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彦奇  赵延龙 《价值工程》2019,38(31):50-53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在施工阶段受到外界影响因素多,导致进度延误现象严重。现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筛选出25项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风险评价指标,构建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用AHP-CRITIC法组合确定权重,既考虑到主观权重人为因素太强,又考虑到客观权重过于依赖样本,最大限度的减少信息的损失,使赋权的结果尽可能的与实际结果接近,再结合TOPSIS评价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各待评价装配式建筑与理想解的相对贴进度。据此对待评价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风险进行排序,并对评价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最后,以10个装配式建筑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科学合理、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对今后的新建装配式建筑进度风险控制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何江泉 《价值工程》2020,39(1):30-31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无法取代传统建筑,其施工进度控制是影响装配式建筑普及的问题之一。为了提高施工进度控制,缩短工期,本文将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及调查,筛选出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度权重较大的风险因子,使用Vensim软件,绘制各个风险因子因果关系图及流量图,构建仿真模型,分析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度影响最大因子并给出建议,为其它风险项目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机电一体化装配式建筑以其工期短、速度快、污染少、成本低的优势逐渐成为国内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EPC总承包模式,识别出设计、采购、实施、现场总装四个阶段的风险因素,构建包含4类风险和15项指标的机电一体化装配式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FMEA和TOPSIS的风险评价方法,其中运用FMEA确定各项风险指标的风险严重度、风险频率和风险可检测度,运用TOPSIS对风险进行评价并计算出15个风险指标的重要度排序,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机电一体化装配式项目的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8,(14):93-95
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立足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阶段,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特点,系统归纳出施工阶段质量风险的影响因素,并且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细致的总结。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装配式建筑相较传统建造方式吊装作业居多,然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文中在既有文献基础上,从影响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的3个阶段,构建出含12个指标的风险因素指标体系。借助C-OWA算子对指标赋权并结合ABC分类法,探究出装配式建筑吊装主要风险因素,针对主要风险因素,提出对策建议,以为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装配式建筑业的发展是我国建筑工业化节能减排进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从企业视角下分析了影响装配式建筑节能减排的各个因素的权重占比,构建了装配式建筑节能减排的评价体系,旨在为建筑产业节能评比提供参考和借鉴,为促进建筑业节能减排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刚 《活力》2023,(2):110-112
当今时代,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装配式建筑在国家政策与良好市场环境的支持下发展迅速,加之融合先进科技手段,目前正积极朝着现代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能源消耗少、安全性高及耐久性较强等是装配式建筑的明显优势,十分符合当下的时代发展趋势。准确把握装配式建筑的战略成本管理风险,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更好地管控装配式建筑成本,实现项目投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基于此,本文对战略成本管理基本内容及风险管控必要性进行分析,阐述基于多地区装配式建筑战略的成本管理风险因素,提出从战略角度出发加强装配式建筑各阶段成本管理的策略,以期切实提升企业价值,助推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锦锦  罗岚 《价值工程》2023,(27):44-46
鉴于当前装配式建筑普及率逐年升高,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韧性管理受到更多的重视。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构建了含5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G1法确定权重,采用可拓物元理论构建了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韧性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研究证明了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吕淑倩  沈巍 《价值工程》2023,(17):16-18
目前,我国政策大力支持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成本偏高是阻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结合先进科学技术对其成本进行有效管控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BIM数字信息化技术在装配式建造成本管控展开深入研究,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分析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影响因素权重,在设计阶段、构件运输阶段和现场施工安装阶段使用BIM技术对装配建筑成本进行控制,提出切实可行的管控措施,从而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徐遨蓝  刘妍  张源 《价值工程》2019,38(19):22-25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不及时降低和规避极有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为了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进行更为有效的评价,采用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了人为,材料及设备,技术,环境和管理5个一级风险指标以及人员违章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等24个二级风险指标,构建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建立基于集对分析法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证实了此模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可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的选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