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各省市高速公路路网建设日趋完善,高速公路通行日益网络化,行车路径的选择更具灵活性,同时,投资主体也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使得通行费的拆分合理性、有效性成为目前联网收费的关键性问题。如何对高速公路网中车辆的路径进行识别,准确判断其行车路线,进而确定其路网通行费,并准确对通行费按其实际行车路径进行拆分,是目前国内各省市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建设中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实现高速公路的联网收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联网通行费拆分结算准确及时,从而保证各高速公路业主的利益。在省内不同高速公路的互通,便利车辆通行,但通行费拆分问题随之而来,由于投资建设等原因,每条高速公路并不同属于一个业主,如果车辆行驶多条高速公路,则所交的通行费不能简单地归到出口收费站所在路段。如何合理地规划资金的拆分结算,使各个高速公路业主得到应有的收入,便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湖北省整个高速公路联网计重收费软件系统的开发工作、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实情及湖北省高速公路计重收费的政策和标准,研究并实现了目前在高速公路路网存在环状(多路径)情况下采用最短路径法的联网计重收费的通行费拆分结算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网络的复杂性越来越高,投资也越来越巨大,大多数省份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格局,通行费拆分将直接影响到不同投资主体的收益。因此,为保证联网收费的顺利进行,在存在多义性路径的路网环境下,路径识别技术成为联网收费以及合理拆分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开发背景浙江全省高速公路在2001年底实行全省联网收费,随着路网的不断扩大,出现了多个环路和环套环的路径,路径二义性问题日益严峻,为保障通行费清分的公开合理,保障投资业主的利益,2009年9月,浙江省高速公路上开始使用高速公路精确拆分二义性系统,采用能够接受RFID通信技术读写的复合通行卡,通过路侧标识站对复合通行卡写入标识信息、在出口将信息读出,实现对车辆在高速公路网通行路径的识别,从而实现通行费按实际路径进行精确拆分。  相似文献   

5.
由于高速公路的道路交通特点及其在运输系统中具有的重要性,高速公路投资巨大、建设资金来源不一,其建设、运营往往需要筹资、收费、还贷.在进行联网收费后,收取的通行费也不再是单一道路的通行费,而是路网内车辆所经过的所有道路通行费的总和.因此,对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通行费拆分及结算必须结合高速公路联网特点,保证对通行费进行合理、准确的拆分和严格的拆帐结算,确保高速公路路网中各个业主单位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采用“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高速公路建设,从而形成了高速公路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高速公路建设蓬勃发展,联网收费规模不断扩大。几年来,高速公路网较发达的几个省像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广东,率先遇到了路网成环状,需要进行路径识别以便拆分通行费的问题,最短路径法等模糊路径识别技术被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不断推进,多路径识别问题在部分省市,特别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复杂化的省市越来越突出。而围绕要不要进行路径识别,怎样进行精确的路径识别,为了精确拆分占总通行费比例仅为1%的,具有争议的通行费,花费不菲的代价进行精确路径识别,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速公路路网结构的庞大复杂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迫切需要一种经济合理的精确路径识别技术来解决多义性路径的通行费计算及拆分难题。本文介绍了基于GSM移动网络基站ID的高速公路路径识别系统,在该系统下,通行卡无需在高速公路路侧建设基站,就能精确识别车辆的行驶路径,并兼容现有收费系统的认证机制和读写设备。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由于高速公路投资成本高,国家专项建设资金投入有限,各省多采用多渠道融资的方式来弥补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缺口。另外.高速公路方便、快捷的特性,使在同一省内或在更广泛的区域内进行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由于投资渠道不同.便带来了同一高速公路路网内管理主体多元化及相应一系列问题。在我国加入WTO之后.融资渠道将更加丰富与灵活.管理多元化问题将日益突出。如何公平合理地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收费系统解决好同一路网内不同管理主体的通行费分配(拆分)问题,不仅关系到各投资主体的切身利益.同时也会影响到高速公路的路网建设能否持续、健康地发展。本文结合吉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情况,对同一路网内不同管理主体的通行费拆分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讨论高速公路路径识别方案、联网收费拆分应用特点、投资估算的基础上,比较各种多义性路径识别方法在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拆分中应用的优缺点,向高速公路营运管理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多路径标签识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建设,高速公路网规模越来越大,路网结构越来越复杂,车辆在高速公路网内往往有多条行驶路径.在联网收费环境下,尤其是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路网环境下,如何确定车辆行驶路径,将影响每一通行车辆通行费的计算及收入的通行费在各业主之间的拆分.  相似文献   

12.
联网收费里程及相交(接)点确认原则 以天津市人民政府及价格主管部门批复的各高速公路收费里程为计算依据,站到站之间如果出现多条路径,以最短路径为计算基础。当网内高速公路之间出现相交(接)时,相关高速公路经营主体应确定交接点所在主线上的桩号作为通行费拆分点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自2001年底浙江全省高速公路实行联网收费以来,随着路网的不断扩大,出现了多个环路和环套环的路径。起止点相同的两点间存在多条路径,有多个业主,各条路径各业主间的通行费拆分逐渐成为难题。浙江省高速公路原来采用的方法是最短路径法,即按照多条路径的距离差来确定是否参与拆分,与车辆的实际运行路径没有关系。在路网情况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这种拆  相似文献   

14.
路径问题的研究方向——也谈"二义性"路径(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高速公路投资主体的日益多元化、路网结构复杂化和交通量的增加,联网收费情况下的通行费征收和拆分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二义性路径问题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从本期起,本刊将连续4期陆续刊登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对该问题探讨的文章,这些文章分别是《路径问题的研究方向》、《路径问题的相关设备》、《收费问题的关键技术》(上、下),希望能给业界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RFID技术在高速公路路径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义性路径问题的产生 车辆在高速公路网内从A点行驶至B点存在不止一条的行走路径选择.就形成了二义性路径识别问题。高速公路在联网收费环境下的二义性路径识别主要涉及两个环节的问题一是对行走的车辆来说,按照哪一个路径路线的标准收取通行费:二是对二义性路线环上的各个路段来说.如何拆分所收取的通行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和建设,很多省市的高速公路形成了环形相接的态势,路网环境日益复杂,用户可选择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地。同时由于各高速公路公司的投资主体不同,多路径问题对用户的出行成本和投资主体的投资回报的影响也日益突出。在这种环境下,解决不同路径的收费和拆分问题,已经成为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必须面对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内蒙古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110国道内蒙段高速公路的即将贯通,实现内蒙古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也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各省市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已经比较成熟,联网收费的技术也较透明,但由于高速公路的属性,投资主体以及管理体制越来越多元化,使联网收费后高速公路的营运管理变的复杂,特别是收费业务标准的统一(特殊车辆处理和路径标识选择等)和如何选择采用合理的通行费拆分账方案,成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全国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以后,高速公路"一张网"有效提高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运转效率,缓解拥堵、改善人民群众出行体验.收费模式随即发生了变化,ETC门架系统作为收费公路体制改革后最重要的收费载体,行驶路径是实际精确反映车辆计费情况的最原始数据.本文针对验证通行费拆分准确性问题,以某省某路段为例,介绍了如何将ETC门架系...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管理委员会来对路网的收费进行管理是目前和将来比较适宣的方式之一 联网收费必然会涉及到多家高速公路业主和路段的管理公司,随着改革的深入,高速公路投资主体多元化将是必然趋势,不同的投资主体、不同的管理机构都有自身的利益,与以前封闭式收费不同的是,在联网范围内,各个公司的利益互相影响密切.因此,切实保障参与联网的各路段管理公司、各投资主体的利益,形成共同管理、互相监督的机制,保证联网收费正常运行、通行费准确拆分、及时清算是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管理体系构建需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建立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管理委员会来对路网的收费进行管理是目前和将来比较适宜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文中简单分析了高速公路软件系统的基本情况,对高速公路的收费软件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日常维护的重点及升级系统的注意事项。软件系统运行环境高速公路收费软件系统由车道软件、IC卡及站务管理程序、通行费拆分程序、报表管理程序组成。根据系统构架,各程序都配备了固定的运行平台,由于建设时期不一致,所采用的平台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