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议利率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日近,呼之欲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引起金融界的广泛关注。利率机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将对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和经营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已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课题。 一、现行利率机制的缺陷 我国目前的利率机制是计划体制下的产物,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发挥过特殊作用。但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它的缺陷已日益明显的显现出来。 1.利率的决定机制方面,在我国不存在市场供求决定的均衡利率,各种存贷款利率均由央行决定…  相似文献   

2.
张其林 《时代经贸》2007,5(2X):114-115
分析了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必要性和风险,探讨了我国目前金融监管的缺陷,指出了完善金融监管防范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可能发生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最为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行多年,其中,债券、票据和货币市场的利率都已实现市场化,目前需要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是指银行利率的市场化。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的管制,取消各个金融机构贷款利率Q7倍的下限限制,由备金融机构根据市场情况及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并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同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等政策。  相似文献   

4.
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如果市场竞争充分,则任何单一的经济主体都不可能成为利率的单方面制定者,而只能是利率的接受者。本文阐述了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并分析了我国现行利率政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利率市场化: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晓丽  王静 《经济论坛》2001,(12):17-18
一、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概况 (一 )拉美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 智利从 1974年 5月起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三年,智利的经济出现了好转,通货膨胀得到抑制,财政赤字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好景不长,由于其利率开放后,金融监管机制建设不力,加上银行改制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智利出现了一个超高利率时期, 1976~ 1982年平均实际利率达到了 32%,智利的利率改革没有达到设计者所预想的动员储蓄,增加投资,促进增长的良性循环的目的。阿根廷早在 1971年 2月就开始了部分利率市场化的尝试,但却在不到一年之中便中途夭折,原…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必要性和风险,探讨了我国目前金融监管的缺陷,指出了完善金融监管防范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可能发生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利率市场化改革这一大背景,从构建存款保险制度出发,分析中国现行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在中国推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欠发达地区银行利率定价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杰 《经济管理》2007,(16):48-53
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特征和收入结构已经反映出存贷款利率的重要性,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的经营尤其依赖于存贷利差收入。在当前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如何进行利率定价日益成为重要课题。对此,本文通过建立特定时期的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的行为模型,对不同情景下的利率定价进行理论分析,进而明晰商业银行现行利率定价选择的根本缺陷,提出了最优利率定价策略及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利率市场化的角度,使用马尔科夫体制转换自回归模型(MS AR)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1996—2017年)利率水平决定机制的非线性变化。通过计量模型识别出我国利率水平决定的两个体制,即“财政主导”(1996—2005年)和“货币主导”(2006—2017年)。我国利率决定机制改变的时间轨迹与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关键时间节点相吻合。这表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利率调控方式由财政主导转向货币主导,为进一步的利率市场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利率市场化是相对于利率管制而言的,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和意义及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国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经验和教训,提出深化利率改革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利率市场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经济问题》2005,(8):46-48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发展至今,利率管制的缺陷已逐渐显现,放松利率管制、实现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这一进程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机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我国中小企业应该抓住机会,利用利率市场化进程带来的契机努力提升自身的信用,改善财务状况,实现更有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率市场化是进行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国际经济一体化以及金融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现存的利率管制体制愈来愈不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要求,其存在的各种弊端也在不断显现,因此,加快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首先从规章制度及各学者的观点入手,界定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然后分析了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法律缺陷,为提出以法律手段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做铺垫,以有力地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最后根据以上内容,总结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戎  王红光 《生产力研究》2004,(7):39-40,6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现代市场体系的逐步健全 ,与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相比 ,货币市场的发展明显滞后 ,尤其是固定利率体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日益显露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分析我国现行利率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入手 ,回顾总结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的成绩和进展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次序安排的有效性与风险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国松 《财经研究》2004,30(2):16-24
我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探索稳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之路,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入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阶段--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本文从效率与风险出发,结合我国当前的具体国情,对现行公布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次序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指出现行已公布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次序安排的高风险性和低效性,并提出相应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次序安排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7,(6)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至今已初步形成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格局。文章回顾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并利用状态空间模型(State Space Model)对我国的均衡利率水平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表明,在1996年第一季度至2015年第四季度的样本空间内,我国均衡利率水平均高于基准名义利率,且前者较后者的波动更为频繁。  相似文献   

16.
林建红 《经济师》2003,(9):41-42
利率市场化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基础 ,利率市场化也一直是我国金融改革的方向。文章就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缺陷以及实现市场化必要性作详细论述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利率机制创新,就在于尽快实行利率市场化,放开利率管制。基于这一认识,作者进一步就我国如何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若干对策性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最早是从货币市场化开始的。1996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同业拆放利率。1998年放开贴现、转贴现利率和债券回购利率。从此,我国在货币市场上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利率。在推行货币利率市场化的同时,我国在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方面也实行了逐步的、有限度的、稳步推进的市场战略。我们提出“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  相似文献   

19.
雷超  何传金 《时代经贸》2006,4(11):79-80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内容,是加强金融间接调控的关键,对于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改革其他相关制度,优化资金配置、调整国民经济结构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利率机制时市场的导向作用也在不断加大。结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深入细致地分析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对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无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率市场化漫议窦仁政利率市场化不宜盲目推进利率市场化作为我国利率改革的方向和长远目标,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目前这一阶段,利率市场化的各种措施不宜盲目出台快速推进。其理由如下:1放开利率的负作用较大。我国近年的名义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但剔除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