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基于中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2009-2021 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以风险承担能力为调节变量,考察了技术并购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较强,但企业创新效率较低;科研人员的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贡献大于研发资金投入,属于知识型增长;技术并购有利于增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但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效率有消极影响;将风险承担能力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检验发现,风险承担能力较高,能够有效增强技术并购规模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降低技术并购规模对企业创新效率的负向影响,但对技术并购次数与企业创新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得出相关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土创新能力、FDI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但国内众多有关FDI技术外溢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普遍忽视本土创新能力这一重要因素,因此,FDI技术外溢的作用在这些研究中可能被高估了。本文通过1987-2003年中国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分析了本土创新能力与FDI技术外溢两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出结论:本土的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在控制本土的技术创新能力之后,FDI本身产生的外溢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FDI与人力资本的交互作用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创新能力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比东部地区更强;本土创新能力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石琳娜 《魅力中国》2010,(26):29-29
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等方面,构建城市创新能力体系,进一步提出了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四种途径。  相似文献   

4.
刘涛 《辽宁经济》2005,(6):34-34
传统工业包括机械、化学、建材、钢铁、纺织、造纸、食品制造与加工等工业部门,是我国工业的主体和重要支柱。其产值占全国工业经济总量85%以上,接纳工业部门90%以上的从业人员,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传统产业正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行业层面,对工业部门技术创新效率评估,考虑到各行业处于不同的技术前沿,将工业部门分为技术密集型行业、能源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技术创新效率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密集型行业效率最高、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次之、能源密集型行业技术创新效率最低。基于以上结果,对我国工业部门不同群组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军 《理论观察》2013,(1):68-69
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不断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上来,应用现代技术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增强应对金融风险能力,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相似文献   

7.
王立军 《开放导报》2007,62(6):96-99
本文基于我国1999~2005年工业部门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建立两部门生产模型,分析FDI和自主技术创新对工业部门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外资企业在我国经济增长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就工业部门来说,国内地区间科技创新与合作是我国内资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源泉,FDI直接技术外溢效应并不是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考察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我国东部地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部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有正相关关系.东部地区由于工业部门的技术补偿效应显著,从就业总量来看,技术进步具有正的就业效应。  相似文献   

9.
2008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转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其影响正在从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全球经济发展减缓,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出现了经济衰退。我国的一些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和传统技术企业受到冲击。但同时我们看到,一些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由此可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0.
毛永胜 《魅力中国》2014,(5):157-157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学生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实践能力与技术能力综合性强的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住。要想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就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理论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叶帆 《发展》2006,(2):27-29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全会明确要求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强调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16字方针,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固然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相应创新要素的投入。  相似文献   

12.
按国家科技部策划资助,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完成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的定义,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包括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及创新绩效,广东在2004年全国的创新排名第三,属于国内创新能力较强的省份。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快速技术进步的时代,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取决于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实施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成为国家和地区商业环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首先引用中国创新指标体系——钻石模型对欠发达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结合地区实际确定价值实现能力、技术实现能力、人才实现能力为影响欠发达地区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构造回归方程对影响因素进行OLS分析,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提升欠发达地区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内生增长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涛  宋德勇 《南方经济》2006,94(8):77-84
通过引入城乡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结构,吸收内生增长理论的思想,本文提出一个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内生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加快资本积累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中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可以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6.
王玉慧 《魅力中国》2010,(15):87-87
培养学生能力是教学的总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明确知识的掌握是能力培养的基础,能力形成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其中能力的核心是人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主要品质则是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7.
罗梦 《魅力中国》2010,(17):253-254
最新颁布的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通过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是培养目标中的核心。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又是核心中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能力是在一定发展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创造及产业化的综合能力,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繁荣、社会富裕和进步的有效途径,是全面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推动力量。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对“自主创新”和“国家创新能力”两个概念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确定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并初步构建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分解为国家自主创新的投入能力、国家自主创新的产出能力、国家自主创新的扩散能力和国家自主创新的支撑保障能力四个一级指标,且将一级指标细分为十六项二级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产业》2006,(8):25-25
2006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峰会日前在清华大学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完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除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能力之外,最急迫的就是提高技术转移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