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出发,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系统而深刻地阐释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指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描述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美好图景。探析《德意志意识形态》所阐释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其一是对"现实的个人"的考察;其二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进行考察;其三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最高价值取向.把这两个热点问题结合在一起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将有助于我们认清经济全球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正负面影响,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知识扎实、积极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使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思考。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鲜明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决策。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一项  相似文献   

5.
彭齐林 《全国商情》2009,(7):108-108,102
学风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加强学风建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是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学风建设的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6.
分配体制是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人是否实现全面发展来衡量分配体制合理与否是"以人为本"人本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情况下,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标准来衡量城乡分配体制的合理与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谐的城乡分配体制在促进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农村生产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自由化的深入以及科技的突飞猛进推动了金融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使各国金融体制趋同、命运相连。它给各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世界各国为应对挑战做出了诸多努力,当前我国的主要工作是全面参与金融全球化而积极准备。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思路,对高等教育有两点重要启示:一是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肩负重任,二是教育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中期,越南实施"革新开放"的新政策,选择了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广泛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战略。20余年来,大力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成为了越南开展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实证研究表明,外国直接投资极大地促进了越南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在经济全球化风靡的新世纪中,正确引导和优化外国直接投资对进一步有效促进越南国内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时代对传统的爱国主义带来了新的挑战,这要求人们以全新的观念去思考与把握爱国主义,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研究:培养动态主权观念,创新国家主权现教育;创新"家国"观念,加强社会主义教育;弘扬民族归属感,确立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