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正式建成,其中金融领域的开放合作尤为引人注目。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一直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并且初步形成以"10+3"框架下清迈倡议和"10+1"框架下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为双基石的体制格局。本文在分析双方金融合作的有利条件、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近期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重点领域,并就珠三角地区在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使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从市场主导型转变成政府主导型。伴随着在东盟“10+3”框架下后危机金融合作计划的出台,涉及整个东亚国家的区域贸易协议也相继出炉。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在货币金融领域和贸易领域经济合作运行的现状,进而研究区域贸易协议在东亚地区的有效性,剖析东亚区域合作方式的局限性,为相关决策研究者提供新的问题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合作前提、合作基础、合作载体和合作关键四项要素为支点的新钻石框架,剖析区域金融合作带来的竞争力。基于分析结果,认为粤台金融合作是个长期的过程,目前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粤台金融业合作的重点应当是为两岸日益增长的贸易投资活动提供金融便利;ECFA和CEPA的实施,给两地金融交流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4.
东亚金融合作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把中国与东亚金融合作作为中国进入金融全球化的出发通道。对此丛须:利用亚洲债券基金,加强区域金融合作;运用货币互换协议,扩大我国外汇市场干预力量。  相似文献   

5.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合作迅速上升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核心内容之一,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中美金融合作的重点表现在双方的市场准入,并呈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而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金融监管领域尚缺乏实质性的合作成果。中美金融合作存在明确而显著的内在需求,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中国政府可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和创新的策略,推动中美双边金融合作,这将显著增强中美两国的战略互信,有助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并为全球金融治理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天津经济》2009,(9):71-72
以“粤港金融合作发展新起点——亚太金融新版图”为主题的第二届亚太论坛于9月17日召开,“在中国的人民币、金融业走出去的目标下,粤港金融合作领域有着非常巨大的潜力,整个珠三角要走到亚太金融版图的前台去,而不能只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后援中心。”亚太论坛2009年会秘书长、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磊透露,“我们不仅要讨论粤港金融合作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借用亚太论坛这一国际化的平台,发挥民间智库的效应来为粤港的金融合作提供更多具有实操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沈伟 《亚太经济》1996,(6):6-8,5
试论APEC的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合作沈伟(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上海200000)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英文缩写APEC)自成立以来,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积极的合作成果。本文仅就亚太经合组织的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合作略提管见。MEC金融一体的紧迫性APE...  相似文献   

8.
杨磊 《山东经济》2006,22(4):F0003-F0003
东亚金融合作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东亚金融合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作为东亚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中国尤其关注东亚金融合作,并寻求中国在其中的适当的角色和定位。东亚金融合作,一方面是东亚国家寻求在全球金融一体化背景下通过地区合作保持地区金融市场稳定和效率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全球区域金融合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一)安特卫普市安特卫普市是比利时最大的港口和重要的工业城市,面积14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8.5万,包括郊区在内48万人。该市地处切耳德河——摩泽尔河——莱因河三角洲,地形平坦,河道纵横。港口通过天然河道和阿尔伯特运河等和全国内河水网与西欧水网相接,兼有海港、河港之利。安特卫普8世纪初在切耳德河右岸始建商业小城镇,13世纪建市并加入"汉萨同盟",17世纪初成为世界钻石加工贸易中心。在16世纪中期就成为欧洲最繁荣的商业、金融城市和第一贸易大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城市遭到严重破坏,战后迅速恢复并得到很大发展。安特卫普市是比利时第二大经济中心。设有众多的商业机构、贸易公司、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重要的工业部  相似文献   

10.
《清迈协议》签署的动因始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是东亚货币金融合作中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发展至今其固有的问题和缺陷不断放大,亟需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鉴于当前东亚地区所面临的新一轮外部冲击,东亚各国可以此为契机将《清迈协议》建设成为一个更加成熟、实用性强的区域货币合作机制,推动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莫理宁  吴清 《特区经济》2005,(8):244-245
一、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需求分析1.经济全球化下因东亚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需要加强东亚货币金融合作。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下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动和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导致金融投机资本与金融泡沫大量滋生;形成了全球脆弱的金融经济架构。亚洲地区是新兴资本市场和离岸金融中心集聚之地,由于内部资本市场不发达或资金基础不稳定,受汇率和短期资本影响尤为明显。1997东亚金融危机使东亚各国以及世界深感震撼,东亚危机的严重性和传染性暴露了东亚原有货币金融体制的缺陷—一个孤立的经济体很难独善其身。正是这样的背景对东亚金融合…  相似文献   

12.
作者在对亚洲金融危机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危机之后主要国家的金融改革与发展以及危机之后的亚洲金融合作。经历了危机的主要国家在危机之后都普遍地进一步放松了对金融的管制,推进了金融领域的经济民主化进程,实施了金融稳定化措施,但监管得到了强化。研究发现,危机之后,各国放弃了反资本全球化的民族主义情绪,反而将对国外资本的开放视为促进国内金融稳定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亚洲地区也在试图改变地缘经济与政治结构,加强金融合作,提高亚洲地区应对各种外部冲击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代乡镇》2011,(1):76-78
“近两年来,特别是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两岸金融合作在各领域全面推进,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郑立中近日于北京举行的两岸金融高层研讨会上表示。  相似文献   

14.
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的背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相对滞后于其它领域的经济合作,但随着两岸经贸往来愈来愈紧密,两岸加强金融合作的重要性不断提升。2009年以来两岸金融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推进泛北部湾合作与开发,广西已启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规划和建设。而要实现整个泛北部湾地区在更深层次和更大领域的合作,必然需要构建一个金融合作平台,集聚金融资源,这就给南宁市构建区域性的金融中心、提升中心城市地位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国在增加金融合作的同时也强化了区域经济的关联的紧密性,而一旦隐匿的风险暴露,则极易发生“多米诺骨牌”似的传递效应,本文通过分析构建世界金融安全网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结合世界金融安全网的硬件设置和金融体制方面的软件建设,提出要建立各区域之间的金融防火墙,增强各经济体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为全球金融业的发展创建一个稳定的国际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底,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杭州办事处与浙江产权交易所签署了业务合作协议,将金融不良资产导入产权交易平台进行处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ECFA的签订与全面实施,为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创造了巨大的空间.本文采用规范的分析方法,针对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的现状、作用和路径进行深层次分析,认为加强金融合作是目前两岸的必然选择,应加强两岸商业银行、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合作,建立海峡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完善金融犯罪惩罚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2011,(19):8-8
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日前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20.
崔炳玮 《乡镇经济》2007,(11):57-59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领域改革的阶段性成功,彰显了改革方向和改革措施的正确。但深入推进我国农村合作金融领域改革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尚存许多争议之处。因而进一步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必须澄清这些争议之处,在合作模式、经营与管理方式、资金来源上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