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再贴现作为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工具。它对合理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加速资金周转,规范商业信用,促进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再贴现业务发展普遍缓慢,再贴现的政策效应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金融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日,笔对部分人民银行及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进行了调查,发现到期汇票资金有30%以上不能及时收回,商业银行迟付款项所占比例更多,大部分票据迟延4至5天。这种现象的存在使银行承兑汇票的信用度受到影响,也造成有的企业抿收银行承兑汇票,使银行在办理贴现、再贴现业务中存在畏难情绪,进而影响到再贴现货币工具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3.
武超雄  李焱 《山西金融》2002,(12):50-50
1.再贴现利率高。2002年2月21日,人民银行再次调低存贷款利率,但再贴现利率却保持不变,仍是2.97%,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转贴现率则低于2.5%,在资本成本核算上再贴现已不再具有价格上的优势,一些国有商业银行为获得较高收入,将持有的贴现票据办理转贴现或到票据市场进行融资,再贴现利率高成为再贴现业务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我国票据市场对中央银行再贴现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由直接向间接的转变,再贴现政策工具在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再贴现政策工具的载体——票据市场发展的分析,结合我国实际,说明了票据市场发展及对中央银行再贴现货币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稳步推广使用商业票据贴现再贴现工具□钟起瑞商业票据承兑、贴现和再贴现是比较有效的信用工具商业票据承兑、贴现和再贴现都是在商品交易基础上产生的信用工具。它既是货币市场上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融资手段,也是中央银行货...  相似文献   

6.
陈军 《上海金融》2002,(6):15-17
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政策的调整可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本文试从目前我国再贴现业务现状及票据市场较发达地区业务拓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完善和改进再贴现政策效应的途径,以达到促进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增强货币政策可操作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分析当前再贴现政策对区域票据市场的影响入手,分析了再贴现政策效应弱化的原因及政策取向调整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再贴现政策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韩平 《中国金融》1996,(8):20-21
灵活运用再贴现政策工具强化央行间接调控手段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市分行韩平再贴现政策是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较为普遍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调节信用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人民银行开始注重再贴现政策工具在金融...  相似文献   

9.
再贴现业务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内生性货币政策的理性工具。在经济和金融体系正常运转与利率政策趋强的环境中,再贴现业务明显扩大规模,发挥其“预防和微调”的政策效应。今后,为更有效发挥再贴现业务的效应,我们需要解决票据市场发展、贴现利率市场以及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密切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以来,在我国逐渐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下,票据市场稳健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多次运用再贴现这一政策性工具进行调控,使再贴现业务呈大幅上升趋势,可见再贴现政策调控的效果明显。但是在该业务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业务处理手续繁杂、票据纠纷风险、资金风险和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再贴现业务效率和安全等问题,本文着重以中国人民银行九江市中心支行当前再贴现业务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如何提升办理再贴现业务的效率,规范再贴现业务的操作流程,从而有效的管控再贴现业务的资金风险。  相似文献   

11.
徐家元  程纯  朱俊高 《金融纵横》2003,(2):41-42,45
一、问题提出 再贴现作为西方中央银行传统的贷币政策工具“三大法宝”之一,被不少国家广泛应用。因为它不仅能影响商业银行信用扩张,并借以调控贷币供应总量,而且还可以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有选择地对不同种类的票据进行融资,进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2001年9月,人总行将再贴现率提高之后,人行各分行办理的再贴现余额出现了急剧下降,再贴现政策工具效果几乎无法体现,引起业界人士的议论纷纷,本文分析了再贴现萎缩的原因,指出票据市场的发展总体仍是健康的。  相似文献   

13.
施海松 《上海金融》2003,(11):15-17
目前,全国再贴现业务已经连续三年成倍萎缩,再贴现在央行宏观调控中已退居辅助地位,未来再贴现业务何去何从?本文提出了再贴现政策的选择应充分结合经济金融形势的主要矛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梗阻问题、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完善程度等实际情况,阐明了现今再贴现尚不能退出历史舞台的六个理由,并建议未来再贴现职能定位作三方面的调整,以期促进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执行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一、再贴现政策在人民银行基层行运用状况 1999年以来,随着总行和分行一系列改进和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的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和实施,人民银行基层行的再贴现业务有了长足的发展,集中表现为:一是再贴现范围迅速扩大,已由开始的煤炭、电力等五个行业和四种农副产品的已贴现票据辐射到各个行业.二是再贴现业务总量快速增加,以衢州市为例,2000年末全市再贴现余额1.99亿元,比年初增加1.92亿元,增长28倍,累计发放再贴现资金3.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80亿元,增长27.5倍,再贴现已成为人民银行基层行解决商业银行临时性资金困难的重要途径.三是推动了票据市场发展,促进了跨区域票据市场的形成.郑州华信、深发展等一批金融机构相继推出了跨区域的票据贴现业务.四是再贴现政策的利率杠杆作用初见成效,贴现利率大幅降低,并直接刺激了企业对票据的贴现需求.据调查,2000年衢州市金融机构贴现率平均下调了1一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对贴现资金的需求呈大幅上升之势,全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累计发放贴现资金4.96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了近6倍.五是扩大了货币供应,增强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加速了企业资金流转,并对信贷资金投向发挥了一定的导向作用,优化了信贷结构.六是票据市场的发展壮大又为中央银行转变金融调控方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再贴现业务的基本特征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徐联初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全面开展再贴现业务,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再贴现业务的基本特征,思考我国再贴现完善与发展的对策,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国现阶段再...  相似文献   

16.
再贴现作为中央银行行使金融宏观调控职能的三大货币政策之一,对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近年来,随着货币政策调控形势变化,金融机构对再贴现业务的需求升温,但现行再贴现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制约了该项政策发挥作用,必须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17.
自2001年9月,人总行将再贴现率提高之后,人行各分行办理的再贴现余额出现了急剧下降,再贴现政策工具效果几乎无法体现,引起业界人士的议论纷纷.本文分析了再贴现萎缩的原因,指出票据市场的发展总体仍是健康的.  相似文献   

18.
再贴现     
亦称“重贴现”。商业银行把经贴现归已所有的票据再以贴现方式出售给中央银行。承办贴现业务的一般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在资金不足时,通过再贴现业务,可以从中央银行取得贷款。但在英国,办理贴现业务的不是商业银行,而是贴现公司;贴现公司银根紧时,把贴现票据提交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如果商业银行拒绝办理再贴现业务或收回对贴现公司的短期贷款,贴现公司就必须把未到期的贴现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再贴现率由中央银行自行规定,而不是像贴现率那样由市场利率来决定。所以,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常常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来调节市场货币流通。再…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中央银行再贴现工具及其运作机制 ,分析了我国中央银行开展再贴现业务以来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再贴现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再贴现业务:制约因素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再贴现业务是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的间接性调控工具,经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的再贴现业务已有显著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但是,由于存在着诸如票据市场欠发达,票据贴现发展滞后以及中央银行再贴同操作力度不够等制约因素,阻滞了我国再贴现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当前,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再贴现业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发展思路主要是:大力发展票据市场,完善和充实再贴现业务的市场条件和环境;进一步发展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票据贴现业务,为再贴现业务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强化我国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的操作力度,完善和充实再贴现业务发展的内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