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公司治理的失败成为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本文以被特别处理作为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标志,从纵向的角度动态考察公司治理结构变化在财务危机发生过程中的累积影响,详细分析了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过程中,公司治理恶化所产生的作用。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和其他股东对控股股东制衡能力的减弱将使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增加;独立董事的频繁更替是公司趋于财务危机的征兆。从防范财务危机的角度出发,应该从多个方面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
虚拟企业的公司治理探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虚拟企业,是一种能够适应科技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虚拟企业模糊了传统的企业边界,向以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为核心的传统公司治理结构安排提出了挑战。本文认为,虚拟企业应该采用一种动态的多元的治理结构,形成共同治理模式,并且让沟通、信任、声誉市场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变革中的治理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以来,我国在经济与政治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政治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治理理念、治理结构和治理主体.许多新的理念、结构、主体和行为已经引入我国并在逐渐传播开来,但这一过程还远未完成,为了在新形势下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维护政治的持续稳定,我们必将大力推进治理的革新与深化.  相似文献   

4.
高伟  李静静 《经济师》2012,7(2):100-101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高校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这些举措引发了学者对高校治理的研究兴趣。他们根据不同的理论学说对我国高校治理进行研究,并结合国外主要是欧美国家的高校治理模式及其重大变革,对我国高校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慧 《生产力研究》2007,30(1):148-150
文章针对现有产业集群文献中对于集群治理问题关注不足的研究现状,从廓清集群治理的相关概念入手,探讨了集群治理的结构、机制与效率的特定内涵,重点就现有的集群研究中网络治理和价值链治理这两个主要分析工具展开讨论,指出拓展它们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的必要性,并就建立一个整合的分析框架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6.
公司资本结构体现在融资成本及公司价值方面,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公司的治理结构.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司资本结构对治理绩效的影响与公司治理结构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国有独资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讨论了国有独资企业现行治理结构的主要弊端,经过分析认为:国有独资企业治理效率低下的主要根源之一是其内部存在的双重治理结构,双重治理结构在运作中的矛盾与冲突导致了其显性治理结构的虚置。作者认为国有独资企业的下一个改革目标应是调整双重治理结构的职能与运作方式,提高国企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内容,随着我国银行业市场日益开放,从国有商业银行加快股份制改造和创造上市的条件着手来改善国有银行的治理结构,提升其竞争力当属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10.
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及其融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1995年以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而与国有企业相比,规模小、力量薄但却创造了中国60%以上工业产值的中小企业是否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呢?是否需要考虑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呢?如果要建立,该怎样建立?理顺了公司治理结构,又对中小企业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有哪些影响呢?针对这些问题,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分析,力求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行公司制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深层次症结在于“股东至上”逻辑下国企单边治理结构模式存在着内生缺陷。因此,克服缺陷、矫正失衡的思路设计必须是:引入共同治理机制,以替代单边治理模式,变“股东至上”逻辑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使企业利益相关者尤其是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及相应的剩余索取权,形成多元产权主体共同治理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公司治理模式是与一定的经济和金融体制、法律制度、文化背景以及发展历史相适应的产物,并且需要根据经济环境和法律以及文化背景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因此,构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模式时,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现有的治理模式,而应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经济功能以及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现实。因此,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应选择以内部治理为主、外部治理为辅的混合模式。  相似文献   

13.
肖宇清 《经济师》1998,(8):40-41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选择与构建设想肖宇清建立以公司制为主要组织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当前国企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主要的难点是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治理结构,既能避免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实现政企分开,又能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4.
胡云超 《经济管理》2005,(23):38-40
本文依据有关文件,对我国企业年金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影响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9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股份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基本相同的,由于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各国股份公司的治理结构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而股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差异是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程度差异的外在表现。股份公司的治理结构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调整和改变,并遵循以下规律: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化、资源-产权配置效率最优化、交易成本最小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与完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 《铜陵学院学报》2006,5(1):54-57,102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因我国经济、政治体制背景的特殊性存在不可避免的一些缺陷,研究这些缺陷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有效的公司治理既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又包括外部治理结构,目前,由于我国缺少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条件,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尚不成熟,缺乏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这势必导致资本市场无法正常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制定相关法律制度,使外部强势监督机构有法可依,违法必纠。  相似文献   

17.
尹卫江  崔伟利 《当代财经》2003,(3):92-93,99
公司治理结构可分为内部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相应的会计监管也可划分为外部会计监管和内部会计监管。如何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探讨适应我国转轨时期的公司治理和会计监管模式,是我国公司治理变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少龙 《经济师》2002,(11):16-17
我国上市公司及证券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其成因在于体制和历史因素。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调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强化监事会功能和积极稳妥地推行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结构合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国企改革现存问题的分析,引出国企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文中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容以及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并就我国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郭志宇 《经济师》2013,(12):198-199
外部治理结构是对内部治理结构的必要补充,山西省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外部治理环境。文章对山西省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外部治理环境进行研究,提出了外部治理的对策: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强化金融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