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外资的大量引入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生态环境也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其中外资对我国环境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效应、结构效应、规模效应、管制效应对我国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技术溢出的正效应;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发挥规模的正效应;调整优化产业引资结构,进行环境管制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FDI集聚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新安 《财贸研究》2006,17(4):15-21,48
通过构建外商直接投资集聚效应的内生生产函数模型,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因素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不仅通过要素投入数量的集聚,而且通过要素质量和效率增进强烈地影响经济增长;在经济发达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强烈,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西部地区市场化引资所面临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3.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政府引进来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持续扩大。上海市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它利用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的机遇,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有效地引入外资。随着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加上巨大的市场潜力,上海市利用外资的规模逐步扩大。2005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达到68.50亿美元,同2004年相比增长4.7%,2006年,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1.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国内资本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非常有意义。本文利用1983-2018年时间序列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国内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都具有直接的正效应;国内投资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要大于外商直接投资;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资本具有"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增长理论和空间经济学框架下,选取2004-2012年江苏13个市统计数据,运用Matlab软件建立空间面板模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本市的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会对本市的经济产生促进作用,即直接效应;也会带动邻近市的经济发展,即间接效应。此外,内资对经济的贡献比外资大,且外溢强度也高于外资。江苏省各市之间存在很强的空间依赖性,经济互动效应明显,这为江苏省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西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不仅规模小、增长缓慢,在全国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且档次低、质量差,使西部失去了外商直接投资这一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为改变严峻形势和不利局面,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投资环境,发挥资源优势,加强外资利用,拓宽利用外资领域,严把外资质量关。  相似文献   

7.
黄鹤 《现代商业》2012,(15):126-127
近年来由于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有着一定的影响。广东作为长期吸引和依赖外资的重要地区,在外资进入模式、产业构成等方面都出现了重要的变化。本文运用相关的经济数据,分析金融危机对广东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目前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政策,探讨如何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进一步促进外资在省内的产业升级和地区经济均衡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不断发展变革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整体上我国商贸流通业外资引入对行业内本土企业产生了一定扩散效应,且外资质量引致的扩散效应强于外资规模;商贸流通业外资规模和质量在我国均存在行业内双向效应,且这两种效应表现出来的区域异质性存在一定差别;外资规模和质量对本土商贸流通业产生行业内扩散效应的地区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产生行业内挤出效应的地区主要集中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江苏省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江苏省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本省经济增长吸引更多的外资;同时改善本省的投资外资让外资更多的进入以此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01-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规模效应、增长效应和结构效应三种机制对中国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其中,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为负,增长效应为正。整体而言,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雾霾污染正相关;地区生产总值与雾霾污染显著负相关,煤炭消费、机动车辆、贸易开放度、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以及产业结构与雾霾污染显著正相关,人力资本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顾及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ausal link betwee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domestic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for the period 1988–2003 using a multivariate VAR system with error correction model (ECM) and the innovation accounting (variance decomposition and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analysis)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ile there is a bi‐directional causality between domestic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there is only a single‐directional causality from FDI to domestic investment and to economic growth. Rather than crowding out domestic investment, FDI is found to be complementary with domestic investment. Thus, FDI has not only assisted in overcoming shortage of capital, it has also stimulated economic growth through complementing domestic investment in China.  相似文献   

12.
Using a novel panel dataset of Egyptian governorates for the period 1992–2007,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ggregate and sectoral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on Egypt’s economic growth. We distinguish between FDI in the manufacturing, agriculture and service sector. The similarity of governorates in terms of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like culture, language and legal framework and the consistency of the data collection process enables an effective estimation of the effect of FDI on Egypt’s economic growth. Employing General Methods of Moments (GMM) panel estimations, we find that neither aggregate nor sectoral FDI has an unconditional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We also reject human capital as a channel of absorptive capacity, but reveal an interesting effect of FDI in the service sector on economic growth in interaction with domestic private investment (DPI). Service FDI promotes economic growth only if the host governorate has a minimum threshold of DPI to absorb foreign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势头。其中.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大量进入,无疑是促进其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从FDI与东道国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理论入手.针对FDI对长三角地区不同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考察了FDI占GDP比重的演变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实证模型,对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三大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与FDI流量的变化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不同区域FDI的产出弹性有很大的区别.且FDI对国内资本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越来越活跃,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一种途径。随着青岛市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稳定增长,对青岛市的经济发展发挥了主要的推动作用。外商投资企业成为青岛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增长点。外商独资成为青岛市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外资来源及投资领域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有所改变。青岛市应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和质量,通过对投资方向的引导进而优化青岛市的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15.
FDI在直接增加东道国资本流量的同时,还会对国内资本产生一定的“挤出”或“挤入”效应。因此,从资本形成角度看,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其取决于FDI最终“挤入”还是“挤出”了国内资本。本文利用我国1985年至2003年的相关数据,通过经济计量模型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虽然对我国国内资本的“挤出”效应和“挤入”效应并存,但总体上有一个“净挤入”的效果,因此,从资本形成的角度来看,FDI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本文建议我国应继续扩大利用FDI,并对抑制FDI对国内资本的挤出效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剖析服务业FDI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对服务业FDI与服务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服务业FDI对服务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表明服务业FDI通过产业聚集效应、公共服务创造效应以及服务贸易效应对服务业经济的发展施加积极影响。另外,服务业国内投资对服务业经济的拉动作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应重视与提高内资对服务业发展的作用,实现服务业FDI与服务业国内投资对服务业经济增长的协同推动。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aims to empirically examine how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s) protecti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along with other possible variables, may affect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host country.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92 countries during 1970–2007, I conclude from the system generalised method of moments estimation that domestic investment share, FDI, R&D capacity, openness to trade, human capital and IPRs protection all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impacts on economic growth. A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countrie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development suggests two striking findings. First, besides the domestic investment, openness, human capital and IPRs protection, R&D is the key to drive economic growth in the higher‐income countries, while FDI is the engine of growth in both higher‐income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Second,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impact of IPRs protection on economic growth is found in both higher‐income and lower‐income countries. However, such an impact is not detected in the middle‐income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与政府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对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深层次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示范效应方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民经济运行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也正在形成和增强,这对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在未来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当然需要进一步扩大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但政府应当着力于重构内资与外资的关系,在更好地促进国内资本生长发育的基础上来扩大引进外资,从整体上协调好对外开放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经济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开放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究竟作用如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为我国合理开放政策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基于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从外贸和外资两个角度出发,对中国1985-2004年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现阶段国内资本投入仍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原因,相比之下,外贸和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人力资本的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省际面板数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87-2004年我国29个省份的统计数据,建立Panel-Data模型,在考虑FDI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的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分析方法,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FDI本身并未给经济增长带来益处,它需要与人力资本相结合,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1987-2004年间与FDI相结合的是具有中等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本,但是随着FDI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FDI与人力资本相结合的层次开始发生改变,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本对于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发挥开始起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调整有一定的时滞,这种正向的作用还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