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总结以龙脊梯田为代表的桂北山地稻作梯田系统的生态文明观,以挖掘桂北山地稻作梯田系统的生态价值为出发点,分析桂北山地稻作梯田系统开展生态产品价值转换需破解发展与传承、生态系统退化、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把握好保护为先、文化传承、生态有价、创新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方向,提出要深刻挖掘桂北山地稻作梯田系统的生态文化观,讲好梯田系统生态故事,打造“壮乡山耕”农耕生态文化品牌,在桂北山地稻作梯田系统中创新性开展耕地生态补偿试点工作,探索农耕地区“绿水青山”通往“金山银山”的差异化路径,推进农耕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态经济模式是一种涉及经济、社会、生态和区域经济协调等多种因素的发展模式。湖南西部是一个生态脆弱,但同时又是一个生态区位极为重要的区域。文章探讨了湖南西部生态经济建设制度机制创新的需求,分析了该区域生态经济建设制度机制创新的障碍,提出了湖南西部生态经济建设的宏观和微观制度机制创新,即宏观中的法律约束、政府协调、市场价格、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机制,微观中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生态经济联系机制。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分析乌鲁木齐地区在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和环境压力,得出以下结论:在城市经济发展和建设进程中,必须全方位地改造区域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该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生态、低碳和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为目标核心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正成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追求。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的特殊区位与生态属性,使发展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成为必然;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生态条件、发展生态农业的丰富经验与现实基础、以丰富的科教与智力资源作支撑以及各个层面的制度创新,使实现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产业化成为可能。未来大秦岭生态城市群农业建设模式应注意突出特色和农业产业体系的生态友好性,在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业的生产功能,诱发农业的经济功能,同时兼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通过强化政府的引导与媒体的宣传、强化金融支持与改革以及实施生态农业品牌化战略等,促进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5.
关于如何对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指标和方法。采用国际通行的生态足迹分析法对宣城市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目标区域的生态足迹需求基本适应区域资源承载力,但呈现逐年减小趋势。希望本文能够为政府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采取更加有效的保护措施促进区域生态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民俗体育文化旅游的发展,以西安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并从政府、企业、秦岭山地当地民众角度提出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苏州市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城市的典型代表,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前提下率先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并付诸实施。该规划按照地域分异规律,将一定的地理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单元,进而明确各区域的主要生态及环境状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建设和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实际过看,苏州市这一做法还存在着区域异质性不明显、配套措施相对落后等问题。苏州市政府应充分保护各生态功能分区的生态异质性,制定有针对性的环保措施,合理安排经济活动,细到分区规划,以实现生态功能区在发展中得到切实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依据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构建相应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经济、社会与环境三个领域中选取具有导向性和代表性的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进行组合赋权,对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期能够全面反映该区域的建设情况,有助于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生态补偿与城乡边缘带自然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城乡边缘区的自然资源状况以及生态补偿理论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城乡边缘区自然资源生态状况恶化等有关问题,讨论了生态补偿理论对该区域自然环境保护的意义,最后从资金、技术、法律等方面尝试性的将该理论用于城乡边缘带的自然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0.
何颖 《现代商业》2011,(11):115-116
本文以品牌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区域品牌的建设问题的观点,并以杭州女装区域品牌建设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杭州女装区域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生态位重叠严重,品牌群落生态系统不健康等问题,并提出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与作用,对区域品牌进行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操小龙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7):118-119
我国的山地,高原,丘陵占国土面积的60%,经济相对落后、城镇化程度不高是其共同的特点。在山地发展区域经济,推动城镇化建设,要根据其地域特点,对相关因素进行利用和改造,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互动机制,通过产业集聚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政府在此进程中的作用来推进两者协调进行。  相似文献   

12.
胡吴进 《价格月刊》2012,(10):79-8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经济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体育旅游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与具有资源优势的中西部同类地区相比,该区域经济较发达,体育旅游经济模式较多,具有一定的区域独特性。必须认真分析其优势和特点,研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寻找区域体育旅游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大安排部署。海北州作为青海省环青海湖牧业示范和生态旅游区的重要区域,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不仅直接影响着该地区资源环境态势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平衡。因此海北州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为此,就海北州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谈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加快生态文化建设是当前的必然趋势,生态文化建设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通过对城市区域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有关完善城市区域生态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区域品牌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要以"可持续"为宗旨,兼顾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需要在环境保护、中介机构、品牌梯度、品牌防御、人才培养等方面整合力量,促进区域各企业的有序竞争,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增强区域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凉山州甘洛县是一个旅游资源大县,民族风情独特,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以开发山地户外运动为抓手,集合实际情况,推动全县的旅游开发,建设山地户外运动大县,与周边地区差异化竞争。  相似文献   

17.
李金晓  吴进明  曾健国 《商》2014,(14):156-157
本文从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结合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中西部在实行赶超式发展的过程中,遣成了巨大的生态破坏,从而陷入了落后-生态破坏-差距扩大的怪圈.本文通过分析产业生态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作用的内在机制,创造性的提出了通过发展产业生态化,来实现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的和谐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性大,在30多年的环境保护演进过程中,生态环境得到局部改善,但是整体不断恶化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特别是在民族地区,加之地质环境特殊、生态脆弱的特点,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仍存在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聚焦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阐述民族地区环境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环境保护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望进一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蒋神州 《市场论坛》2007,(12):23-24
生态经济在区域品牌形象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但又苦于缺乏实际策略去切实构建区域生态经济。文章针对这一情况,直接指出大力促进土地集中,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并建议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区域生态农业经济。最后,文章提出循环经济和绿色消费的市场体系建设以及相关政策策略,为区域生态经济建设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