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韦永红 《广西电业》2005,(11):34-38
自2002年1月1日起,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的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方式."免、抵、退"税是我国现行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方式之一.笔者根据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以及对出口货物"免、抵、退"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剖析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和帐务处理方法,并对"免、抵、退"税方法的利弊进行分析论述.出口货物"免、抵、退"制度实现了征退一体化,有利于解决企业退税资金占压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中央财政出口退税承受财力不足的压力,并能有效地减少出口骗税情况的发生.但是"免、抵、退"税方式下按"离岸价"计税存在的弊端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同时,必须改革现有落后的征管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体系,实现出口退税业务全过程的计算机信息监控及充分的制约机制和预警系统,才能适应出口货物"免、抵、退"制度下征退一体化的要求,以保证"免、抵、退"制度的顺利实行.  相似文献   

2.
“免、抵、退”与“先征后退”是我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规定的出口货物退(免)税两种不同的管理办法。理论上,这两种方法对企业出口经营利润的影响应殊途同归,而实际执行结果却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田虹 《冶金财会》2003,(12):32-33
目前,我国生产企业自营出口货物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免税,是指免征该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免征或退还该企业所耗用原材料、零部件等已纳税款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款;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经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批准,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扩大企业出口的同时,也加大了“免、抵、退”税政策实施的力度。笔者拟结合工作实践,对这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裴巨  张瑛 《冶金财会》2005,(2):37-38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2]7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个人的理解,就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的“免、抵、退”税税额的计算过程与实务操作,谈些粗浅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袁炜 《冶金财会》2012,(1):37-38
<正>《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财税[2002]7号)规定: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个人理解,就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的"免、抵、退"税税额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2]7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个人的理解,就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的"免、抵、退"税税额的计算过程与实务操作,谈些粗浅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2]7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规定自2002年1月1月起,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个人工作经历,就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的"免、抵、退"税税额计算过程及纳税申报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8.
从2002年1月1日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明确规定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9.
专家建议出口退税率下降到5%~6% 为规范出口货物退(免)税和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试行)》,对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认定管理、申报及受理、审核和审批、日常管理以及违章处理作了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第22号为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进一步优化服务,支持出口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税务总局经研究决定,延长2016年出口退(免)税相关业务的申报期限。具体公告如下:一、出口企业2015年1月1日以后出口的适用出口退(免)税政策的货物、劳务和服务,申报出口退  相似文献   

11.
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和国税局进一步加强税贸协作,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努力克服非典疫情给我国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全年出口持续稳定增长。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已分四批下达了总额为1072亿元的出口退税指标。截至5月底,全国各级国税局实际办理出口退税57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对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知要求各级国税局继续大力推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及时与同级商务主管部门沟通有关情况,共同努力克服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  相似文献   

12.
《冶金财会》2014,(4):31-31
<正>现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退(免)税申报办法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的内容解读如下:一、《公告》制定的背景。为减少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以下简称"企业")出口退(免)税申报的差错率和疑点,进一步提高申报和审批效率,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制定了本《公告》。二、《公告》的主要内容。(一)明确了企业进行正式退(免)税申报的前置条件。即:收齐按规定需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的退(免)税申报凭证和资料;按规定进行退(免)税预申报;经税务机关预申报审核,企业预申报的退(免)税凭证信息与退(免)税凭证管理部门的电子信息核对无误。  相似文献   

13.
专家点评     
氮肥协会就企业出口免、退税做详细解释国家出台关于出口货物实行免、退税办法后,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大中氮分会近日就免、抵、退税的基本程序及所需凭证等问题向磷肥、硝铵、复合肥生产企业做出详细解释。据大中氮分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凡独立核算,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且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企业,可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其中,生产企业出口自产的属于应征消费税的产品,如复合肥产品,则实行免征消费税办法。这位负责人介绍说,企业最关心免、抵、退税怎么办。他…  相似文献   

14.
《国际石油经济》2005,13(5):5-5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试行)》共7章29条,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5.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下发了《关于做好2004年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税额调库工作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对今年的调库工作作了明确安排。  相似文献   

16.
本报讯近日,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宇通集团成为郑州首家出口非自产货物可以享受出口退(免)税政策优惠的企业,也是今年河南省惟一一家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复的生产企业。目前,全国只有62家企业可以享受此项税收优惠政策。国家税法政策规定,生产企  相似文献   

17.
名词解释     
《山东纺织经济》2007,(4):10-10
<正>出口货物退(免)税指在国际贸易中货物输出国对输出境外的货物免征其在本国境内消费时应缴纳的税金或退还其按本国税法规定已缴纳的税金(增值税、消费税)。这是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的、并为各国所接受的一种税收措施,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进行公平竞争。根据国际社会通行的惯例和  相似文献   

18.
陈钢  陈复援 《工业会计》2001,(10):40-42
在税收实务中,国家为支持企业发展生产、扩大经营和鼓励产品出口创汇,区别不同情况对纳税人的税款采取“减、免、抵、退”的优惠政策,而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规定的行为则采取“补、罚”税款的措施。这是税收调节国民经济的一种手段,从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国家的施政方针,在会计处理上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作出正确反映。本拟以生产企业为便对比作简要例释。  相似文献   

19.
一、出口货物退增值税的计算企业出口货物退增值税的计算应依据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所注明的计税金额和出口货物退税率计算。  相似文献   

20.
税务总局要求加快出口退税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税务部门采取措施,加强出口货物的征退税管理,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加快出口货物的退税进度。据了解,1996年以来,我国办理的出口退税进度比1995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据统计,1至4月份,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