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时代金融》2016,(23)
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正式开市。首批28家具有高成长性的创业型企业正式挂牌交易。截止2016年7月1日挂牌企业已经达到512家。经过七年稳步的发展,创业板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为我国培育多层次市场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使中小型、科技型企业融资变得更加顺畅,对我国资本市场的促进发展也得到了上市公司和监管层的认可,然而,由于创业板具有上市门槛低、上市企业规模小、企业技术风险高、可以直接退市等特点,相对于主板,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来说具有更大的投资风险,这些科技型企业本身也具有不少的经营、技术、财务、概念炒作等等风险问题,这些问题极易导致股价的暴涨暴跌,所以在追求高成长性、高回报性的同时,也容易产生企业上市后业绩变脸、股价非理性下跌等投资风险,因此,中小投资者在投资创业板的时候要具有充足的风险意识,形成良好的投资风格,避免因为股价暴跌而蒙受损失。 相似文献
2.
创业板市场的设立不仅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机遇,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但是创业板市场存在上市公司的经营和技术风险、道德风险、市场操纵风险等诸多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因此,加强对我国资本主义市场的现状和创业板市场特点的分析,结合海外主要创业板证券市场的经验,研究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中国创业板市场存在的风险,并对如何降低中国创业板证券市场的风险提出相应的意见是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创业板市场的设立不仅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机遇,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但是创业板市场存在上市公司的经营和技术风险、道德风险、市场操纵风险等诸多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因此,加强对我国资本主义市场的现状和创业板市场特点的分析,结合海外主要创业板证券市场的经验,研究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中国创业板市场存在的风险,并对如何降低中国创业板证券市场的风险提出相应的意见是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中国创业板市场已经走过了三年多的风雨历程,但其高风险一直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吸收了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特点及存在的风险,并对控制风险的对策作了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仰 《金融经济(湖南)》2010,(1):6-7
创业板市场的推出对我国具有高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风险,并从市场准入、上市公司和交易监管、保荐机构监管、投资者教育等方面入手,提出创业板市场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仰 《金融经济(湖南)》2010,(2)
创业板市场的推出对我国具有高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风险,并从市场准入、上市公司和交易监管、保荐机构监管、投资者教育等方面入手,提出创业板市场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9.
期盼已久的创业板终于上市,但其迅速上涨和大幅回落,恰恰验证了决策层人士之前的担心,即创业板对全局金融风险的影响以及自身风险的防范,我国的创业板市场究竟应该如何监管?本文在介绍各国创业板监管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创业板的特点,提出我国创业板监管模式的思路,探讨我国创业板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创业板市场对于高新企业的融资及对企业的市场认可都积极的作用,我国已筹备了多年的创业板市场在众多投资者的期盼之中终于在2009年10月得以成功的推出,伴随着创业板市场而来的是其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决定了它将面临着市场流动性、市场价格波动性以及退市等不可避免的市场风险问题。因此,本文就我国创业板市场推出后前几个月表现状况入手,针对其中存在的主要市场风险进行探讨,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理清创业板市场风险的具体原因,为我国的创业板市场的进一步完善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显示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模式,分析了它的作用及其风险,就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提出了需要思考的问题和监管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际上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变化与监管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特殊性,以及当前国际上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变化与监管趋势,通过借鉴国际发展趋势和吸取中外历史教训,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可获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过程中蕴藏风险的累积与暴露,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征和主要类型,从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的角度研究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成因,并从监管主体、目标和原则、监管思路以及具体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文将排水自动监测系统项目风险的管理因子分为人员因子和环境因子,选择了城镇排水自动监测系统项目风险的内部管理因子进行了定量研究.对各内部管理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内部管理因子对项目风险管理目标的影响进行了假设,选用结构方程模型作为建模分析工具,在数据预调研的基础上,选用了29个观测变量.经过数据的探索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得... 相似文献
16.
信用风险水平与宏观经济变量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美国、日本部分银行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1999~2007年中国、美国和日本部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数据,本文对影响银行信用风险的宏观经济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的银行信用风险水平与失业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表面上美国的银行信用风险水平极低,而且不受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影响,但是实际上其风险被金融衍生工具隐藏并积累起来;(3)日本的银行信用风险水平与CPI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最后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宏观审慎监管:定义、工具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的全球会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金融监管的反思,宏观审慎监管已成为当前金融研究的热点.本文在总结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宏观审慎监管的定义、特点和原则,并从资本、风险、杠杆和机制四个方丽总结了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要工具,指出中国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原则,并提出了中国下一步应采取的宏观审慎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金融监管的目标不在于金融稳定本身,而在于金融稳定基础上的金融效率.本文通过对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内涵的界定,运用成本一收益的分析方法,对金融监管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对比,由此判断金融监管效率的水平与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成本、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多元统计的方法,对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37组有效样本数据进行经营业绩的分类研究和综合考评。首先进行因子分析,从12个指标中提取出反映四方面能力的四个公共因子;然后对样本公司进行分层聚类分析,利用SPSS分析软件聚合成为5类,分析各类公司在各个因子上的平均得分,找到其优势因子和劣势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并从公司管理层和投资者的角度分别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证券监管的研究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2):38-43
为了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纠正市场失灵,防止证券市场出现危机,促进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充分发挥,必须要对证券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进行研究与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