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02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2会议暨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新思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此次会议由上海城市管理学院主办,中国中小城市发展委员会协办。于光远、朱铁臻、齐康等120多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出席会议。与会代表围绕“中小城市的发展与城市管理”的主题,对“城市化问题、中小城市定位问题、中小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及城市管理问题”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城市化应全面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在他的主题报告中从城市哲学、城市社会科学、城市现代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科学院4月14日在京举行“2009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讨会”。2008年是中国城市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同时,继续加快发展的非凡之年。与沸腾的城市同行,在持续进行的理论、计量、案例和主题研究中,报告又获得了重要进展和新的发现。在理论研究部分,提出了“地均GDP及其增长是测度城市竞争力的适合指标”的重要假设,构造了更为简练的城市竞争力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3.
2006年6月11日,在中国成都举行的第三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倪鹏飞博士与美国巴克内尔大学彼得·卡尔·克拉索教授牵头,美、中、加、意、英、荷、韩、墨等八国学者携手,研究完成的第一部《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5~2006)》正式公开发布。现将《报告》提出的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倪鹏飞博士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联合完成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近日发布。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倪鹏飞博士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联合完成的《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于2007年3月25日在北京发表。  相似文献   

6.
由中共上海市建委党校、华东师范大学现代城市社会研究中心、《城市管理》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中国城市更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于2003年12月22日在中共上海市建委党校举行。来自社会学、法学、历史学、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等各个领域的二十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就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城市更新的决策、城市更新的内涵、城市更新与郊区城市化、城市研究者的作为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7.
2009年4月18日,“中国农村经济论坛”在重庆举行,本文介绍了会议情况,结合主题报告和专家发言,从粮食安全、农村土地与耕地保护、城乡统筹、农业产业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其他方面对本次会议的研讨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相关观点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8.
在金融危机加剧、全球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年会广邀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聚集一堂.围绕“国际金融动荡中的中国发展和改革”这一主题,进行集中研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按照会议的安排,借这个机会.简要地介绍一下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以及应对危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2014年6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和重庆工商大学共同主办的“大国城市化前沿问题”学术论坛在重庆工商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近2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行,城市生活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日益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推动各人文学科纷纷转向对城市化的考察,促进了城市研究范式的转变。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研究涉及城市化发展进程、城市化建设、城市化区域平衡、城市化问题、城市化发展战略等,也有些学者对中国城市化内涵、城市化特征、城市化的提升路径做了探讨。城市化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地理等很多学科,所以,很多学科都对中国城市化道路做了研究。研究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不仅有助于推动城市化理论的整体性研究,而且有利于实现城市化质量的提升、探索城乡一体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城市管理世纪论坛”是由上海城市管理学院发起和主办的每年一届的学术研讨会。继成功召开了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0会议、2001会议后,上海城市管理学院与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中小城市发展委员会拟定于2002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上海兴园宾馆联合举办“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2会议暨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新思路研讨会”。截止到目前,已有11个省、自治区、15个城市130多名城市管理、城市建设、城市规划部门的领导报名参加会议。于光远、陈为邦、朱铁臻、齐康等15位全国著名专家、学者将到会作学术演讲。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在中国WTO后的新…  相似文献   

12.
2005年8月15日至20日,由《城市管理》杂志和湖北省宜昌市城市管理局联合举办的”《城市管理》杂志理事会2005年年会暨全国城管工作现场交流会”在著名的水电之都湖北宜昌召开。来自上海、湖北、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16个省市的3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分三个议程:主题报告、经验交流、参观考察。原中宣部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顾问朱厚泽及同济大学文法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章仁彪两位专家就城市管理理念的更新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会上,在城管一线工作的代表们还就城市管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各自…  相似文献   

13.
2005年5月14日,“金融发展与金融期刊运作研讨会”在我院召开。来自河南省新闻出版局、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等单位的领导、专家与学者及《中州学刊》、《河南社会科学》、《郑州大学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经济经纬》、《金融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城市跨世纪的管理战略与策略为主题,“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0会议经过3月20、21日两天紧张的议程,已经降下帷幕。 这次会议是在中共上海市建设党委和上海市建设委员会亲切关怀下,由中共上海市建设党校、上海市建设职工大学具体筹备召开的。出席会议的有来自首都北京以及天津、上海十余所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政府部门、企业以及国外的专家、学者、教授55人。上海市建设党委陈策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1月9日,中国社科院发布首部《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2013)》(下称《报告》)。《报告》对2012年133个国家的环境竞争力进行了排名,中国名列第87位,而三甲分别为瑞士、德国、挪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对此感触很深。他指出,目前全国500多个大型城市当中环境空气质量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的城市很少。"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型,刻不容缓。"韩俊在1月9日的发布会上说。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青海民族大学、青海藏文化馆承办,《旅游论坛》编辑部协办的第二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于7月21日至23日在青海民族大学举行。来自12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共计80余人参加了会议。此次论坛围绕“民族旅游与民族团结、民族旅游与文化遗产、民族旅游的转型升级、民族旅游与人才培养”的主题展开。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天地》2007,(10):F0002-F0002
2007年9月15日上午9时,由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和湖南省社科院主办、湖南科技大学协办的“全国社科系统哲学会议暨‘哲学与和谐社会构建’理论研讨会”在长沙市蓉园宾馆隆重召开,采目全国社科系统的专家、学者及《光明日报》、湖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共约80人与会,李景源(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所长)、赵凤岐(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李德顺(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等著名哲学家亲自莅临,并作了精彩的学术讲演,会议代表就“哲学与和谐社会构建”的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暨“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主题报告、主题发言、专题研讨、集中评论和自由发言相结合的方式,对产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态势涉及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讨,包括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问题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工业的改革开放及其理论发展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和任务;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体系和产业政策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垄断行业改革与规制问题;全球背景下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引擎,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城市化本身已不仅仅成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一部分,而且也是当前中国应对转型过程中诸多挑战的重要措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城市化过程具备了世界大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但也有其特殊性,不仅会遇到其他大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普遍问题,也面临更为复杂的中国特色问题。2014年6月21日《经济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和重庆工商大学联合举办了"大国城市化前沿问题"学术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大国城市化的主题,从多个角度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的中心,也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将对全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指出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他指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许多外国学者都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个关键因素。有效推进城市化的关键,是正确选择符合国情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