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之声     
《中外管理》2003,(8):6-6
管理是一门知识,管理也是一种方法。我们立志向您传播知识、与您分享方法、共同成就事业在与读者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高兴地看到有知识、有见解的管理者越来越多。这里是读者与我们、读者与读者交流的平台,希望更多的管理者参加。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物流时代》2011,(11):10-10
带着雀跃与忐忑的心情,10月刊杂志在11月宁波的第七届中国国际物流节上和与会嘉宾见面了。和数千读者面对面,看着他们在会议间隙或认真阅读或随手翻阅着我们的杂志,我们小心地从每一位读者阅后的表情中揣测着他们的观感,并适时与大家进行现场交流,更广泛地征询读者意见。这其中有肯定,也有鼓励,有批评,也有期望,在此我们把部分现场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整理汇集,鞭策我们在读者的监督下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在编辑部的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接到读者朋友们的来信来电,或咨询,或建议,或提问,为了集中解答广大《货运车辆》读者朋友们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现开设“编读往来”栏目,专门为读者朋友答疑解惑。同时,继续欢迎读者朋友踊跃来电来函,与我们沟通,  相似文献   

4.
读编往来     
为加强与读者之间的联系,这期的《读编往来》栏目又与大家见面了。如读者对我们的工作有任何意见,或是遇到相关难题,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答您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的邮箱是:fjzljd@163.com  相似文献   

5.
读编往来     
为加强与读者之间的联系,这期的《读编往来》栏目又与大家见面了。如读者对我们的工作有任何意见,或是遇到相关难题,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答您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的邮箱是:fjzljd@163.com  相似文献   

6.
读编往来     
为加强与读者之间的联系,本期《读编往来》栏目又与大家见面了。如读者对我们的工作有任何意见,或是遇到相关难题,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答您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的邮箱是:fjzljd@163.com。  相似文献   

7.
读编往来     
为加强与读者之间的联系,本期《读编往来》栏目又与大家见面了。如读者对我们的工作有任何意见,或是遇到相关难题,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答您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的邮箱是:fjzljd@163.com。  相似文献   

8.
读编往来     
为加强与读者之间的联系,这期的《读编往来》栏目又与大家见面了。如读者对我们的工作有任何意见,或是遇到相关难题,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答您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的邮箱是:fjzljd@163.com  相似文献   

9.
读编往来     
为加强与读者之间的联系,这期的《读编往来》栏目又与大家见面了。如读者对我们的工作有任何意见,或是遇到相关难题,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答您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的邮箱是:fjzljd@163.com。  相似文献   

10.
读编往来     
为加强与读者之间的联系,本期《读编往来》栏目又与大家见面了。如读者对我们的工作有任何意见,或是遇到相关难题,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答您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的邮箱是:fjzljd@163.com。  相似文献   

11.
读编往来     
为加强与读者之间的联系,这期的《编读往来》栏目又与大家见面了。如读者对我们的工作有何意见,或是遇到难题,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忙回答您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的信箱是:fjzljd@163.com  相似文献   

12.
陆雪 《上海质量》2004,(1):73-74
2004年的《上海质量》杂志,增加了“互动空间”栏目——为的是更多地与读者互动,听取读者意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办出一份好刊物。开栏第一篇,我们的读者陆雪老师写来了第一篇“读者评刊”。也许是出于对我们的爱护和鼓励,陆雪老师将笔墨更多地花在了“令读者喜欢”的上面,这使我们感到汗颜。但我们还是清醒地感觉到,陆雪老师最后一段“不过,话又要说回来”,是最具份量的。是的,陆雪老师短短几行字的批评,正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此,我们要告诉读者,2004年《上海质量》杂志的栏目已经作了调整,而且每一个栏目都有了“栏目主持人”。对哪一个栏目满意、不满意,都找得到“责任人”了。我们将不断听取读者意见,并根据读者的意见,不断地改进。《互动空间》是我们的,更是读者的。欢迎每一位读者来信、来函、来电“互动”。  相似文献   

13.
从近期读者的来信看,案例沙龙、高层专递、献计献策等栏目的提及率较高。在读者的意见中,有读者提出,要让我们的杂志成为一个反映他们心声和互相交流经验的平台,这与我们的想法也是一致的,希望我们能共同打造一个这样的互动平台。以下摘登部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财务与会计》2006,(11):80-80
日子在忙碌中度过,不经意间抬头,2007年已在向我们招手。《财务与会计》理财版在众多作者、读者、编者的共同呵护下,也将迎来她一周岁的生日。为了使理财版的内容更加贴近读者,2006年我们选择部分省市召开了读者座谈会,并在第6期用读者调查表形式征询大家对理财版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读者的建议,2007年我们拟对以下栏目有针对性地征稿:  相似文献   

15.
《经营者》2013,(15):4-4
我们从未离开,我们从未放弃对美好的追求,面对读者,我们将与引擎的轰鸣一起和声,一路向北,高歌。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来自基层质监局的忠实读者,我希望贵刊能多介绍…些基层质监局的工作经验,以方便我们借鉴。另外,我建议贵刊能增加一些与读者互动的渠道,多贴近群众和读者,多了解一些读者的想法,把杂志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17.
《中国质量》2005,(12):91-91
亲爱的读者: 您好!很高兴又和您见面了! 从2003年开始,我们每年年底都会有一份读者调查问卷与您相见。在问卷里,我们曾看到很多您对我们《中国质量》杂志的肺腑之言,了解到您对我们的评价和指导,感谢您以往对我们调查工作的支持。同时,希望您抽空填写这份问卷,以便我们与往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因为您的意见对我们进  相似文献   

18.
新的一年到了,2002年我们在办刊上又取得了新的成绩,这些都离不开读者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谢意。总结自己的工作,深深感到我们的杂志仍有许多不足、缺憾和疏漏。我们希望读、作、编这个栏目成为沟通读者、作者、编者之间的桥梁,我们在作者、读者中发现和开掘“宝藏”,读者、作者通过这个栏目提出好的建议,匡正我们工作的不足,以使《中国房地产》真正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十六大胜利闭幕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主要任务。也正如此,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住房市场依然是最富吸引力的投资热点,开拓市场,促进消费…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2月,本刊邀请读者参与“2005年10大质量新闻”的推荐,现经过读者推荐与我们共同评选推荐的十大质量新闻与大家见面。  相似文献   

20.
读编往来     
我们陆续收到一些读者来信来电,其中有对我们的工作给予肯定的.有提出宝贵建议的.还有询问有关问题的,对此我们表示衷心感谢!为加强与读者之间的联系,我们特开设《读编往来》版块,如读者对我们的工作有何意见.或是有何问题.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给您回复,我们的信箱是:fjzljd@163.c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