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会计监督在经济监督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已逐步建立了一种以基层单位财务收支为监督对象,以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为主要形式的会计监督体系。这对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近年来这一监督体系开始显现出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会计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屡查屡犯,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现行的会计监督体系面临挑战。健全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对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我国现行会计监督体系的基本构成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会计法》规定,各单位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这一规定,明确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本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手段是对本单位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实行监督。由会计人员承担的单  相似文献   

2.
陈春红 《会计师》2009,(1):45-46
<正>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由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构成。外部监督主要以企业主管部门和政府监督部门为主体,进行定期的或一次性的审查监督;内部监督主要以企业的财会部门、审计部门、监事会为主体,进行经常性的监督。为强化对下属子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财务控制与监督,国有企业采取了会计人员委  相似文献   

3.
郑新光 《会计师》2011,(10):8-9
<正>会计信息的监督系统应由三部分构成,即会计信息的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和国家监督。三者之间的联系为:内部监督是基础,是对会计信息生成的直接监督,应该突出内部控制、内部约束机制的健全;外部监督是持第三立场的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对会计信息的辅助监督,外部监督必须以内部监督为基础;国家监督是以财政部门为主体的,并且是体现国家意志的一种监督,这种监督是对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再监督。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监督存在严重的问题,要加强和完善内部会计监督职能,必须从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单位负责人的会计监督责任、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员等几个方面着手。本文针对当前大多数单位会计监督弱化极为普遍的现象,分析了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会计监督的措施,重点解决内部监督弱化严重的问题,提高内部会计监督的执行力度,实行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考核评比制度,提高单位领导和社会各阶层对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重视,早日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一、会计监督是财政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新《会计法》中对会计监督归纳为五个方面:①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②相关人员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③对违法会计行为的检举;④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⑤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从部门监督的不同角度和性质上来说,会计监督包括:企事业单位内部监督,以中介机构为主体的社会性监督,以政府财政部门、税务、审计等检查机关为主体的国家监督。三者的监督关系是国家通过财政部门等对企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进行监督,中介机构通过对企事业单位审计进行监督,企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而对会计实体来说,会计监督则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会计监督是包括了单位内部控制的会计监督和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外部监督是包括了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和国家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的国家监督。因此,会计监督不仅仅是会计部门的监督,还是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社会性全过程多方位的相互交替的监督体系,是财政监督体系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会计监督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要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职能,必须以完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为基础,从明确政府监督职责,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外部监督和单位负责人的会计监督责任,督促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职责、改善会计监督的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景春 《财政监督》2011,(18):23-25
会计具有核算与监督两大职能,2000年出台的《会计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会计人员按照本法规定对会计进行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核算是通过收集单位日常业务活动的原始单据进行会计处理、核算,用财务报表将各类活动通过科目串联起来,会计监督则是将这些活动的处理与会计法规进行比较,看是否合法合规合理,处理是否得当,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有力保证会计处理及披露不存在重大错误。会计监督分为企业内部监督和外部  相似文献   

8.
会计监督从广义上看有外部和内部监督之分,加强会计监督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当前,会计监督在社会监督、政府会计监督、企业内部监督和法制体系上均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够促进会计监督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会计监督从广义上看有外部和内部监督之分,加强会计监督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当前,会计监督在社会监督、政府会计监督、企业内部监督和法制体系上均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够促进会计监督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出现很多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我国会计监督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要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职能。必须从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外部监督、加强单位负责人的会计监督责任、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员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月1日起执行的《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以下简称《基本制度》),把人民银行的会计监督分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内部监督包括:业务核算部门的柜面监督、会计部门的监督指导及事后监督部门的事后监督。目前人行会计内部监督存在三个不到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会计监督作为一种经济监督活动,是经济监督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身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会计监督系统主要由内部会计监督系统和外部会计监督系统构成。目前我国会计监督存在严重的问题,导致了许多会计失真情况。会计监督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必须建立合理的内部监督机制和健全的外部监督环境。  相似文献   

13.
<正>一、引言经济的健康运行,企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会计监督。会计失真的案例比比皆是,如何规范保证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督促企业的合法经营,正是会计监督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二、会计监督1、概念会计监督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财经规律等,为了保证会计信息适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的一种行为。2、主体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能产生影响的都可以会计监督的主体。狭义的主题,是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广义的主体,是内部组织人员、会计人员,以及外部政府,社会利益相关者。3、客体客体是企业的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14.
如何完善会计监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计监督实质上应为会计控制,即单位会计人员通过会计反映来参与控制本单位经济活动,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一种内部控制方式。有了对会计监督的正确认识,才能找到完善会计监督的有效对策:(1)重构内部控制体系,使会计控制成为企业的内在需要,使企业有动力去发挥会计控制职能;(2)加强外部监督,使企业有压力,督促其完善会计控制;(3)使企业既有动力又有压力来进行会计控制,还必须改革现行会计管理体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公司制度的内在要求(“会计人员委派制”行不通)。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的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暴露出很多问题,这使得一些国有企业领导开始重视企业会计监督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主要存在着“所有者缺位”导致经营者越位、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外部监督不力?等问题.为了提升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水平,应采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建立完善的外部监督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会计监督是会计基本职能之一,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新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利益主体的日趋多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愈加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正常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是会计监督所保证的重要内容,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制体系、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外部监督、优化会计职业道德环境、创新监督理念方法等提高会计监督实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会计法》对会计监督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传统会计学中的会计监督,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对象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会计监督的主体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监督的客体的本单位,会计监督的对象是经济活动,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同时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略论当前的财务总监委派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行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由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构成,外部监督主要以企业主管部门和政府监督部门(如财政、税务、审计、银行等)为主体,进行定期的或一次性的审查监督;内部监督主要以企业的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监事会(公司组织)和职工代表大会为主体、进行经常性的监督。  相似文献   

19.
浅谈加强会计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凭借授权的特殊地位和职权。依据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综合、全面、连续、及时地监察和督促,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达到提高特定主体工作效益的目的。从这一基本含义可看出,会计监督的主体是经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监督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会计监督的依据是特定主体依法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会计监督的目的是提高特定主体工作效益。  相似文献   

20.
赵德勇 《财政监督》2005,(10):29-30
会计监督制度是利益相关者围绕企业会计行为而设计的一套制衡机制。它包括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和企业外部会计监督制度两大机制。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结构为所有者对经营者会计行为的监督、经营者对本单位会计行为的监督、会计组织的自我监督;外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结构为国家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民间审计对会计工作的监督以及社会公众对会计工作的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