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在这样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资源又十分丰富的省份,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内部各业的发展,各应居于什么地位,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仅从辽宁的省情出发,对辽宁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辽宁资源丰富,得天独厚,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现有全民所有制工业固定资产339.6亿元,居全国第一位。1978年工业总产值392.5亿元,向国家上交税利62.9亿元,都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位。在国家统计的80种产品中,产量占全国第一位的就有24种。建国30年来,全省每年都向国家提供大量的工业产品,还调出技术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近6万名支援兄弟省市和三线建设,积极发挥了重工业基地的作用。在工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辽宁省的农业也取得了很大成绩。30年来,农业产值增长  相似文献   

3.
一、辽宁林业的地位和作用辽宁自然景观是“六山一水三分田”,经济发展现状是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大,农业的比重很小,至于林业更排不上号了。建国以来辽宁林业虽然有所发展,但速度是缓慢的。目前全省森林的覆盖率为23.5%,这在全国来说,还过得去,但由于中幼林多,蓄积量少,且分布极不平衡,导致生态失调,灾害频繁,林产品供不应求。因此,在探讨如何全而开创辽宁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时,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辽宁林业的地位和作用。第一、现代化重工业基地的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垦经济》2003,(11):13-15
一、实施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大意义和带来的重要机遇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全国各地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与“西部大开发”一起东西互动,作为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重点实施的两大战略。辽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国家重工业生产基地,曾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辽宁受体制性因素和结构性矛盾的双重影响,所有制结构单一、传统产业比重过高、企业…  相似文献   

5.
辽宁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大中型国有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10%,全省市镇人口已占到总人口的76.7%,是个大中城市多,工业比重大,农业负荷重的省份。立足省情,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是个具有长期战略意义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一、辽宁农村经济的战略地位辽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一九八三年全省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516.6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的82.5%。非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8%,人均工农业总产值1,727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倍。人均国民收入82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458元高出80%。今后要加快辽宁经济的发展,使其继续发挥全国工业基地的作用,重点固然在于抓好辽宁的工业和城市经济建设。但也绝不能忽视辽宁农业和  相似文献   

7.
吕杰  杨奕 《农业经济》2001,(6):7-10
辽宁作为“一五”期间国家投资建设的重工业基地,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作为北方沿海工业大省的辽宁,在“八五”期间,终于了长期依赖调入粮食解决供给的局面,实现了粮食总量的基本平衡,部分品种还有调出,打破了“大工业,小农业”的格局。但从总体上看辽宁农业生产还不够稳定,年际间丰歉波动较大。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深加工需求的增长和畜牧业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粮食及整个农产品的总量供给标准和结构要求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提出一个十分现实而严肃的课题,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如何稳定发展农业生产,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树立大农业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辽宁省是我国重工业省份之一,也是农业大省,资源丰富,交通方便,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园区,通过现代农业示范辐射作用,是现阶段辽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树立大农业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辽宁省是我国重工业省份之一,也是农业大省,资源丰富,交通方便,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园区,通过现代农业示范辐射作用,是现阶段辽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辽宁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过历史性贡献,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的深层次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充分显现,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步履艰难,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后移。近几年中央做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为辽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资料表明在东部发展中,那些经济发展快、效益好、活力较旺的地区往往非公有经济活跃,经济上处于主导地位。本文欲提出关于辽宁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一、拓宽融资渠道是解决民营…  相似文献   

11.
陈永杰 《农业经济》2012,(10):15-16
农业科技作为2012年中央1号文件的主题思想,在农业部启动的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推进下,把农业科技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辽宁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又是农业大省,更应紧抓机遇、乘势而上,把农业科技进一步转化为支农、惠农、促农、富农的重要力量。本文则以回顾辽宁科技发展历程和对新的农业发展时期的进行展望,以期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一发展商品生产是发展农村经济不可逾越的必然过程。辽宁是我国重工业基地,也是农业的重要地区,把农村商品生产尽快地发展上去,对国家,对人民,对充分发挥重工业基地的优势都是极其必要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左”的路线影响,我省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缓慢,粮、棉、油、肉、蛋等主要农产品,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和发展工业的需要,粮食的供求矛盾一直很突出。很长时间里每年都由国家调入20~30亿斤粮食,农业这个基础比较薄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国家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开放农村集市贸易市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使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3.
彭焱 《农金纵横》2004,(6):64-67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规模投资兴建的主要工业基地之一,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地。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曾做出过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一、现存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剖析建国初期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 1 949年 ,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90 % ,国民收入的 69 4%来自农业 ,而工业只占 1 2 5 %。因此 ,实现工业化就成了中国发展的最基本内容。当时 ,我国刚刚步入工业化的初级阶段 ,首要的任务是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按照工业化的规律 ,本应是充分利用资源的比较优势 ,在加强农业生产的同时 ,积极发展轻纺工业 ,这样既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又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同时还可以为重工业的发展准备技术和市场等条件。但是 ,由于苏联模式的影响和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孤立封锁…  相似文献   

15.
中德老工业基地工业旅游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世界各国老工业基地,都在本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资源枯竭、结构老化和竞争压力等多种因素,老工业基地开始衰落,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以振兴老工业基地为背景,从工业旅游的角度对德国鲁尔老工业基地和辽宁老工业基地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发展工业旅游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意义以及老工业基地发展工业旅游的前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辽宁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巍 《农业经济》2000,(12):4-6
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一直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问题。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的蓬勃发展,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辽宁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城镇人口多,工业比重大,农业资源少,农业发展比较落后。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现代化的城市、先进的工业和闭塞的农村、落后的农业的这种特殊的存在关系,即一种“大工业、小农业”的模式。长期以来,辽宁对粮食的需求中相当一部分靠国家的计划调拨,一直属于短缺型农业。在农村改革前,每年平均要调入粮食 15亿公斤左右,肉 10万吨左右,油、菜、蛋等副食品也要依…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水稻生产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本农产品,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粮食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作为我国主要产粮大省之一,湖北的粮食生产成为本省农业经济的基础,总产占全国总产的4.9%,居第十位.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科技型农业,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追加农业生产资源,特别是现代生产要素投入的同时,通过依靠现代化农业科技,优化资源配置而导致的要素生产率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东北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过历史性贡献。在东北老工业基地逐步焕发新生机之时,作为经济中最活跃因素的民营经济却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继续振兴的瓶颈,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一个制约因素是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如何通过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对整个东北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雏议农业现代化试点指标体系的设置鄂玉江,郑炎成辽宁农业应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一步实现现代比已基本成为全省的共识。按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省农办正着手进行农业现代化试点方面的操作。操作中遇到的第一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设置一套什么样的指标体系来衡...  相似文献   

20.
<正>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当前邗江区农业占全部GDP的3.5%左右,工业和三产服务业已成为绝对主导。尽管农业、农村经济仍然在发展,但农村人口转移、农业劳动力转岗趋势加速,特别是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后继乏人,加之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既离乡又离田,农业规模经营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发展方向和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