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自从信用证出现以来,这种安全性较好的支付方式发展迅速,在当前国际贸易中被普遍采用。但是由于软条款的存在,使得信用证这一结算工具的作用正在严重削弱,给受益人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和风险,并且干扰了国际贸易的正常秩序。为了防范风险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分析了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及其主要的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如何识别信用证软条款以及方式应对。  相似文献   

2.
《商》2015,(18)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中最重要且安全性较高的结算方式,成为国际贸易中运用最广泛的支付手段,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际贸易结算的顺利进行。但是,由于信用证软条款的存在,受益人的正当权益受到巨大损失,产生商检、装运等环节的软条款及其风险。本文就信用证软条款进行分析,提出预防信用证软条款的措施,期中最重要的防范措施之一是加强资信调查。  相似文献   

3.
杨频 《江苏商论》2007,(10):103-105
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是主要的支付方式之一。我国出口贸易多数采用信用证支付。但是由于信用证软条款的出现,国内出口商的结汇风险日益加大,特别是进入国际市场时间短、经验少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和外贸从业人员,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本文旨在分析软条款的成因及类型,并提供规避软条款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常用的支付方式,具有银行信用特点,可使受益人收汇得到保障。但信用证结算并非绝对安全,也存在一定风险,特别是"软条款"信用证。"软条款"(Soft Clause)信用证是开证申请人利用信用证这一银行信用工具,在信用证内开列一些灵活的、甚至受益人无法履行的条款,使受益人处于不利地位,导致受益人履约和结汇存在风险。软条款具有形式多样、隐蔽性强等特点,很难被察觉,给国际贸易带来一定负面影响。阐述信用证"软条款"的概念及其性质,列举了信用证软条款的常见类型,并且提出加强资信调查、提高外贸人员业务水平、充分发挥银行作用等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际贸易主要结算工具之一的信用证,得到了广泛运用。不过,由于信用证方式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软条款",使得信用证的风险日益凸显。信用证软条款是指在国际贸易中,某些进口商(受益人)为了谋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或摆脱付款责任,在所开立的信用证中加入了一些软条款,使自己掌握贸易的主动权,并使出口商的结汇变得异常艰难。  相似文献   

6.
国际贸易支付中信用证软条款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在国际贸易支付中作为一种银行信用,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的使用。信用证作为一种较为安全的支付方式,但也有一些存在支付陷阱的软条款往往给出口商造成很大的收汇风险,因此注意信用证软条款的识别对于从事国际贸易业务是非常的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信用证软条款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一种条款陷阱,带有此种条款的信用证实质上是变相的可撤销信用证,极易造成单证不符而遭开证行拒付。通过介绍信用证软条款的基本形式和特征,提出了相关风险规避措施,如重视调查评估、严格审证、受损补救措施等,这为在国际贸易中规避和防范信用证软条款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信用证软条款欺诈的频频发生给出口商造成很大的收汇风险,加强对软条款的识别和防范对于从事国际贸易业务至关重要。本文在界定信用证软条款内涵、风险及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提出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中,信用证日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对出口商提供了相当程度的安全保证,而信用证作为一种银行信用并非万无一失。出口贸易信用证业务存在来自进口商的风险、开证行的信用风险、信用证软条款风险、进口国政治或经济变化风险。针对出口贸易中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存在的风险,应慎重选择贸易伙伴,签订合同要严谨,认真严格审核信用证防止"软条款",努力提高外贸业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贸易业务中,信用证是最常用的支付方式。许多人认为信用证付款方式对出口商结汇是最安全的,其实并不然。文章针对信用证中的软条款及其对出口商收汇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应防范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贸易业务中,信用证是最常用的支付方式。许多人认为信用证付款方式对出口商结汇是最安全的,其实并不然。文章针对信用证中的软条款及其对出口商收汇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应防范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信用证软条款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由于能保证卖方及时、安全地收到货款,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最流行的一种结算方式。但是信用证软条款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信用证不仅不能维护卖方的利益,反而会给卖方安全收汇造成相当大的困难和风险。本文试通过对信用证中可能出现的软条款的归纳,使读者对信用证软条款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信用证软条款风险及规避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简称L/C)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支付方式,这种结算方式具有银行信用优点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缺陷。客观上给我国的出口企业带来潜在的结汇风险,海外一些不法商人和资信极差的开证行更是利用这些缺陷,大钻空子,大肆欺诈,信用证"软条款"欺诈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文章从分析信用证软条款风险的基本范畴及主要表现形式出发,探索外贸企业规避信用证结汇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信用证作为一种银行信用的支付方式,是在商品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发展、国际贸易结算货物单据化及银行参与国际贸易结算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通常被认为是国际贸易中最安全的支付方式之一.然而,在贸易实践中,"软条款"则随时有可能威胁出口商的结汇安全.本文旨在探讨及时识别信用证中的"软条款",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把收汇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贸易各环节防患于未然,是出口商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孙晓林 《致富时代》2010,(7):120-120
信用证软条款是当前国际贸易交往中经常出现的交易陷阱,软条款的出现对受益人非常不利,在分析信用证软条款的确切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信用证软条款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帮助外贸企业在实际业务中能够有效回避信用证软条款陷阱。  相似文献   

16.
赵静 《商业时代》2011,(9):51-52,92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越加重要。但信用证申请人为了争取交易的主动权亦或是出于欺诈目的,屡屡在信用证中设立软条款,意图从开立信用证到付款之间的各环节限制受益人权力和利益的实现。本文将重点分析软条款的种类形式、法律性质以及软条款的防范和救济措施,从而为我国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是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主要结算方式,但是信用证机制本身并不是无懈可击,它在促进贸易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其风险有时主要表现在软条款方面.  相似文献   

18.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L/C)是国际贸易结算中最重要的支付结算方式,是十九世纪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信用证方式用银行信用代替了商业信用,在单证表面完全一致的情况下,银行承担第一性的付款责任;信用证是一项独立的文件,它不依附于贸易合同;银行在信用证结算中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货物;而且在信用证条款中写入一些软条款,加之信用证的有关当事人位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不法贸易商的贪利心理,使得信用证交易的风险加大,产生了种种欺诈行为。鉴于此,作为进口商在进行贸易时对风险的防范就更要谨小慎微。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贸易业务中,信用证付款方式已成为普遍采用的支付方式,而信用证条款对受益人来说是在装运货物后能否收回货款的关键,但信用证中对有关装运条款误解造成损失事故屡见不鲜。文章对信用证中装运条款常见的理解错误进行了分析,对进出口企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芳 《现代商业》2011,(32):177+176
信用证国际贸易中最安全、最可靠的支付方式。作为一种银行信用的结算方式,它解决了进出口双方之间互不信任的矛盾;同时,也为进出口双方提供了资金融通的便利。但信用证中的软条款问题成为其发挥有效作用的障碍。本文在分析信用证软条款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