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春节后需要就业的农民工在2000万人以上。据调查,目前虽然有65%的企业有招工计划,但招工企业数量与去年相比减少20%,空岗数量减少10%。千万农民工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职工之家”的各级工会,能为农民工兄弟就业做点啥?结合产业升级加强就业培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工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  相似文献   

2.
一,上海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九五”期间,随着不断深化“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方针,上海的产业结构继续升级,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2000年,上海一、二、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1.8%、47.5%、50.6%。而在“八五”期末的1995年,上海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2.5%、57.3%、40.2%。由此可见,在“八五”期末到“九五”期末的5年间,第一产业的比重降低了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降低了9.8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却提高了10.4个百分点,并首次占据了…  相似文献   

3.
牟定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人数在2005年末,达2.19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16.6%,我县2005年农民仅靠打工就增加收入2490万元。但结合我县实际,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一个国家的失业人数超过5%以上就成为就业问题突出的国家,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加大,各种矛盾随之增加。因此,实施广泛的就业计划是每个领导都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以勐腊农场为例,现有总人口12186人,40多个基层单位,土地面积15)5多亩,其中橡胶面积仅10亩左右。综合计算,全场有2840人无工作,占就业人数的比例为73.7%,失业率为44.7%,  相似文献   

5.
农业劳动力比重出现小幅增长。1999年末,沈阳市实有劳动力为106.6万人,比上年增长1.2%,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分别为71.5万人、17.2万人和179万人,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分别由1998年至66.6:16.4:17.0调整为67.1:16.1:16.8,第一产业劳动力增加了1.3万人,所占比得上升0.5%,个别地区出现了近年少有的“回流”现象,法律县和新民市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2004年我国中小企业总量已超过1000万家,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了50%,上缴税收占43%,出口额占到全国出口量的60%,为城镇提供了75%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随着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家之友》2009,(7):14-14
宾阳县采取建立基地、优先办照、帮助筹资、加强培训等举措,变农民工“返乡潮”为“创业潮”。截至目前.该县有2.6万名农民工返乡,其中,自主创业的已有4000人.在家乡重新就业的有2.1万人.分别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15%和80%。  相似文献   

8.
推进农民农外就业,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农民增收趋缓的现状1978年到1996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5.2%,但从1997年开始,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农民人均纯收入1997年增长4.6%,1998年增长4.3%,1999年增长3.8%。2000年增长2.1%,2001年增长4.2%,2002年增长4.4%,2003年增长4.3%,从1997年到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已连续7年没有一年超过5%,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许多人认为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率(广义城市化是指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协调发展)低。支持其论断的依据是城市化率低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已达到60%—70%,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已达40%—50%以上,我国却不足34%,和12年前差不多(王东京,2002/郭树清,2003),进而导致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率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  相似文献   

10.
《农家之友》2006,(11S):1-1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残疾人有60%-70%是生活在农村。 他们身体条件差,文化水平低,专业技能少。他们的就业出路也很窄。就是农村劳务输出.残疾人也根本占不到什么优势。所以,他们中90%以上的人.只能靠种田种地维持生活。而大多数的农村残疾人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种田种地的能力也弱.承包的土地也少,国家给予农民的实惠政策,残疾人得到的相对就少,很难脱贫。  相似文献   

11.
相关机构对异地工作的职场人员的回乡发展意愿情况作了一番调查,调查首先就求职者就业目标城市选择进行了网络问卷统计,结果显示,41%的求职者将异地求职的目标城市锁定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27%的人将目的地设为华东地区,选择华南、华中地区的占10%,仅7%的求职者对就业所在地没有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对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其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3%。我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以及出口总额的62.3%均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而且全国75%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在我国人口中,0—14岁的占22.89%,总量在3亿左右;15~64岁的占70.15%,总量在9亿左右;65岁以上的占6.96%,总量将近1亿。按国际标准,我国已正式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中。而辽宁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为7.88%,总人数为329.72万人,少年儿童人口系数17.68%,,老少比44.57%,年龄中位数34.8岁,辽宁也已步入老年型社会,并逐渐进入了年老型社会的深化期。  相似文献   

14.
《农家之友》2007,(10S):8-8
据新华社消息: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总额突破2.6万亿元,同比增长30.6%。其中,支农支出同比增长28.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29.7%;教育支出同比增长30.6%;医疗卫生支出同比增长36.6%。  相似文献   

15.
就业是当下最为棘手的难题。我国的中小企业吸纳了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而在中小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又占主体。所以,要解决就业难题,必须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就业带动作用。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在经济危机时期,一些企业不得不靠裁员减薪、停产停工等措施来度过经济的严冬。从企业的角度看,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我国的就业压力本已相当严峻,  相似文献   

16.
记者在农业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全国乡镇企业平稳发展,经济总量较快增长,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1至8月份,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36805亿元,同比增长12.54%;实现利润9047亿元,同比增长12.92%;吸纳农民就业261万人,同比增长1.84%,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达835元,同比增加85元,增长11.4%。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但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2003年城镇化率才为40%左右,大大低于同等GDP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已降低到15.4%左右,但是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70%左右。近年来,虽然各地在统筹城乡平等就业,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但是全国城乡二元就业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平等的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形成。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18.
2012年2月,清华大学发布《农民工就业趋势报告》。该报告显示,农民工就业“短工化”趋势愈演愈烈,每份工作的平均持续时间还不到2年。农民工离开原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在用工单位提升有限,对公司条件不满意,64.28%的男性和56.54%的女性出于这一原因而离职。  相似文献   

19.
洞泾镇的农民增收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区增收办的精心指导下,健康有序地向前推进。从2004到2006年的三年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0700元、11540元、12463元,平均每年增长8%。2004年,全镇有纯农户30多户,通过介绍非农就业,现在已基本上没有纯农户;三年来累计新增就业岗位约6150个,对929人次的农民进行了技能培训,为7081个农民办理了小城镇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嘉兴市从2004年提出实施城乡就业一体化战略,确定了统一就业政策、统一人力资源市场、统一就业服务制度、统一用工管理、统一社保体系等“五个统一”的目标和工作措施。至2008年底,全市实现新增就业岗位23.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30多万人,转移就业22.9万人,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比例下降到18%,占社会从业比例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