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2001年上半年,襄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引进各类产业项目62个,其中三资企业7家,平均每3天有一个项目进区,每1个月有一个外资企业开工建设。全区经济保持了“裂变式”增长势头,年递增速度在40%以上,高新区已成为襄樊经济最大的增长点,并且是鄂西北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以及人才智力最密集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6月25日,从湖北省科技厅传来喜讯,在2002年度第二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襄樊高新区共有5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至此,襄樊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已由83家增至88家。这5家企业分别为:襄樊福顺特种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襄樊凯瑞流体输送设备有限公司、襄樊冠华防伪技术有限公司、襄樊王行航空附件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襄攀骏昌电子发展有限公司。这次省科技厅共认定8家高新技术企业,襄攀高新区有5家,占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62%。自认定之日起,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相关优惠政策。省科…  相似文献   

3.
由石家庄高新区管委会主办,天山集团承办的大型工业园区项目——天山科技工业园被河北省中小企业局批准设立为河北省中小企业(石家庄)创业辅导基地,是石家庄市“十五”期间重点工程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点项目,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企业科协》2007,(4):34-37
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太原高新区科协)是太原高新区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由太原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与园区36家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发起成立,由园区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工作者组成。它的筹备与创建不仅是太原高新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新区的一件大事,也是太原高新区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位于龙岩市新罗区的福建龙州工业园区是省级开发区,园区规划总面积35平方公里。目前集聚了以香港上市公司中国龙工集团、福建省首家伦敦上市公司龙岩卓越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企业,是一个集工程机械、运输机械、环保设备和硬质合金及配件组成机械制造为主的特色产业园区。园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福建省民营企业300强”3家、中国名牌产品1个、  相似文献   

6.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国际化步伐沈阳南湖科技开发区管委会沈阳南湖科技开发区自1988年5月创建以来,加速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使开发区实现了自我跳跃发展的目标。截止1994年末,开发区已创办高新技术企业1470户,涌现出东大软件、先达、飞龙、东宇等12户企...  相似文献   

7.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控股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浙江省的第一家控股公司,也是当时全国成立较早的控股公司之一。为促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开发区管委会先后将其出资开办的直属企业的产权划归公司,授权公司对管委会出资的经营性项目承担出资者的职责和权能。至今年6月,控股公司已拥有全资企业9户,控股企业6户和参股企业14户。宁波开发区控股公司成立之初,依据(公司法)制定并通过了公司章程,(章程)规定,公司作为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是经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特别授权和批准,对管委会管原的经营性国有资产行使出资者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200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区以来,区管委会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依托湘潭特有的人文、区位优势,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等条件,建设精品园区,  相似文献   

9.
《企业科协》2006,(9):F0002-F0002
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是1991年由当时的国家科委批建的第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简称天津高新区)。作为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高新区和其他52个国家级高新区一样,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转变。到2005年末,天津高新区已有人区企业48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90%以上,并形成了绿色能源、生物工程、计算机软件和新材料四大特色产业群。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天津高新区步人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0.
福州市质监局将培育、创建和扶持名牌企业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职能,自2004年起,每年新创建的市以上名牌数都保持在9家左右,至2007年迎来一个高潮,新增名牌数达15家,其中中国名牌4家,福建名牌7家,国家免检2家,福州市产品质量奖2家,中国名牌数占当年福州市新增名牌总数的一半。在“量”上,福州开发区现共有市以上名牌32家,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15%;在“质”上,福州开发区的名牌档次逐步上升,省以上名牌的比重近80%。  相似文献   

11.
北京中关村管委会最近发布了对留学人员大规模摸底调查的结果。截至去年底,中关村留学人员创设企业共1223户,从业留学人员存量为3569人,是1999年的3.5倍。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近1万家,从业人员总数约为36.1万。由此推知,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占园区企业总量的10%以  相似文献   

12.
高欣远 《上海质量》2001,(12):43-44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于198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1年又被国务院确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上海最早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规划面积近6平方公里园区里,拥有中外高科技企业8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300多家.其中经上海市政府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86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16%,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62亿元,占开发区销售总收入的8 7%.在2000年国家外经贸部对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数体系之中,漕河泾开发区列第四位.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探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在探索适宜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截止到2002年,高新区有28338家(其中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9353家)企业进入统计,年末从业人员349万人:实现营业总收入15326.4亿元、工业总产值12937.1亿元、工业增加值3286.1亿元、净利润801.1亿元、实际上缴税费766.4亿元、出口创汇329.2亿美元.高新区在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利润、缴税、出口创汇方面分别是1992年的66.4倍、69.3倍、33.5倍、77.4倍、80.3倍.区内28338家企业的平均营业总收入达到5408.4万元、工业总产值4565.3万元、净利润282.7万元、交税270.4万元、出口创汇116.2万美元,可以说我国高新区发展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4.
路漫漫兮其修远──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张超英21世纪是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全面武装、改造传统产业的世纪。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中国富强之梦”的主旋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作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摇蓝──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  相似文献   

15.
湘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8月,200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随着高新区开发扩建,辖区大量土地、房屋被征用拆迁,产生失地农民34976人,其中具有劳动能力31673人。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努力让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失业有保障”,尤其在就业方面,将之作为增加失地农民收入、发展区域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来抓,千方百计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6.
7月22日出版的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该刊评选的2001年度全球企业500强名单。11家中国企业榜上有名,占了总数的2%。对这种排名做个历史的比较,更令人振奋。1995年,《财富》的“全球500强”中,中国企业只有3家,日本公司有149家,美国公司是151家。如今,日本公司只有88家,减少了40%;美国公司增加到了197家,增加了30%;中国企业从3家增加到11家,增加了两倍多。《财富》的概念:“大”即是“强”《财富》杂志评的所谓“500强”,其实是“500大”,因为它的评价标准主要是销售额(…  相似文献   

17.
园区管委会主任张世臣行了有益的探索,准备以开发区信息中心为基础筹建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科技园和集团公司。目前,我们正就有关事宜与国外软件开发公司和深圳、上海有关企业及山东工程学院进行洽谈。第五,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发展步伐,确定建立宝石镇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目...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是国家统计局主管,中国高技术企业发展评价中心主办,国内唯一直接面向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权威期刊。《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为双月刊,逢双月20日出版,采用国际标准大16开本,四封彩色印刷,装帧精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读性强,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联系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多家省级稿新技术企业园区,众多高新技术企业,是有志于加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行业的企业家案头必备的阅读刊物。★《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关注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发展中的热…  相似文献   

19.
2005年5月,某企业到某市投资,为建设厂房与该市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该企业随后到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却被告知其与开发区管委会订立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无效。该企业认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民事合同且已支付了出让金,该合同是有效的,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20.
《中外企业文化》2008,(4):92-92
中国保监会和科技部联合发文批准中国人保财险试点经营科技保险业务。人保财险作为2008年科技保险中商业财产保险部分唯一试点经营单位,已经开始启动业务推广工作。该公司目前正与武汉市和天津市保监局、科技厅(局、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等相关单位密切沟通,筹备召开产品推介会和业务协调会,深入高新技术企业洽谈承保意向,全面开展业务推广的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