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鱼类发生暴发性死亡的原因1.病毒性病害主要由病毒感染而发生暴发性死亡。其中危害最大的要数草鱼出血病,是由草鱼呼肠弧病毒感染引起,主要危害2.5~15厘米大小的草鱼种,死亡率极高,  相似文献   

2.
<正> 众所周知,当年草鱼因病害发生多,危害大。造成当年草鱼培育成活率低,产量不高,其中以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引起的危害最大,发病率高(90%发上)、发病死亡率大(20%~100%),病症复杂(往往是二种或三种甚至四种疾病同时发生)、暴发性强(二至三天之内即开始大量死亡甚至全军覆没),治疗难度大,因而,必须加强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的预防,而预防最有效办  相似文献   

3.
<正>对草鱼危害较大的,除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外,最常见也是危害较大的当是草鱼烂鳃病,尤其是对养殖的苗种和二龄小草鱼,常表现为多种疾病一起发生,在应激状态下易发生大量死亡。一、寄生虫引起的烂鳃病鳃上寄生虫主要有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三代虫、中华鳋等。1.车轮虫引起的烂鳃病。  相似文献   

4.
<正>2008年6月20日,盱眙县淮河镇大桥渔场一李姓养殖户的池塘出现草鱼大量死亡现象,经现场诊断确认草鱼得了病毒性出血病,通过及时治疗,对症下药,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具体情况和治疗过程介绍  相似文献   

5.
<正> 病毒性草鱼出血病,由呼肠孤病毒引起。主要危害2.5—15cm的草鱼,有时2足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此病。一般在8—9月份流行,水温在27℃—30℃时最为流行,从感染到死亡一般7—10天,死亡率高达70%—80%。它的危害较大且治疗也较困难,给许多养殖户带  相似文献   

6.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治疗方法一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是草鱼鱼种培育阶段一种流行广泛、危害较大的病毒性鱼病。此阶段的草鱼种俗称“条丝”,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 发病后如不及时进行对症治疗,死亡率可达70%-80%,甚至全军覆没,所以群众又戏称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赤皮、烂鳃、肠炎等)发展为草鱼"新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草鱼"新三病"给养殖生产带来更大危害,发病后造成草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其发病症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护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草鱼水表游塘,是指草鱼在水体表层出现缓游、慢游、群游等异常活动的一种现象,由于游塘常常伴随有草鱼的死亡,多数养殖者往往当作病害处理。笔者分析对当前环境下引起草鱼游塘现象的主要原因及处理措施如下,供同仁参考。一、环境变化引起游塘当高温、低压、暴风、暴雨、台风过后,污染的池底易被连续的大风、大雨搅浑,鱼塘水环境中理化因子变化或毒害因子含量超标,致使大量有益藻类死亡,  相似文献   

9.
海大专栏     
《渔业致富指南》2014,(13):71-72
6月份草鱼第三波发病暴发,很多客户的草鱼都在死亡,死亡量在20-200尾不等,大部分伴有出血病的症状、少量客户的有病毒性出血症状,治疗难道度大,鱼也死了,  相似文献   

10.
<正>近期一段时间,遇到了很多草鱼发病死亡的情况,特别是草鱼鱼种,规格在100-150克的死亡很多。病情来势很凶猛,往往2-3天就会出现大量死亡。笔者最近诊断了很多这样的病例,现将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个发病案例总结如下,以供大家参考。一、基本情况该养殖户池塘面积20亩,水深平均2  相似文献   

11.
浅析鱼类死亡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鱼病引起的死亡(一)死因:鱼类因生病引发的死亡。鱼病可分为微生物病、寄生虫病及其它三大类。1.微生物引发的鱼病(1)病毒性鱼病:此类鱼病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的有草鱼出血病和鲤鱼痘疮病。(2)细菌性鱼病:此类鱼病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有草鱼肠炎、烂鳃、赤皮、鲢鲫鳊鱼出血病、白皮病、疖疮病、腐皮病、坚鳞病、腐鳍病、打印病等。(3)真菌类鱼病:常见的有水霉病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我省水产丰产技术的推广普及,池塘养殖鱼类的单产逐年提高。草鱼是我省水产养殖的当家品种,以草鱼为主养模式的池塘草鱼产量每亩高达1000kg以上。与此同时草鱼单产的提高也引起了草鱼病害频发。草鱼病毒性出血、寄生虫引起  相似文献   

13.
<正> 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及肠炎病统称为草鱼四大病,是草鱼的多发病,尤以病毒性出血病危害最为严重。 一、病毒性出血病 1.症状(1)红肌肉型:病鱼体色发黑或暗红,无明显出血症状;呈点状或块状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紫红色;鳃多粘液,鳃组织为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传统养殖品种中草鱼是一个良好的养殖品种,至今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其抗病能力差是影响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病毒性出血病的危害巨大,对一龄草鱼的危害尤为严重。在我国,草鱼的抗病体系一直处于研究之中,70年代以来,国内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防治进行了不间断研究,于80年代初就已研制出免疫疫苗,90年代初就已能规模化生产。在疫苗的免疫途径上也同步进行了不懈探索,获得比较成功的是注射法和浸泡法,并进行了多年的推广。生产实践表明,注射法虽有较好的免疫效果,但注射时需要一尾一尾鱼地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正> 鱼类死亡主要有这几种原因,鱼病、缺氧、化学毒物中毒。以下我们着重论述这几种死亡原因的区别。 一、鱼类死亡的时间与过程 缺氧引起泛地一般发生在夏季高温闷热天气,常发生在半夜二、三点时,池内严重缺氧,鱼类升浮至水面呼吸,继而迅速发生大量死亡。鱼病一般发生在春、夏、秋季,主要在夏  相似文献   

16.
<正>地处淮河岸边的安徽省重点渔业县——霍邱县,近期二龄以上(1公斤以上)草鱼死亡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增,且治疗效果不太理想,特别是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治疗不彻底等因素,施药后效果不明显,出现短暂的少量死亡后,继续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复发率较高。总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较多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治疗经验,就大草鱼的治疗误区及对策做一简单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草鱼出血病是一种流行性广、死亡率高、危害性大的病毒性水生动物疾病,其结果往往造成大批量草鱼鱼种或成鱼死亡。每年6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草鱼出血病的主要流行季节,水温在25~28℃以上时最为流行,8~9月份为流行高峰,死亡率有时高达80%以上。近几年,湖北仙桃、江西九江、湖南长沙等很多以草鱼为主的养殖区都普遍发生草鱼出血病,特别是2007年草鱼出血病显得尤为突出,损失极为惨重,给当地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草鱼出血病防治方法作一简述,仅供生产实践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池塘养草鱼如何防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草鱼疾病多,难控制,易造成大量死亡。因此,要想养殖草鱼,必须掌握一些草鱼病害防治技术,在饲养过程中要采取综合防治,提早预防和科学用药,确保草鱼健康生长。一、发病菌源及症状草鱼常见病有2类,即新、旧三大病害。细菌  相似文献   

19.
<正>2008年4月-6月我站接诊了多起水产病例。我们发现危害草鱼的已不是传统的草鱼"三病",即烂鳃、肠炎、赤皮等,而是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新三病")。经过我们的诊治,减少了死亡量,降低了损失。现将这三种病害的致病因素、症状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导致鱼类死亡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鱼类已经得病,但没有及时发现;或已经发现,没有正确诊断;或已经正确诊断,但没有对症治疗或治疗无效。二是池鱼因氨氮中毒发生急性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