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度伦理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制度伦理是与制度共生共灭的存在体.制度伦理包括两个方面:制度伦理化、伦理制度化.制度伦理具有评价、调节、整合、规范、道德义务履行落实、行政制度伦理先行6项功能.制度伦理是制度创新的主观条件,并通过伦理立法直接参与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绩效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新芝  张维 《山东经济》2005,21(4):14-17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结构及其互补性的关系为分析工具,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城市土地储备制度与城市土地制度中的法律、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等相关性分析出发,指出了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绩效是总体概念上“制度”综合作用的结果,确定了制度绩效评价的原则,对现行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运行成效进行了分析,并对城市土地储备制度中存在的法律障碍、地价高及资金支持系统不完备等问题,提出了加快土地储备制度的立法进程、拓宽筹资渠道、提高城市政府的决策水平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浅谈经济法在法律制度上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昊 《辽宁经济》2006,(6):128-128
对于一个现实中已客观存在的问题争论的持续而激烈,既说明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关心并有所研究,又说明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因并没有一个公认的解释.真理愈辩愈明,对于经济法相关问题的争鸣,当然也预示着经济法的繁荣.本文主要从制度形成、制度构成、制度运作等几个方面,来分析经济法在广义的制度构建上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4.
制度创新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利用制度外溢实现制度创新是一条比较容易实现的创新路线。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存在问题是制度创新薄弱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 ,应该特别关注制度外溢。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制度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不牢,建筑缺失,产权模糊且城乡分割。该文从一组案例和几种观点切入,从其相互之间的本质关联开始剖析,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在加强城乡统筹、加大国家投入、加速一体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加快改革创新、改善农村制度生态。通过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加快税制改革步伐、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探索产权制度改革以及剥离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等方面,从制度上改善农村制度生态。  相似文献   

6.
刘雯  徐嘉祺 《魅力中国》2010,(26):19-19
本文在介绍制度均衡和制度非均衡的含义、成因及其类型的基础上之针对衔接均衡与非均衡状态的制度变迁理论进行了探讨,指出其在制度均衡与否的交替转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最后阐述了理解制度变迁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制度变迁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为线索,从新老制度经济学以及制度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三个方面,详尽阐述了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对于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观点。同时对制度变迁理论经典文献进行回顾,提出了未来我国制度变迁理论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绩效评估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在分析城市土地储备制度产生背景和制度绩效评价准则的基础上,从制度设计、制度实施以及实施效果三方面,论述了土地储备制度绩效评估内容。以泰安市土地储备运作为案例,进行制度绩效评估,指出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运行中存在法律障碍、资金支持系统不完备等问题,提出加快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立法进程、拓宽筹资渠道、提高城市政府决策水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林 《上海改革》2003,(12):35-38
城乡一体化的实现不仅与结构的转换和要素的流动高度相关,而且与制度的安排和变迁高度相关,如果缺乏适合的,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即使有了结构的转换和要素的流动,也会阻碍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因此,制度安排与变迁在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就必须打破制度障碍,对现行就业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为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创造制度前提。  相似文献   

10.
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制度绩效量度及制度竞争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制度经济学家视制度为经济领域的一个内生变量,制度在长期经济增长的分析中至关重要。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减少交易成本,减少个人收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差异,激励个人和组织从事生产性活动,最终导致经济增某。目前关于制度绩效的量化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案例分析,二是模型分析,如运用现代经济分析模型对制度变量的经济绩效进行分析。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制度的竞争。制度优势比其他要素的优势更重要。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最主要的是制度上的差异。发达国家以利用其制度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并形成了国际贸易中的“制度歧视”。  相似文献   

11.
试论破产和解与整顿□王爱华着眼于破产还债公平清偿的功能单一的传统破产制度,由于和解制度与整顿制度的置入而变革为多功能的现代破产制度。以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及经济的持续发展,于维护债权人利益的同时,也注重债务人利益的保护,并从而更有效地维护债权人利益为价...  相似文献   

12.
组织与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组织是制度变迁的关键。组织的特征就在于其是一种有目的的利益团结、是一种契约安排和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结果。组织是制度变迁的主体和发动者,同时,决定制度变迁的路径,推动或阻碍制度变迁的进行。我们必须优化“组织”,做好组织的初始安排、正确引导组织的利益取向和偏好变化、强化组织的学习功能、将组织置于竞争的环境中,推动制度变迁朝着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对于农村合作社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存在着争论,这些争论涵盖了农村合作社的产生、绩效以及内部不同经济主体的利润分配问题。无可否认,合作社的兴起是外在经济环境的推动,也是农民进入市场经济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在需求,农村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谈判能力,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增强了农民经受市场经济冲击、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本文就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制度变迁,以及农村合作社的制度创新作了一些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讨论广东制度变迁的问题上,人们更多地强调了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功能,并以价格机制转换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等制度变迁现象作为主要研究视角或分析对象,而将广东的制度变迁引入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进行全面阐述和制度分析的则相对较少。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为分析视角,考察了经济全球化对广东制度变迁产生的外部驱动力。最后认为,广东的制度变迁是因经济全球化驱动制度系统的整体开放,而与外围制度产生竞争,并通过制度内生模仿机制和制度外部倾销机制实现外部移植制度安排和本土现存制度环境耦合。  相似文献   

15.
董旭  秦倩倩  曲洪亮 《中国经贸》2012,(10):132-134
当前中国经济体制与社会体制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本文从公共福利的角度,揭露出我国经济社会制度存在种种不包容。通过对制度包容与制度排斥的分析,论证了公共福利领域存在哪些不包容和包容性的公共福利制度应该是如何的,并具体提出了包容性制度构建的思路和措施,为中国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需要党的领导,而且还需要一个完善的制度安排。这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形成"以人为本"的制度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度目标,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制度内容。  相似文献   

17.
成本约束制度松懈对制度变迁的反向拉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关注。我国当前的个人所得税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税制问题、征管问题、财产监管问题、违法处罚问题等。通过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而且提出一些具体的制度建设措施,如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制度,调低税率、拓宽税基,以及加强对税源的控制、提高征管水平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制度变迁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改革开放前由于产权模糊、"搭便车"行为和经济体制的低效率导致了抚州经济增长缓慢。而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按劳分配制度和相对自由的就业制度推动了抚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最后文章对近年来抚州经济制度变迁中由于路径依赖所导致的障碍因素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相应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晓东 《魅力中国》2010,(23):334-334
英美等国在学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现代文官制度,对世界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深入发掘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积极因素,对进一步完善现代公务员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