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美乐 《现代企业》2013,(10):44-45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与深入,农村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在当前新城镇化呼之欲出的新背景下,可以预测,未来农村对资金的渴求更为强烈。但是由于抵押物的局限和缺乏,加上农村融资性担保法律障碍,造成资金难以向“三农”融通。融资难成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工作中的重要难题,解决好“三农”的资金筹集难问题,是新农村建设深入的需要,也是未来新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曲建敏 《活力》2011,(8):120-120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力度大、范围广、举措实的强农惠农政策。作为执行惠农政策、管理涉农资金的重要基础力量,农村财会人员在推动“三农”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只有切实加大对农村财会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基层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此就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的若干问题作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审计》2006,(6):46-46
汕尾市各级审计机关认真贯彻执行李金华审计长提出的“人本审计”新观念,切实关注“三农”问题,认真开展涉农资金审计等工作。一是积极完成党领导交办的各项农村工作任务,维护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4.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免征了农业税,取消了“三提五统”和面向农民的各种集资、摊派。农村公益事业建没所需资金,通过村民“一事一议”方式加以解决,国家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每年投入“三农”的资金达数千亿元,这些资金都是通过国家有关涉农部门以各种项目资金的形式,直接或问接地投入到农村,对发展农村经济,支持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审计文汇》2006,(12):38-4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针对“三农”工作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溪市审计局不断强化依法审计理念,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我市“十五”规划和2006年农村工作重心,抓住“三农”工作这一中心环节,以财政支农资金为切入点,加大对农业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及重点项目的审计,通过多角度开展审计专项调查,为政府农业宏观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河北省对解决“三农”问题提供金融支持的难点 (一)信贷投入不足是加强“三农”金融支持的瓶颈现阶段,农民资金需求呈现多样化和多元化;但是,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由于体制、政策、观念等因素制约,信贷支持背离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河北省农业厅2004年调  相似文献   

7.
朱洁 《新疆财会》2009,(5):10-1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三农”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大规模投入,进一步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新形势对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农业财政管理中仍存在法规不完善、预算编制较粗、预算约束力不强、预算执行迟缓、基础管理工作比较薄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西部“三农”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侃 《企业经济》2003,(1):51-54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政策、方针和方案。尤其是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成功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西部的“三农”问题日显突出,成为我国西部农村关注的热点,“三农”问题的解决成为日益迫切的任务。本文就从西部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新的形势下西部所面临的新的农业问题、新的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新的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思考。一、“三农”问题的内在关系所谓“三农”就是指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指的农业增产、农…  相似文献   

9.
安陆市审计局围绕“三农”工作加强审计监督.促进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近年来,该局不断加大对涉农资金项目的审计力度.注重加强对水利资金、农村饮水安全专项资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冰雪灾害救灾专项资金等涉及“三农”专项资金的审计.通过对相关专项资金及项目效益情况审计或审计调查.揭露和查处了损害“三农”的问题,维护了财政经济秩序.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保障了资金的合法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三农”融资难的问题日渐突出。之所以造成这一局面,一是缘于农村经济结构的演变和总体经济规模的扩大,资金需求总量大大增加了,另一方面则与近年来农村金融市场信贷力量持续薄弱有关。农业银行淡出农村腹地,其他商业银行收缩机构,使农村金融供应的主渠道历史地落在实力单薄的农村信用社身上。事实上,就农村信用社现有的信贷能力,独家支撑农村融资大梁显然力不从心。资料显示,“十五”期间的农业融资,在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五年中下降了三个百分点。因此,正视目前农村信贷供求矛盾,建立适合“三农”需求的农村融资机制,对于解决?三农”融资难题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安康市审计局将涉农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中心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扶贫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天然林保护资金.综合开发资金、小型水利建设资金等5项上。把确保“三农”政策落实到位作为重要目标,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确保涉农资金安全.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2.
鸡西市各级审计机关为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采取多项措施,认真开展农业专项资金审计,近日又制订了《鸡西市审计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审计工作方案》,通过审计,促进了党和政府惠及“三农”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一是突出重点,坚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从促进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强农业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角度重点组织了财政支农资金审计、扶贫资金审计、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审计及农村人畜饮水资金的审计,特别是在财政支农资金审计中,发现某区财政局专项资金下拨不及时的问题,通过审计敦促,  相似文献   

13.
张树基 《企业经济》2005,(11):173-174
根据分析当前“三农”资金需求旺盛和农村合作银行资金供给渠道不畅的矛盾,阐述了农村合作银行开展农房抵押贷款的必要性及开展农房抵押贷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开办农房抵押贷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三农”工作一直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围绕“三农”资金的管理也越来越突出,农村财务管理是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一个重要核心内容,事关新农村建设的成败,采用何种财务管理模式是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结合驻村扶贫期间担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的工作实践,通过对“村财乡管”这一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加强财务控制的可行对策,用于进一步完善“村财乡管”财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图片新闻     
近年来,枝江市审许局以服务“三农”为重点,围绕农业板块专项资金、涉农投资项目建设资金、农村养老保险、民政优抚、粮食自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项目积极开展审计监督,并对资金到住、拨什、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确保了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住。因为审计人员在农业项目现场开展审计调查。  相似文献   

16.
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之所以问题重大,是因为农民收入增幅缓慢甚至下降,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影响社会有效需求和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全国各个层次、各个方面都在对“三农”问题进行不懈地探索,并且取得了显成果。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探索和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问题显得更为现实和迫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新农保”国家级试点县区数量的不断增加,国内的金融机构也瞄准了这部分资金的代理和渠道市场。刚刚在2010年完成A+H上市的中国农业银行,就在抢食“新农保”和“新农合”这块三农业务新市场。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村级财务管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我国农村改革政策的实施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稳定。随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我国各地对于农村的投人逐年加大,农村集体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基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对于支农资金的投入、农村经济的收益管理都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从而引起了对最基层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农村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国家金融机构不但对农村和农业信贷资金投入不足,而且从农村抽走了大量的资金,对农村信贷资金形成了“抽水效应”,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从“抽水效应”的具体表现入手,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邮政储蓄的“抽水效应”,提出了解决“抽水效应”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的发展,上个世纪从1983年开始,中央连续下发五个关于“三农”发展的一号文件,使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入21世纪后,从2004年开始,中央又连续下发五个关于“三农”发展的一号文件,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工业大省的辽宁,始终坚持“三农”的重要地位,认真贯彻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推进了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通过统计调查资料,对全省“三农”发展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研究、指导“三农”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