商人,不能做什么儒商,儒商就表示快完了。”  相似文献   

14.
报载,武钢总经理刘本仁在谈到企业“大”与“强”的关系时,有一段话颇发人深省:“武钢将以全球500强为学习对象,围绕一个‘强’字,在提高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上下功夫,而不去单纯追求规模意义上的‘大’。”已属特大型企业的武钢不贪大而图强,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化的今天,可谓定位准确,见解独到。  相似文献   

15.
《乡镇企业科技》2009,(14):32-33
盲目做大是“短视”行为 国际投资机构IDG创业投资基金的一位与会者表示:“作为投资者,我们最关心的是所投资的企业能否提出自己的规划,拥有健康的未来。为什么眼下几乎所有的中国企业都在说‘我要做大’?经验告诉我们,很多企业就是因为做大才做死的。”  相似文献   

16.
“困难时刻,多亏了政府的补贴政策,才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如今生产经营形势已大为好转。”常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肖荣智对前来调研的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督查组成员感慨地说:“河北省在金融危机下出台的‘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政策,是给企业‘雪中送炭’。”  相似文献   

17.
五年前我写过一篇短文:《做什么像什么》。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一个人最大的称赞,是在他(她)的墓碑上刻着:做什么像什么。”五年后的今天想写“做什么‘不’像什么”,当然是有感而发的。我也会一开始就指出:“对一个人最大的贬损,是身后对他(她)的评价:做什么‘不’像什么。”  相似文献   

18.
杨波 《秘书工作》2023,(2):77-7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唐代思想家、文学家韩愈。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引用韩愈的《师说》,指出:“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同年10月15日,  相似文献   

19.
“这些年来,经历了不少事,世事变迁,感触很多.‘有道’这幅字是我让人写的,我自己的理解是三层意思——有道德,有方法,有前途,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莲花物业的要求和展望。如果企业能做到‘有道’,未来的发展会前途无量;如果个人能做到‘有道’,我想,内心将更加宽广,自由,有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总会计师》2010,(5):40-40
“在日本,‘绿色会计’就是‘环境会计’制度.它是以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关系.并加以核算成本费用的一门会计学科。”富士施乐高科技(深圳)公司日籍董事多田修表示.在企业里推广环境会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