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9年。农业部种子公司将1.5公斤杂交水稻种子.赠送给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至此,中国的杂交水稻正式走出国门。近30年来,袁隆平带着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走遍了五大洲。  相似文献   

2.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于2012年8月29日在珠海举行的“发展珠海特色农业高端论坛”上说水稻亩产1000公斤不是梦。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望培育出亩产350-400公斤的杂交大豆,单产超过美国的转基因大豆。”昨天,参加上海世博会无锡论坛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指出,国产杂交大豆一旦培育成功,将从根本上缓解当前愈演愈烈的东北大豆危机。  相似文献   

4.
湖北实现杂交水稻育种重大突破,“两优二八七”成功解决了熟期、产量、米质、抗性之间的矛盾,在我国水稻主产区试种示范获得成功。7月11日,记者在湖北省监利县召开的“两优287”现场观摩暨产业化研讨会上获悉,湖北去年选育成功的国家一级优质早稻杂交新品种“两优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水稻育种专家经过近10年刻苦攻关.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粳稻新品种——“10优18”。国内权威水稻专家认为,“10优18”在国内率先将优质、高产、多抗和广泛适应性等优良性状在同一品种上有机结合,推动了我国水稻育种技术进步,代表了国内杂交粳稻育种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一个身型巨大的“圆规”,在稻田里一划,勾割出“1/600”亩的精确测产面积——立冬时节,由自治区专家验收组组成的“草帽小队”,手拿测产规在钦州市小董镇的稻田里忙碌。他们收获的“美优998”、“秋优1025”两个杂交水稻新品种,正是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10年科研“长跑”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顾问》2011,(12):12-12
“中国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示范现场验收会”于2011年11月在印尼南苏拉威西省平朗县隆重举行,现场测产结果为每公顷12.16吨,远高于印尼每公顷平均5.1吨的产量。当地农业官员、农业企业和农民代表均对中国杂交水稻品种赞不绝口,希望该品种能在本省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8.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种子发芽率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杂交水稻制种生产模式已由农户分散操作为主,逐步转为种植大户承租农田进行规模种植,特别是推行“土地流转”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已成为今后杂交水稻制种生产的最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9.
9月19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达926.6公斤,刷新了我国大面积水稻亩产纪录。  相似文献   

10.
《江苏农村经济》2008,(2):50-50
水稻要增产,稻株就要长高,可一长高,又容易倒下,进而减产。记者近日从“杂交水稻高产高效产业技术研究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获悉,这一被业内称为阻碍水稻增产的“倒伏”技术难题已被我国专家初步破解。  相似文献   

11.
有稻种“贵族”之称的超级稻稻种因身价不菲,制约了超级稻推广速度。昨日,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获悉一项刚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成果——“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的发掘及应用”——找到了超级稻育种的超级“母亲”,成功削低了超级稻制种的价格“门槛”。  相似文献   

12.
中国杂交水稻贡献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5月1日,哥斯达黎加实验站工作人员在该国北部水稻研究基地收割杂交水稻。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在哥斯达黎加北部水稻研究基地已试种成功。预计产量每公顷将达8000公斤。4月29日,哥斯达黎加国家农牧研究所宣布,我国赠送的杂交水稻品种NP833在哥首度  相似文献   

13.
虽然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目前在国际上领先,但如果不加强分子育种技术研究,短则五年、长则十年,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就要落后国际水平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接  相似文献   

14.
由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超级稻“两优培九”在创新育种方面取得突破,成为我国第一个将两系法与亚种间杂交合为一体的杂交稻,表现出超高产潜力,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育种进入超高产时代。  相似文献   

15.
萍乡市杂交水稻制种已由20年前零星分散、自发性的小打小闹发展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管理法制化、经营集约化、育繁推供一体化、从业人员数千人、产值超亿元的新兴产业,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点。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抓科学规划,用政策引导产业启动。自70年代以来,在研究员颜龙安的主持下,市农科所在我国首先育成“珍汕97”不育系,掀开了绿色革命的序幕。1973年“三系”配套,育成杂交水稻强优势组合“汕优二号”,累计全国推广面积10亿亩,增产稻谷500亿公斤,1980年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在水稻育种专家、高级农艺…  相似文献   

16.
《农村工作通讯》2011,(1):51-53
湖南省,袁隆平,男,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荣誉: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  相似文献   

17.
蔡家军 《农家之友》2009,(16):32-33
在重庆地区的杂交水稻制种中,有些年份会遇到低温、阴雨、寡日照的灾害天气,给异花授粉方式的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带来损失非常严重的损失。本文总结了在杂交水稻制种中所遇到低温等不利气候,如何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灾害天气给制种所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为落实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项目,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农业技术与人员往来与交流,农业部下达了“中国一东盟农业合作项目——对缅甸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杂交水稻培训”项目。该项目由湖北省农业厅请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负责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杂交水稻高产种植技术进行分析,介绍了高产种植理论,并针对杂交水稻高产种植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合作项目资助的"中国-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杂交水稻生产技术推广项目"启动仪式于8月24日在北京举行。中国-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杂交水稻生产技术推广项目为期两年半,具体内容包括2009年的杂交水稻生产技术培训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