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所谓京商就是北京商人这一群体的总称,或者叫京味商人。任中国商业史上,明清以来有影响的有十大商帮之说,即所谓山西的晋帮、山东的临清帮、浙江的宁波帮、衢州帮、江苏的洞庭帮、福建的泉漳帮(泉州、漳州)、安徽的徽帮、江西的江右帮、广东的潮汕帮、疆南帮,此外还有川帮、陕帮。存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旧中国十大商帮曹天生山东商帮山东商帮崛起于明末清初,达数十万之众。山东商帮中又以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商人最为出色,因他们集中于山东半岛、胶州湾一带,所以又叫做胶东帮,在全省商人中占绝对优势。山东商人的特点:第一,身份的多样性。山东商人的身份地位大致...  相似文献   

3.
商帮已在各个地区行业中逐渐形成。清朝前期,随着商业日渐发达、商人队伍逐步壮大、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商帮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著名的十大商帮。到现代又涌现了新的五大商帮,山东商帮、苏南商帮、浙江商帮、闺南商帮以及珠三角商帮,商帮经济逐渐复苏。当然,现代意义的商帮与传统意义的商帮有根本的区别,其对经济的影响也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透过晋商看民营企业的用人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商,是指14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明清时代)以善于经商而著称的中国山西商人。山西简称晋,故名晋商。在当时,晋商是中国国内势力最大的商帮,也是国际贸易中一大商人集团。1912年,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梁启超先生说:“鄙人在海外十余年,对于外人批评吾国商业能力常无辞  相似文献   

5.
调查显示,随着区域经济的新一轮发展,目前我国存在着可以地域识别的商人群体。浙江商帮、山东商帮、苏南商帮、闽南商帮、珠三角商帮并称为当今中国五大商帮,受到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6.
商帮已在各个地区行业中逐渐形成。清朝前期,随着商业日渐发达、商人队伍逐步壮大、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商帮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著名的十大商帮。到现代又涌现了新的五大商帮,山东商帮、苏南商帮、浙江商帮、闽南商帮以及珠三角商帮,商帮经济逐渐复苏。当然,现代意义的商帮与传统意义的商帮有根本的区别,其对经济的影响也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清朝以来,中国有几大商帮是著名的:一是晋商,二是徽商,三是潮汕帮,再就是宁波帮。这些商帮可以说各具特点,但到了现代,依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惟有宁波帮。这同宁波人的商业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早年的宁波帮虽不及他们,但它的文化性格兼具了晋帮的谨慎和节  相似文献   

8.
清代时期,河南怀庆地区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其自身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丰富的物产资源以及与山西紧密的地域整合关系,促进了怀庆商帮的形成。怀庆商帮特点表现出了以物产资源为主的经营方式、营销渠道的广泛以及独具特色的怀庆商人秉性。怀庆商帮的兴起促进了清代中原地区商品经济逐步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9.
翁礼华 《浙商》2005,(8):106-106
如果说古代依靠农业和手工业推动着社会进步.而近代则是工商业推动着社会进步,其基本细胞便是企业。作为企业它既有企求他人之事业内涵,也有诚信等方面的原则要求。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诸多商帮中,不仅有“山西帮”的晋商,也有“安徽帮”的徽商.他们经商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与官府的关系,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成就发财之梦想,而后起之秀的“宁波帮”则摒弃了前两者依托官府、单靠商业的缺陷,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从而迅速崛起并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0.
山东商帮     
潮西 《三联竞争力》2006,53(7):71-72
与喜欢饮酒的陕西商帮相比,起源于鲁北临清的山东商帮好不逊色,有人称:“与山东人谈生意,没有酒,谈话就索然无味。”山东商帮又称鲁商,集中于山东半岛环胶州湾,以登州、莱州、青州三地商人为主,以此则称之为胶东帮。  相似文献   

11.
明清山西商人经营风格论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人 《商业研究》2000,(1):148-150
致使山西商人能在风雨飘摇、动荡不宁的清代活跃,坚持100多年,其护身法宝便是“信用”。山西人具有节俭不畏艰险的创业精神,不做无谓的冒险,坚持稳健的经营作风。同时山西商人具有一种很强的自我意识和社区归属感,形成较强的商人团体。山西商人在长期经营实践中形成了诚信、勤俭、稳健与互助的经营风格。  相似文献   

12.
兴起于明清时期的武安商帮,以一县之地独立成帮,却能够同晋商、徽商一样跻身于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商帮,这是和武安商人们的勤奋和智慧及其特有的管理机制分不开的。本文主要从武安商帮的经营管理模式入手,研究武安商帮的运行机制,并找出一些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徽商与粤商的比较及其对现代企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十大商帮在明清时期直至近代的中国历史、经济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其中又以徽商和晋商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前后叱咤风云几百年。但是,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注意到,尽管徽商与晋商可以算是中国十大商帮中的杰出代表,但两者实际上都是紧密依附于明清封建政治制度,而其中又以徽商更具代表性。其总体上来说较为封闭、内向。但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粤商的异军突起。这支离封建政治中心很远的商人队伍,从其形成的第一天起就具有强烈的对外性,从而也从一个方面决定了其与前述晋、徽商帮不同的命运。因此,本文着重通过对徽商与粤商两个商业群体的比较分析,来探究这两个商帮相异且鲜明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宁波商帮     
潮西 《三联竞争力》2006,48(2):75-76
一个省份拥有两大全国闻名的商帮,浙江算是独一份,在2005年12月号杂志里,曾介绍到其中的龙游商帮,宁波商帮则是另外一支。宁波商帮是指原籍为宁波府所属的鄞县、镇海、慈溪、奉化、象山、定海(现在还加上宁海、余姚)等六县的商人集团。宁波商帮的肇始在明未清初,发展、壮大于鸦片战争以后,鼎盛时期则任民国时期。  相似文献   

15.
旧中国十大商帮□曹天生明清时期,商业发达地区的商人多以商帮的群体力量参与竞争,全国各地的大小商帮不计其数。商帮是商人以地缘为中心,以血缘、乡情、乡谊为纽带而组成的松散而又紧密的群体。他们的地缘范围大的可达数省,如山陕商;小的则只有几个乡。历史上的商帮...  相似文献   

16.
杨梓润 《光彩》2013,(7):32-34
晋商俗称"山西帮",亦称"西商"、"山贾",通常意义上的晋商指明清500多年间的山西商人,他们将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通过长途贩运的形式设号销售,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逐渐形成了带有西北特色且最具经营实力的北方商帮.  相似文献   

17.
“台州商人”浮出水面 继浙江大名鼎鼎的“宁波帮”、“温州军团”之后,一贯看上去比较低调的台州商帮正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浙商”中成为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晋商是我国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商帮。勤俭、创新、诚信这一侧面的企业家精神成就了晋商的繁荣。晋商之所以成功,诚然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山西丰富的矿藏和物产有直接关系。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晋商的吃苦精神、求是精神、开拓精神、诚信品德……晋商值得我们学习的商道和文化很多,但是经商过程中所深蕴的诚信和团结的商帮政策,更值得我们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广西地处边陲商品经济落后。明清时期广西的商品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这种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由于客籍商人进入而发生的。以往在考察广西的商人团体的时候多以所谓"广东商帮"、"江西商帮""福建商帮"等商帮在广西的经营为考察对象,这种考察方式从文化维度将各个商人团体分割,从静态的视角观察商业团体,忽略了客籍商人在地域经营和文化维度的本土化,没有深入的探讨地域商人的概念及划分的方法。本文以两广地区为例从原发性与诱发性的视角深入探讨落后地区地域商人的概念和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武林江湖,一个门派必有一种拿手武功;在商业江湖,一个商帮传承一股独特血脉。功夫有个性,就像商帮有风骨。作为掌控全国眼镜市场大片江山的鹰潭眼镜帮,依靠前辈们定下的帮规,将鹰潭眼镜商人凝聚在一起,在一个城市站稳脚跟,扩充势力,甚至走向国外。与此同时,也留下了发展的隐患。《中国经营报》黄康的文章揭开了鹰潭眼镜帮的诸多江湖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