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2 毫秒
1.
论提高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效益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教育经费支出效益为视角,分析当前我国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的一些低效益现象。在对教育属性、层次性及其经费来源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进一步提高我国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效益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教育经费投入到底差不差钱?专家认为,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已经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除了债务是教育投入不足的一个表现形式外,还有另外一个表现就是受教育人口的家庭教育负担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
每期一考     
《东北之窗》2010,(7):61-61
1.在发达国家,政府投入在教育经费中占大头,而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在GDP中的占比却连年减少。发达国家教育的投入占GDP的________以上,  相似文献   

4.
教育与经济相连,当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基础教育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撑时,教育的普及和质量都将大打折扣。这也是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响,始终不见人下来的根本原因。因为,当教育基础设施只能满足少数人的教育需求时,完善的学校教育就成了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在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度增长,但教育经费投入与教育经费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行的教育经费总量,寻找提高教育经费总量的途径,解决高等教育经费总量短缺的问题,对促进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财政经费投入尚需加强、民间资本投入后劲不足、社会捐赠氛围尚待营造、行业和企业投入尚待加大、学校自身筹资机制缺失等问题,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及分担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构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稳定投入机制,合理确定经费分担主体,加强政府分担职能,拓展经费投入渠道,强化学校创收功能,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实施法律规制保障等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对教育投入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初,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公布了200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看了《公告》,我国教育经费和预算内教育拨款持续十年两位数的增长,形势喜人,但细细琢磨,又不无忧虑,仍有必要对教育投入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 教育经费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各行各业进一步提高对教育的认识,高度重视教育的长期重要战略地位,在治理整顿期间努力保证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正由于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教育经费不足单靠增加财政拨款难以解决问题,因而教育事业发展资金的需求矛盾相当突出。笔者拟通过剖析1979年以来上海县教育经费支出情况,就如何进一步解决基础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提出一些初步意见。一、教育经费投资取得的历史成就和现状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整体教育经费支出大幅度增长的背景下,各地区对教育的投入呈现出差异化.通过对比各地区2008年教育经费支出的情况,研究影响教育经费投入的主要因素,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及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检验以及修正,最后对所得的结果作出经济意义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差距的基础上,建立了变系数时点个体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地区生产总值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影响和时期、地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差距较大,但经费投入的地区差异出现缩小的态势。全国教育经费投入的时期效应在逐年增大。大多数西部地区教育经费对生产总值的弹性高于东部省份,而自发性教育投入水平低于东部地区。多数中部省份的地区效应和弹性值介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为了降低教育经费投入的地区差异和实现教育服务均等化目标,应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加强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中西部地区综合经济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完善我国高等教育 财政拨款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我国颁布《教育法》,提出要在中国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校办产业的收入、社会捐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体制。从法律上确立了教育经费的多元投资体制。明确了财政经费在多元教育投资中的主体地位。1997年,在经过几年的“并轨”过渡之后,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全面实行收费制度。从成本补偿角度来看,我国现有的教育结构模式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高校经费严重不足,财政压力巨大;高校教育经费的主渠道薄弱、结构不合理;财政性教育经费事权、财权不统一;高校教育拨款依据和收费标准不合理,不科学;对多元化筹措教育资金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选取1978-2012年广东的数据,对广东地方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两者的关系不显著,这除了广东有来自全国的人才优势外,更主要是因为广东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例过低.为了强化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广东地方政府应适度增加教育支出,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建立分层次分级别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体系,强化教育经费的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完善监督机制,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牛强强 《发展》2012,(6):104-105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近年来,宁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依法保障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的规定,按照突出“一个重点”,坚持“一个原则”,构建“四个机制”的工作思路,积极主动地履行公共财政的职能,促进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保证了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始终沿着科学规范的轨道运行。  相似文献   

14.
《环球财经》2011,(10):124-124
1为什么收?官方声甜:201O年5月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12年达到4%。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在增加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投入的同时,近年还通过多种方式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相似文献   

15.
教育投资是经济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还是一种会产生长期效益的经济和政治投资,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物质基础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是否得到落实的主要标志。近几年是青海省教育财政制度变革强度最大、教育经费增长最快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6.
王银铎 《科学决策》2023,(10):145-160
在新变革时代下,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增强经济韧性是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结合2006年至2020年30个省市基本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韧性的影响与作用,发现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韧性影响显著。通过科技创新、人才流动效应提升经济韧性水平;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韧性有明显的正向作用。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增强教育经费的辐射作用;注重人才流动性与差异化。  相似文献   

17.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是教育经费投入的均衡配置。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历史沿革与现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经济》2008,(4):15-15
尽管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连年增长,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率并没有明显增长。从1993年国家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第一次提出要在20世纪末达到4%的目标,到现在已经将近15年了,基本是在3%浮动徘徊。要实现2010教育投入全部达到占GDP4%的水平,难度依然很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财政分权对义务教育投入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下,从中国教育财政分权的视角讨论了义务教育投入的影响因素,并利用1997-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们分析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教育分权降低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中央支出所占比重,减弱了粘蝇纸效应对政府财政支出增加程度的影响,导致义务教育投入总水平的下降。这意味着,在现有的财政分权体制下,对于义务教育的供给,适当的财政集权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高层声音     
《中国西部》2011,(Z1):6-9
国务院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工作6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增加财政教育投入,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财政教育投入持续大幅增长,已成为公共财政第一大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